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职教育目标和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可是,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训教学环节非常薄弱,实训教学效果甚微,从而导致了高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无法满足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因此,现有高职英语教学亟待改革。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CBE)的指导下,以所在院校某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以为他们开设的高职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结果,依托所在院校在实训室建设、学生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特别是创新创业项目建设方面的优势资源,提出了一套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高校教学角度思考,基于职业素质培养视角开展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拓展及教学模式变革,无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于具备综合英语素养的应用人才的培养均意义重大。本文立足职业素质培养视角分析归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总结现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英语职业素养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戏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点,针对戏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符合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戏剧教学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如何运用建构主义习得理论,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和课堂设计中。以案例说明如何在同一个教学主题下整合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以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5.
财务管理作为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相继设置了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但专业实训课程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我国财务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成果。本文通过对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将三维三层支持系统运用于财务管理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其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提出在网络多媒体背景下适时有效地将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期为学生个体主观性思维以及扎实娴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找到突破口,进而实现英语教学机制改革与学生群体全面发展的协调双赢,使之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结合财经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上进行创新,开展"双技能"培养的实训项目教学,使实训课程在实现双专业一体化的基础上,又突出了双技能一体化的特点,既保证提高学生多岗位专业能力,同时又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软技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以酒店英语的教学为例,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中掌握现实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代服务类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剖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探索构建基于职业素养形成的高职现代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系统融入"爱心、服务、责任、沟通"等职业素养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培养出"有内涵、有能力、有闯劲"的高素质技能型现代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大学英语学科性质的要求,也是突破课堂教学限制、适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必然举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树立倡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新观念,并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以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现行的“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工学结合"与"产学结合"的人才,要突出实训课的技能性培养。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迫切,而难点在于学生的基础差、英语自我效能感偏低、自律性和自学性都不强,故在实训课的有效开展上遇到了"瓶颈"。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高职学生听、说、读、写、译中,偏差的也是偏难的。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以行动研究理论为指导,提出学生口语实训必须课内加课外实训相结合,要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课外实训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其实行有效监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英语交际本领,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从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策略三个方面对分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言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挑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也必须符合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英语听力作为大学英语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点,但同时又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听力能力不尽人意,在这个注重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年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好教学准备,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做好听力教学备课、加强师生交流、开展听力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对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要遵循求同存异、相互学习、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四大原则。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基本路径:中西文化知识对比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切实增强,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与语言实际运用相脱节的情况出发,探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阐述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迫在眉睫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探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个思路。同时阐释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敏感性,帮助学生走出本族文化的约束,更好地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在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更加得心应手,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的明确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多模态的交际能力。本文尝试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框架,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构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构建多元互动的立体化英语课堂。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闻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37+156-137
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职场英语遵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需要。职场英语教学把英语语言知识和行业所需英语技能相融合,凸显了英语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培养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满足了学生将来择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