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职教育是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双主体实施的教育,企业主体的不到住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断裂.企业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主动机制的缺失,由此,探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三大机制,将推动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新闻信息传播已经处于全媒体时代。这对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是个机会。论文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探索全媒体时代的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三种教育管理的缺失类型,包括:高职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形成的创新性缺失;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带来的开放性缺失;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与发展要求之间的反差造成的方向性缺失。教育管理力量缺乏、思想准备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是形成教育管理三种缺失的主要原因。教育管理工作面向社会、企业、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教育背景是弥补三种教育管理缺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治理强调的是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平等,其意义体现的是非单项的双向互动与相互交流,表现为具体行为方式上的宏观性,倾向于多主体间横向上的扁平化;治理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必须把具有治理能力的人或组织:高职学生、家长、行业、企业、政府、普通高校等纳入高职教育的治理体系中,其中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是最核心的治理主体;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学校主体和企业参与的高职教育治理体系结构里,各主体不是单向静止的,而是互动交融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中国产业结构面临升级,产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创新驱动发展和协同创新的需要使高职教育面临转型挑战。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法规缺失、政策失效、学校追求短期利益、企业消极应对、行业组织乏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促进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动思政教育转型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改革行动。数智传播与高职思政结合是高职思政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职业道德精神培育的现实需要和数智传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针对数智传播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出现“师”导转向“机”导、“育人”转向“育技”、“有情”转向“无情”、“真学”转向“难辨”的倾向,建议构建“理念上守正创新、技术上协同创新、行动上价值引领、培养上师生一体”四位一体的策略体系,以探索数智传播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路向。  相似文献   

7.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有利于减弱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减少高职院校资产的专用性,促进其人才培养链的延伸,提高企业招聘质量,增加高职学生面向行业就业的竞争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常态化理念尚未确立,制度规定指向不明,信息反馈滞后,平台功能发挥不足,激励结构不够健全。建议尽快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精神,树立多元参与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观;补充制度内容,协商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事项清单;完善参与平台,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确定性与频率;强化过程评价机制,确保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及时性;优化激励结构,充分保障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中的权益共享。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路径。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深度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红利,是职业教育和产业界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当前,"成型未成熟"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正陷入"制度低效"困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集体性"主体失位"与行业的边缘游离;组织文化碰撞,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格局;被迫"出局"的应然主体,筹资偏好转向的高职院校;制度执行的约束与监督机制缺失,"囚徒困境"中的产教各方。而困境缘起主要集中在认知受阻、动力缺乏、执行不力以及理性有限等方面。由此,可以从唤醒激活、和而不同、自觉担当以及监督保障等层面进行有效地突破。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估的偏废与教育问责的缺失限制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教育评估与教育问责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联动是构建高职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保障教育问责主体的平等性和评估主体的独立性,明确教育评估与问责客体的责任,提升教育评估与问责的制度化水平以及注重高职的本质与特性是构建高职教育评估与教育问责联动机制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高职院校只有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使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游文明 《职教论坛》2007,(9S):36-3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不尽吻合.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不尽吻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与服务社会的需求不尽吻合等。究其原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高等职业教育对企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不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不够.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育职能的缺失等等。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以及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行业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一是要围绕地方(区域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培养当地社会、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人才;二是要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后续学习、自我择业的基础与潜能。所以,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并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导向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近年来成为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职业生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高职职业生涯教育存在多种问题:高职生在职业意识上存在多种缺失;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师资与教学手段都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企业在招聘时对待高职生的不公以及对岗位要求不明确;政府在就业、校企与家校合作、毕业生就业以及拨款角色不到位以及父母在子女就业的态度偏差,未发挥积极作用。针对以上问题,高职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合作机制,建立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优化职业生涯教育师资结构,建立多方评价机制;改革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重视职业生涯教育的人文要素;吸取职业生涯教育国际经验,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从政策激励机制不足、利益激励机制不足、决策激励机制不足及绩效评估机制不足等角度指出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的缺陷,并给出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激励机制、创新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利益回报机制、提升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决策话语权机制及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等具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特定的传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其特殊的目的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传播主体综合素养不足与实践能力的缺失、传播客体枯燥刻板与大学生需求的失衡、传播载体单一割裂与教育方法的滞后等问题。因此,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和机遇,从传播者形象的塑造和受众的培育入手,优化传播内容,科学选择传播媒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目的,创新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一是传统教育(体制)理论的弊端,二是现实中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是人文教育功能本身具有的间接性、潜在性特征;主观原因一是指教育者观念的差异,二是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差因素,它加剧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改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衔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银领学院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佳结合的典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产物,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的成功实践,探讨引入企业理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完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但这仅限于教学、实习环节,在考试招生环节尚处于自发萌芽阶段。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考试招生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当前部分地区和高职院校的实验暴露出一些问题。行业企业要成为高职教育考试招生主体的路还很长,必须在法制建设、培训联络、实施步骤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管理主体视角下,以学生校外实习安全教育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职院校实习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关系,基于高职院校与实习单位的实习安全教育合作关系、管理关系、社会法律关系等不同层面,厘清安全教育实施主体角色、责任以及功能。基于高职学生实习安全教育校企合作协调机制理论,构建以实践需求为主导、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合作为依托的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实习安全教育合作协调机制,并提出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娄志刚 《职教通讯》2014,(29):35-37
通过高职院校高就业率背后现存的多种矛盾现象的分析,提出高职教育应按照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标准,采取面向行业、联合企业、优化专业、促进就业的方针。针对生源多元、学生需求多元,从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三个时间节点,从人才培养质量、就业信息供管、就业创业指导、数据分析等开展探索实践,确保就业教育到位、指导到位、保障到位、服务到位、跟踪到位、分析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