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初等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2个专业建设项目;特殊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英语教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结合省政府"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齐齐哈尔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坚持以"提高专业层次,突出特色专业、发展紧缺专业,建设精品专业"为目标,以扶持重点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的龙头作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  相似文献   

2.
专业认证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与标准既是认证专业的标准,也是专业建设的规范。高职院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应该用好专业认证制度,高质量发展专业内涵。表现在:用专业认证的理念指导专业办学,用专业认证的标准规范专业建设,用专业认证的成果提升专业地位,用专业认证的经验重建专业架构。通过专业认证不断培育专业的自适应性、提升专业的竞争力、增强专业的自信心、提高专业的反思能力,这应该成为专业认证视域下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指幼儿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幼儿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个体专业发展和群体专业发展,内在专业发展和外在专业发展,其中个体内在主动的、创造性的发展是专业发展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一发展方向、提升发展品位、快速高效实施发展路径呢?本文以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教师的专业伦理是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特校教师专业伦理体系进行构建,得到包括专业忠诚、专业坚持、专业友善、专业自持等七项专业伦理特质及31个具体反映专业伦理表现的条目。对来自东、中、西部24所特校的731名教师进行专业伦理调查,结果发现:(1)特校教师专业伦理总体水平很高,但专业伦理各特质发展不均衡;(2)特校教师专业伦理水平因性别、学历、专业背景、任教类型等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3)专业喜好和专业年龄对特校教师专业伦理普遍具有预测功能,专业能力对专业忠诚、专业坚持和专业自持有预测功能;(4)特校教师的专业勇气、专业自持能正向预测专业好评,但其专业坚持、专业共生将负向预测专业好评。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教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龙四古  李娟 《教学研究》2009,(1):9-13,17
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决定因素应该是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现行高考制度只考虑语文、数学,外语等公共科目,反而不考虑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等因素,显示其设计已经陷入了逻辑误区.分专业高考制度,合乎逻辑,也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专业认知是专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行为和专业情感,而新生的专业认知对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和专业期待6个方面对新生专业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招生政策的改变,加大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高知识、低技能、高情感、低素养"的专业认知偏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动机缺乏自主性,对其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已有经验和实习经历能够有利促进新生专业认知,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生源类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发展,专业数量趋向饱和,专业设置呈现出学科覆盖面广、专业种类较少、专业布点较多的特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脱离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专业设置过于盲目和随意、缺少必要的办学条件和科学论证、学校内部存在专业设置竞争攀比现象、本科专业数量增长过快、质量难以保障、专业特色不鲜明、部分专业招生人数偏少和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必须切实改造和加强传统专业,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导向,稳步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建立健全专业的优胜劣汰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专业理念、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贡献、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及其他包括专业自主性、专业的社会地位等七个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和影响的因素。专业发展要受到各种制度的影响,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制度因素包括专业教育、入职认证、职级晋升、保障与激励、考核与评价和专业组织的促动。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专业知识、专业才能、专业情意的成熟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二、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设计基于项目驱动的土地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方案,以项目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将土地信息系统相关各技术要点有机联系和统一起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堂上,更好地感知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热情。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以一种更为直观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文章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和时间,随地学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大提高.深入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基本要求,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征与发展需要,研究与设计了基于M-learning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14.
在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其4个支撑点的内涵进行阐述,指出该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应坚持医学应用特色,突出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使得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 ,在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基础上 ,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 ,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的理解 .在达到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的同时 ,为毕业设计作铺垫 ,并获得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经验的初步积累 .  相似文献   

16.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依据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分析几套具有典型意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编排方式,构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教材编排的"三起点三阶段"模式。这一编排模式力求体现以下设计思想:1.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起点、学习阶段和学习层次;2.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分层学习;3.关注与其他学科学习内容的整合以及学习进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是利用互联网、卫星以及其他所有通讯技术手段将集中的优秀教学资源传输到分散在不同时空的大规模学员的一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互联网是参加远程学习最方便的途径.按照远程教育实际业务需要,系统按应用的角色以及任务分工进行设计,由教务管理、招生管理、学务管理、考务管理、教学中心管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模块组成.主要应用的技术有B/S三层体系结构以及ADO数据存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精神,提出了西藏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其框架结构,总结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及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论基础是信息、通信、电子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存在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对数学基础要求高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困难.本文针对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工科GIS专业地理类课程内容渗透与整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春广  郑天栋 《高教论坛》2006,(6):49-50,56
从目前工科GIS专业地理类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了工科GIS专业地理类课程内容渗透与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初步探讨了其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GIS专业地理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