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中国26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之间的国际化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研究型大学与准研究型大学之间、世界前500名与非前500名研究型大学之间以及东部沿海与内陆的研究型大学之间。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考虑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检验及提出了战略规划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与交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关条件与设施以及成果交流五类18个指标,评估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并就未来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世界教育信息》2013,(2):11-14
<正>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步伐并未放缓,大学开放与交流的合作态势不可阻挡。部分高等教育强国和一流研究型大学纷纷出台国际化战略,主动出击的意识越来越鲜明。概括来说,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包括: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大学国际组织成为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合作形式;基于信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27日,钱缪校长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好奇心、严谨与合作在全球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角色"的演讲。在演讲中,钱缪校长基于自己在高等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方面多年的经验,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人才、合作网络和创新的环境;介绍了加州理工学院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方面的经验。他提出,研究型大学需要吸引和培养不平凡的人才,为他们提供一流的设备和持续的支持,鼓励他们开展好奇心驱动型研究和目标驱动型研究;学校应形成不仅认可学术成果,也认可作为领导者、发明者和导师的文化和激励机制;重视与科学家就服务教授和合作伙伴进行日常的、深入而有意义的互动,以推动技术转移。文章根据钱缪校长在北京大学的英文演讲翻译而成,并经演讲者授权在本刊独家刊登,感谢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大学本科质量观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从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现、培养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观和质量评价观六个方面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独立后作为美洲大陆上一个新的民族体,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文化教育上也毫不落后,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大国。就其高等教育而言,更是成就颇多、举世瞩目,很多经验值得各国借鉴。本文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入手,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在研究型教育方面的发展做简要分析,以期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有显著类群识别特征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要科学厘清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价值旨归,直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把握必须遵循的应然导向,从坚持立德树人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瞄准核心关键构建多维度的科技创新体系、扩大社会影响构建双向循环的开放合作体系等四个方面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型研究型大学继承了研究型大学的某些基因,但又具有研究型大学之外的创新输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国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已表现出不同于既有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和发展样态,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出发展空间的有限性。在讨论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兴起的条件后,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三维创新:一是国家重大利益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需求;二是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办学体制要给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创新的体制保障;三是从组织基础、权力基础、资源基础等方面提出使新型研究型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创新的运行机制。最后强调,新型研究型大学要能够存活下去、持续发展且兴旺发达,必须依赖于整体社会建构起由需求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生态。  相似文献   

8.
夏天  王敬平 《教书育人》2013,(21):12-13
"研究型大学"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的"卡耐基研究会"在1994年提出来的[1]。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涵盖了美国一批世界名校,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全世界的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化的阶段,但我们却缺少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10多年,一大批高等院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与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契合。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社会不仅需要有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信息化若要对大学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就必须分别落实到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上。科研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重塑着大学科学研究的体制、机制和面貌。文章从大学、学科、国家等多个层次介绍了高等教育科研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将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归纳为关键技术、资源服务和虚拟科研共同体三个方面。在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情况的整体把握之下,基于当前信息技术与科研发展的趋势,从基础设施、内容资源服务体系和科研文化三个视角展望了高等教育科研信息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到社会中心,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构建研究型大学就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学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至今为止世界各国(美国除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如何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体制的数字化、高效能重组,不仅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领导者的共识,而且成为大学改革深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本文对CIO体制的历史演变和CIO角色、职责、能力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提出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现状调查,分析各种原因,提出建议,以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电化教育必然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本文指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了民族院校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紧跟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正在向信息化的道路上迈进.计算机,网络已经大幅度的融入到国民生活中的方方方面,信息工艺已经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数据的发展趋势也在逐渐的增快,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大幅度使用和凸显大数据的成效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信息工艺同样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高效的利用大数据于高校教育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此为基础,本文就主要阐述了大数据的含义以及其在高校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并且以大数据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的利用为基础,通过对现阶段信息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难题的剖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 identifies two tendencies affecting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under pressure to become more market-oriented and to respond to rapid cha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that they should work for the benefit of society, promoting social equity and responding to community need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partnerships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an effective way of contributing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He describes the potential of South Africa's historically disadvantaged institutions to contribute to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ftermath of apartheid.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创新性技术和革新性理念,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变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复杂性控制理论所描述三个典型特征,信息科技的介入推进了这种变化趋势并成为其发展的依托。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末到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过程进行概略地总结,然后着重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借鉴英特尔(r)未来教育理念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教育形式,其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吸收其他教育方式的长处,来补充自身教育功能的不足。远程开放教育的突出优势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为其他教育形式提供可能的支持。本文以宁夏职院宁夏电大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教育模式并存状态下开展开放教育支撑高职教育模式的相关理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使现代教育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下,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加紧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但由于科技教育水平较低,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21世纪中国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提出高等教育要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变革教育观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大力提高教师素质,从各方面加快改革高等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