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的心迹     
已故艺术史论家、评论家穆孝天先生曾 在数年前为李定华所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强者的心迹》中这样评论李定华和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诸如《银色的夜、灰色的梦》、《少年漫话》、《夜游太虚》、《黄山岗之恋》、《高原情话》等,无不寄托了他的少年时代、当年在淮北农村插队的回忆和对贫瘠黄土地的感慨。其间,虽然痛苦多于甜美,甚至毫无甜美可言,但毕竟还是在时代的激流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的  相似文献   

2.
昀熙 《职业圈》2014,(28):58-59
加里·哈默尔,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他的声望与他同普拉哈拉德的成功合作分不开,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合写了多篇论文,数次夺得“麦肯锡奖”。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网络新闻发展,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授予网络新闻作品。五年来,中国新闻奖先后设立网络评论、网络专题、网络访谈、网页设计等奖项,并将新闻名专栏、摄影、漫画、国际传播等类别的一些奖项授予网络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但我国网络新闻发展时间不长,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场经济危机使得原来就被网络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传统媒体雪上加霜,倒闭潮、转网潮、收费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传统新闻理念捍卫者的传统报刊自身不保,相应地,高品质的报道也就难以为继了。翻开2010年的美国新闻业务期刊:《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美国新闻学评论》、《尼曼报告》,“经济危机、报道维艰”成为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何文玉先生真是一位有心人。当他捧着一大摞书稿交给我时,我被他的勤奋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他不是专业书画家,不是文艺记者,更不是专业的美术评论家,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和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干部,给全国那么多的书画家及艺术家写出如此众多的评论作品,实在令人惊叹。可见他是一个有志向,有目标,事业心极强的人。他醋爱书画艺术,收藏有2000余幅字画。为了与书画家们交朋友,他开始尝试写美术评论。自1992年开始到现在,10年时间里,他写遍了全国32个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书画家,成为“写遍全国第一人”。本书收录了他的130余篇美术评论。对全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无论是书林画坛巨擘,还是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何文玉都千方百计和他们接触,打探书画家所在之处,深入到他们的办公室、住所,采访他们,和他们倾心交谈,与他们交朋友。我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交的朋友越多,他生命之屋的窗户就越多,进来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就越多。何文玉正是这样,他敞开自己的心灵窗户,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来滋润自己的心田,耳濡目染之下,使自己也成为一位美术界的鉴赏家、评论家、收藏家。他和漫画家华君武、方成、伺韦都有许多交往。在采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语言的网络变体大量出现在人们眼前。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简洁生动,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文章以一档地方性的民生评论节目为切入点,分析其节目特色并探讨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冬根 《文化学刊》2013,(6):129-133
解缙不仅是明初传奇式才子,实际上也是明初文坛一位重要创作者。他的散文,特别是奏议一类的文章,辛辣尖锐、慷慨疏宕、痛快淋漓,直接影响洪武朝后期和永乐朝文坛创作。其次,他的诗歌创作极具才情,笔力浑厚,风格飘逸如李白,劲直如杜甫。此外,他的书评特别是草书评论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与刘国辉老师交往已十多年了。平时,我常和他聊天,看他画画,而且经常口无遮拦,胡乱评论。他只当“童言无忌”,开心得哈哈大笑。近几年,刘国辉老师特别热衷于人物写生,经常是从家里到博士生教室,两点成一线。癸未(2003年)仲冬,他几平每天在学校里。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表示想给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其生命最后一年,为引进盖达尔做了很多工作。他对盖达尔《远方》的评论,亦可基本涵盖一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评论引申开来为儿童文学要使儿童认识到真实的生存环境,要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要使他们自己也要求"真";要引导儿童向上的情怀,向上应该而且可以与向善合一;"怀旧"会使心灵获得"美"的体验:凄美的感伤,广大的怅惘,甜蜜的忧郁。鲁迅对于盖达尔的引进和评论,是他为儿童文学实现真善美的本质所提供的正确路径。鲁迅与盖达尔还发生了两处"遇合":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与盖达尔笔下的俄国二月革命"惊人的相似",这促使我们对这两次革命及其评价进一步重新思索;盖达尔竟然描写了中国麻木的国民性,与鲁迅的相关描写,异曲同工。这引发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耻感。  相似文献   

10.
"盘他"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因其诙谐的意义和广泛的用法迅速火遍网络。"盘他"的流行不仅是网络媒体膨胀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一种社会娱乐文化,同时反映了一种网络社会的解压心理。本文结合对"盘他"的语义、结构以及衍生机制的探讨,通过动态理论和隐喻理论深入剖析"盘他"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力图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新词。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8,(10):5-7
张艺谋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2008年由他任总导演的奥运会开闭幕式不仅令国人叹服,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瑰丽壮观。本刊编辑整理了近期国内多家媒体对张艺谋有关奥运开闭幕式的采访和评论,以探寻其传播"中国故事"理念的点滴踪迹。  相似文献   

12.
受康德、叔本华哲学观念启发,王国维对哲学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从这样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缺失进行批判性考察,《红楼梦评论》即是这种批判性态度的集中表达。《人间词话》的写作,则意味着王国维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光大中国文化精神,已经通过对叔本华学说的反省而形成了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可以视作推动他从以《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前期向以《殷周制度论》为代表的后期转变的最初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13.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古勃的作品。以后鲁迅仍对索洛古勃多有关注和评论,直至其生命的晚年。鲁迅揭示了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索洛古勃的寓言也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不时运用索洛古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描写参与现实生活,或规劝青年,或批判社会,从中亦显现出鲁迅对索洛古勃的某些方面的评判,鲁迅在对索洛古勃某些作品的评论中表明他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还指出了索洛古勃与苏联新政权的格格不入,创造力迅速衰退。所有这些均昭示出鲁迅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4.
女士们、先生们: 应中国艺术家木鬼先生的邀请,作为一个德国同行,今天有幸在此对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艺术中心的“纠缠系列”个人画展作些评论。 尽管我接触木鬼先生的作品时间很短,但我仍然试图与观众一起来探讨和分享我对木鬼先生作品的  相似文献   

15.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曾被<艺术评论>(Art Review)杂志评为当代"国际艺坛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士"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财经评论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世界进入全球化之后,人们对于经济规律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国经济政策对全球政治、文化、国际交流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也正在成为普通大众阅读的兴趣。公众对阅读财经评论的渴求,成为当前财经评论数量不断增多、花色品种不断创新的重要支撑。假如说全球资讯传播中哪天失去财经评论,每日新闻传播必将失去色彩。  相似文献   

17.
加里·哈默尔,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他的声望与他同普拉哈拉德的成功合作分不开,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合写了多篇论文,数次夺得“麦肯锡奖”. 加里·哈默尔出生于1954年,他是Strategos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他是战略研究的最前沿大师,被《经济学人》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财富》杂志称他为“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全球管理大师”的评选中,他位列第四,可谓声名显赫.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战略构筑、行业前瞻,这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革命性概念,都是由他提出的,从而改变了许多知名企业的战略重心和战略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耀忠  春雨 《文化交流》2011,(8):52-56
2011年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他在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在8年时间里,他用自己卖羊肉串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他的事迹令无数人为之感动。他就是新疆的阿里木。  相似文献   

19.
周菁 《文化学刊》2013,(1):156-160
《文心雕龙》之“知音”篇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他提出的“博观”、“六观”,对读者主体性发挥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阐释学、传播学中也都对读者的主体性有着充分的研究和认识。但却有学者提出“读者已死”。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都必须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参考消息》今年6月22日转载了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由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撰写的一篇题为《纪思道的中国观》的文章。纪思道是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曾先后任驻香港、北京和东京的首席记者,对中国和亚洲问题颇为了解。司马达的文章对纪思道的中国观及其演变,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写了如下的概括:“纪思道既非中国的敌人,大概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亲中国的朋友。他的可取之处是观察中国从事实出发,既不缩小,也不夸大,只求从事实中得出结论。从他对中国事务的客观报道与评论中,中国也应该得出某种结论,让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