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同时又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可通过营造音乐氛围,创设特定情境;用教师生动的语言、满腔激情来感染学生;运用形体律动来激发学生情感等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培养学生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但单纯的识谱教学,却把学生置于一种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识谱就变成一种特殊享受,学习识谱就变成一种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葛丽娜 《学苑教育》2012,(20):10-10
多媒体教学与时俱进地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具体。直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乐学习,深刻记忆。使音乐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艳杰 《考试周刊》2009,(32):20-20
一、提高各项技能和素质 要想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借助音乐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有创造性品格,营造出活泼生动的氛围。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尝试和创造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进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表现出自主动积极的行为或状态。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氛围,把学生的思维殆尽预设的情景中,使学生更有效方便地理解音乐,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的内在美,这是音乐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对于学生主动吸收和自主学习我们要给予肯定并支持鼓励他们。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课程,讲究艺术氛围,在音乐教育中,情感唤醒和音乐情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将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完美融合,要通过感动自己感染学生、营造氛围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表现中产生情感共鸣、利用互动式课堂师生共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音乐课堂成为中学生精神情感体验与感受之地。  相似文献   

9.
课堂精神环境通常指日常形成的师生关系及课堂上师生双方心情心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氛围。良好的音乐课堂精神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营造起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首先要注重师生间日常良好关系的建立,力求互尊互爱;第二,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促进学生好学乐学;第三,教师要乐教善教,要用自己良好的教学情绪与精湛的教学技艺,带领学生置身于博大的“音乐王国”之中。一、师生互尊互爱———优化课堂精神环境的前提建立起…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种激情、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感受音乐美。朗读诗词时,可配上与之协调的音乐,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营造一种氛围,在或轻松、或沉重、或雄壮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到诗词中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3.
郭丽娉 《学苑教育》2012,(22):83-83
音乐课堂是一种对艺术感知的培养,众所周知,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好途径。一堂音乐课生动与否关键要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要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那么,怎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愉悦的生态环境,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教育呢?我们可以将音乐融入自然,创造美的情境,释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习欲望,使他们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化为"我要学,因为我快乐""我要学,因为我喜欢"的主动状态,使音乐课堂真正回归一种自然健康、生动活泼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将音乐心理治疗技术融入音乐教育中,有助于优化音乐课堂氛围,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让音乐心理治疗的良性功能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素质成长完善的每一个环节,更期待它成为一种流动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更是一门情感艺术。不管在课堂内外,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弘扬民族精神。音乐老师的师德魅力也非常重要,课堂提问应该抓住有效性,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他们乐于其中,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处理好歌曲细节(情感处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让学生在兴趣中喜欢音乐。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山东教育》2002,(32):53-5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如何把“研究性学习”贯穿于音乐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谈一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一、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善问”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实施的前提。怎样让学生“能问”、“善问”?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师要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  相似文献   

18.
富有情趣的音乐内容和洋溢美感的设计是音乐课堂快乐教学的关键。新颖生动、富于童趣的教学方法,能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学生情感主体去享受音乐本身蕴涵的美妙情感。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诉诸于人的听觉和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性活动,使其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及动力作用的同步,已成为现代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共鸣。但这种以心投入和用心感受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这就是本文要论述的主题——音乐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一、用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音乐教师上课不仅要精神饱满,还要表情自然大方。记得初为人师时。我总是站在讲台上。摆着一副脸,和学生的“心”距离很远,学生只要稍微捣乱,我就大声批评、指责。但是在一次音乐公开课,我教学生《走路》这首歌,在表演这一环节上。我要求学生站起来模仿歌曲里几种不同小动物的走路姿态时,有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学得特别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