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探讨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它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核心议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政治化,对国际秩序的重建和世界经济转型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以及不同阵营内部围绕着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复杂激烈的政治博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气候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维护世界正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问题是一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历久常新的问题,也是一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对这一问题的不倦探索中,以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所产生的能够昭示人类的巨大反思,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参考、借鉴的。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走上经济发展历程的初期,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以“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为标志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西方现代化理论试图在论证西方社会制度具有成功性和合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失去平衡,突破环境承载能力,陷于衰退之中,形成打击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迫使人类加速资源消耗以图生存,从而引发非持续的环境异化和人口素质低下。与此同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穷人的产生,贫困的累积,都是无法回避的棘手的问题。中国的人口压力集中体现在贫困地区。如果说,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的挑战,对于西方国家表现为如何维持原有文明模式,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在建立一个新文明模式中走出困境。本文在论证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问题必由之路的基础上,试图从更深层次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推导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测度和统计分析这些国家的全球价值链长度,并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推导预测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制度体系综合质量的优化、科学技术的明显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延伸和细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面效应;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延伸和细化产生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幅度上并不明确和稳定,导致其制度变迁在给定时间区间内对全球价值链长度产生某种程度的制约作用,但其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系统结构依然产生明显的正面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制度体系的改革去优化全球价值链的系统结构;科学合理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也有利于强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优化全球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明确了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 ,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进行技术转让的承诺 ,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确立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世界各国对解决目前业已存在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的迫切愿望 ,也标志着人类对于“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开始从分离走向融合。《2 1世纪议程》的出台很快得到了全球性的回应。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采取了相应行动 ,如作为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之一的世界银…  相似文献   

7.
方竹 《语文新圃》2009,(11):44-45
新千年之初,曾从网上读到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对下一个千年的预言。他的说法十分悲观,认为人类不可能活过这个千年。理由是随着大气空洞的出现,地球变热的趋势难以逆转,将成为一个不适合所有动物居住的场所,如果人类还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其他行星移民。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银行最近提供的统计资料来看,目前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30亿人口的每日生活费用在2美元以下,其中符合世界银行所规定的穷人标准的有13亿,这13亿人口的日均生活费用低于1美元。除了中国之外,世界其它国家的贫穷人口近3年来呈连续上升的趋势,反映出国际社会消除贫穷人口的努力已出现倒退现象。一、世界贫穷人口的地理分布世界上的贫穷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有6亿多人处于赤贫的境地,占贫困人口的1/2左右。到1994年为止,全球被联合国认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有48个,其中有33个分布在非洲,约占最不发达国家总数的68%(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前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称,全球教育领域中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很严重。教育不平等首先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上。目前全球约有7500万学龄儿童尚未进入小学读书,而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在发达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青年能够完成大学学业,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大学就读率仅为5%,  相似文献   

10.
经济安全是全球化时代产生的新安全范畴。在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运行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经济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形成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主要是: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环境中,与强势的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要素、产业分工等方面处于劣势。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经济规则的不合理等因素;内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误及科学技术落后导致的综合国力落后。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化下,人口流动非全球化,显著地表现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不自由上(即受到发达国家的严格限制),其政策障碍是发达国家的限制性移民政策。主权的存在,是人口流动非全球化的合理依据;但也带来了机会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国民享有的全球流动自由高于发展中国家国民。《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人权公约》的规定为发达国家的限制性移民政策提供了合法依据,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移民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利影响:人才流失和国民总体而言在全球流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并存。如何对待人口流动非全球化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态度。直面现实,建立人才流出补偿机制,放眼长远,争取实现全要素自由流通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济进入了国际化的新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明显加深,但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和目前发达国家对资本、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平等互利关系,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上接1999年第4期第16页)四、消除贫困:漫长的探索消除贫困始终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主题。尤其是进入如年代以来,这一主题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0年,制定《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发表滩合国大会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同年,在巴黎举行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并通过《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达国家在会上承诺以额外的1250亿美元援助发展中国家。199…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经济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由发达国家推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的被动和边缘地位,但利用全球化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经济又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的选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地处全球经济最敏感的亚太地区,加之体制正在转型,经济安全面临着迎接全球化的重大挑战。因此,既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健康运行,也要同时建立和健全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和保障体系,防止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转嫁危机和其他非安全渗透。  相似文献   

15.
五、贫困:20世纪末的阴影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跨世纪跨国界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穷人的产生,贫困的循环,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最感棘手的问题。因此,减少贫困人口,缓解贫困程度,以至消灭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主题。1、世界超级难题尽管近40年来不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多国际支持,但世界上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无法遏止地增加了。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首次对114个不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有10亿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进步的不利条件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发展中国家可分为四类:①中东石油国家;②实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亚洲四小龙、拉美国家;③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④最不发达国家,如黑非洲和南亚国家.本文主要分析后三类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问题.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乡教育异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姆博先生认为:世界上最缺乏现代教育的地方就是农村.前国际教育发展委会主席埃德加、富尔提出:这个星球上构成一大片黑暗而愚味地区的主要是农业地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发达国家城乡教育水平接近,城市居民甚至倒流农村;而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代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困难期,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分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注重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常考考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分布和解决途径【知识梳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等生态破坏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草场退化、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等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差异城市:以污染为主农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全球差异发达国家:较轻发展中国家:较严重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人口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问题)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发展问题)【精讲精练】(04年全国文综)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 ,除了发展中国家自身原因外 ,很大一部分是西方国家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与此相反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等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 ,却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一开始就遇到的时代性难题 ,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挑战 ,现实要求发展中国家既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又不能重蹈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覆辙 ,掠夺式开发全球资源、殖地移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如果说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 ,对于西方国家表现为如何维持原有文明模式 ,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在建立一个新文明模式中走出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 ,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 ,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也是振兴中华、抓住机遇、超越传统、创造新的文明模式、走向文明之路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困难期,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从分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注重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