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屠户”虽是个杀猪的角色,但其知名度甚高。初中传统课《范进中举》,更是把这个鲜明的艺术形象,铭刻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他一直被称为“市侩”的典型——老师都这样说,《初中语课本第五册》(91年版)中该课的“自读提示”、《第五册语教学参考书》、《初中语教案第五册》也几乎异口同声地把他叫做“市侩”。最近,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第四册的最后一课《看月食》的第四和第六自然段描写了月食发生时月相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运用板书或投影演示引导小学生理解这两段话时,经常出现知识性错误。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语》教科书第三册,言注释需作修正改进处,章讨论了二十五条,供编采择、语老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课例】 小学《语》第十册第20课《小青石》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杨帆 《语文知识》2004,(11):26-27
高中《语》第五册第14课《蜀道难》一后附有一篇《李白故事两则》,用言写成。第一则很简单,第二则较长,记载的是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李白酒后进《清平调》三章极力夸赞杨贵妃美貌”的故事。然而教材对《清平调》三章没有任何注释,教学参考书中也无一字提及。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准确理解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现补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第五册有误用标点符号之处,现选三例。并依据国家颁发的《标点符号用法》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在《囚歌》一诗中,对“活棺材”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中语第三册教科书中有两篇反映动物界神奇本领的章,它们是《斑羚飞渡》和《鹤群翔空》。如果说《斑羚飞渡》表现的是自我牺牲精神,一种悲壮的美,令人目瞪口呆的话,那么《鹤群翔空》的三美合一,更叫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9.
新初中《语》第五册在前四册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材中。提倡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个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金开诚的《漫话清高》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其中一段从词语到标点都有值得推调敲的地方。这段字是(序号为笔所加):  相似文献   

11.
《快手刘》是苏教版小学语第九册中的第13课,课极其生动逼真地记叙了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表现了他纯熟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在教学这课的第2自然段时,我尝试了在“动态生成中教学,在动态感悟中阅读”,从教学实况来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对姜夔《扬州慢》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老版全国通用语教材第五册注释为:“(人们看见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新版普通高中《语》第三册,依然采用旧注。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无锡市高中语优质课评比中,我们选取了人教版高中《语自读课本》第三册名作家林非先生的作品——《武夷山九曲溪小记》。林非先生是名的散作家和散理论家。看他的作品不能不关注他的创作理论。他主张:“纪游散当然要写出眼中之景,但更要写出心中之景。”他强调情与景的融合。强调真性情,强调个性。这与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又研读了人教版高中语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教学要求。那要求恰好与林先生的散主张是一致的。据此,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情景结合、因景生情。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第五册,选用了《孔孟》一。中有些不妥之处,应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第三册对《扬州慢》中“都在空城”的“都”字没有作注,致使不少学生心存困惑。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选人初中语教材第五册。笔在教学中发现有几个词的注释值得商榷,现发表浅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7.
珍珠之瑕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泪珠与珍珠》一,无疑是一篇抒写怀乡思亲的美,可笔却挑剔地发现中有几处表述尚需推敲。现不吝浅薄,聊举一二。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必修)第三册《言常用句式》认为是定语后置,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译”却译作“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看作主谓短语。我以为看作主谓短语正确,认为是定语后置不当。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共编选38首古今诗词(不含《读本》和课中练习),数量之多,为建国以来中学语教材之少见。集中系统地学习大量诗词,这有利于广大中学生加深对诗词学艺术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修养和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20.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总是感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难被充分激发,往往是你精心备课、精密组织课堂教学,而学生却连课内容也不是很熟悉,更不用说预习研读了,自然也无从谈起对其进行启发与点拨。在设计人教版高中《语》第四册第三单元古代小说的教学方案日寸,我忽然突发奇想:中国的一些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