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终身体育理念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还可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使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本文从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及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球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终身体育下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为高校网球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校学生体育教育、身心发育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网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网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深入分析网球教学的特点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网球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本文通过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高校网球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应注重立德树人,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网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高校体育网球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球运动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融入,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网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网球教学改革实践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网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新时代的推进,高校网球教学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行,教学改革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课程建设及科学发展,对高校的体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新时代的高校网球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笔者基于对此的认识,阐述了目前高校教学中网球教学训练存在的困境,针对训练困境提出改革措施,从而为促进高校网球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球俱乐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存在的现有体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在参与到网球俱乐部的组建及管理工作后,得出结论:组建高校课外网球俱乐部可以将网球课教学与课外网球运动融为一体,统一管理,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网球技术、提高网球技能的需求,高校可将网球俱乐部的运作作为高校体育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唐敏强 《精武》2013,(18):53-53,55
近年来我国网球爱好者普遍增多,许多高校也开设了网球课程,但由于我国网球运动起步较晚,学生在入学前也很少接触过这类运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列举了制约网球教学的因素,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种优化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我国高校网球教学质量,使网球运动成为大学生热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正在不断兴起,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俱乐部的形成,构建了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新格局。网球俱乐部将成为21世纪高校女生主要的体育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在分析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关系的基础上,以高校网球课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终身体育的指导下,要优化网球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52-554
目的为网球教学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使显著提升网球教学的整体成绩。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对现阶段高校网球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和结论高校现阶段的网球教学现状与教学队伍、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球教学的推进困难与师资能力要求、设备需求等也存在关系。这些现状的形成与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形式以及网球推广发展等有着非常显著的联系。建议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强化宣传并积极的建设网球教学实施,强化网球运动氛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为推动网球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也纷纷探索新的网球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了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网球教学理念与思想。同时,转变传统网球教学方式,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需求,采用新的网球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网球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1研究背景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际上就是网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数智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有新的机遇。该文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公共体育网球教学发展的现状,并在阐述数智时代下“学、训、赛”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以高校公共体育网球教学为例,构建了能够衡量“学、训、赛”三效统一成效的考核指标,同时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发展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网球运动是高校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项目,网球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网球技术的掌握.文章从我国高校网球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网球课构建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的积极意义,论述了高校网球课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方式,希望能对高校网球教学的改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徐家伟 《体育世界》2007,(11):21-23
近年来,随着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蓬勃发展,关于高校网球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一直深受关注。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的现存状况下,将短式网球的教学结合到高校网球选项班教学中的方法、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高校网球教学的新方法。这对于体现高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促进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体育世界》2010,(8):13-14
网球选修课是诸多选修课中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但是与目前我国网球运动急需迅速发展的现实相比,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特点,找出目前高校网球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对策,以提高高校网球选修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网球作为一项娱乐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高校网球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以网球教学中的运动表象训练作为研究对象,就网球教学中运动表象训练的内涵、运动表象训练的意义、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以期为高校网球运动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做出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球选项课教学在陕西高校发展的前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网球运动发展过程,分析高校体育在网球运动普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高校网球运动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探讨网球选项课教学,来带动网球运动的普及,使网球运动通过高校体育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7.
薛锋  董雷 《当代体育科技》2020,(8):34-34,36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了网球教学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的网球教学起步时间较晚,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工作呈现出疲态发展趋势,由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现状的同时,对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网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雨晨  解婧 《网球天地》2023,(12):62-64
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逐步普及,受到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训练场地、资源条件的限制,网球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如何提升网球教学的便捷度与灵活度,成为高校网球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网球墙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在高校网球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网球墙训练法进行简要分析,并介绍几种有效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丁梦园 《灌篮》2021,(2):43-43
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提升和情操陶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的网球运动,同样具备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通过建设网球文化,能使网球运动各类活动及比赛更频繁的开展,可带给网球发展的契机,吸引更多学生关注网球。本文剖析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探讨了网球文化建设对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途径。在首都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和社团活动中,网球运动已经崭露头角并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规模,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各大高校也愿意投入资金修建网球场地。本文根据网球运动在首都高校的普及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首都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和网球社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其发展进行探讨,为网球运动在首都高校更好地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