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球”的技术性格张景芬乒乓球运动一向被我国人民称为“国球”。这不仅因为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以来我国乒乓球在国际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绩,我认为这项运动还十分适合中国人的国民心理。一般而言,在“智能”与“体能”两类体育运动中,中国人更长于“智能”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人文奥运”理念的理解,发现乒乓球竞赛礼仪文化中缺失“人文”理念。中国把乒乓球奉之为“国球”,完善乒乓球礼仪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对这些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来说,乒乓球是“国球”、羽毛球是“第二国球”这几乎已经无可争议了。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4,(8):140-140
6月22日,第十四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举办的第10日。享有“龙虾之都”美誉的江苏省吁眙县组团20多人走进北京国球冠军俱乐部,与乒乓球世界冠军及相关领导交流球技,以球会友。继2013年由江苏省盱眙县赞助的首届“盱眙龙虾杯”部长将军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成功举办后,时隔一年,第二届比赛再次在北京国球冠军俱乐部打响。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3):0010-I0011
中国乒乓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于乒乓梦开始的地方,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乒乓球事业。也许他们没有什么骄人的成就,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被世人遗忘。但那种精神,对中国乒乓球所做出的贡献,正是国球长盛不衰的最好见证。文章的主人公庄正芳——原北京市少年富一名普通的乒乓球老师,就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8,(8):96-99
在对待乒乓球的态度问题上。昔日中国体育场馆的设计师,与今天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主管.有着共同语言。因为在对乒乓球进行分类的时候,他们把国球归为——综合。1961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95年的天津体育馆.2005年的上海万人体育馆,2008年的广州新体育馆,每一座城市,都怀着荣耀的盛情。在自家姓氏的最大体育馆里接待世界上最小的球类运动。这是国球的幸运.抑或不幸?  相似文献   

7.
王继晟 《乒乓世界》2010,(10):154-154
乒乓球在中国被尊为“国球”,打乒乓的国人至少也有2000万。中国长久不衰的“乒乓球热”源于何年何月,没人认真考证,但一直到现在全国都很热,乒乓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期间至少有三个引爆点——1959年容国团为新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北京举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取得三项世界冠军,获得历史突破以及庄则栋蝉联三届世锦赛男子单打冠军;1971年“小球推动大球转”的“乒乓外交”传奇……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4,(10):i011-i011
在中国,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其辉煌的战绩镑就了无数传奇,也曾带给中国人太多的骄傲与感动。在民间乒乓球运动开展得也是相当普及,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学校,跳跃在绿色球台上的小小银球总能给那些热爱着它的人们带来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拥有五十余年长盛不衰的辉煌,堪称世界体育的奇迹。在探究诞生这种奇迹的原因时,受“金牌战略”的影响,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教练员、运动员、决策者、科研人员乃至医疗后勤等人员,却很少注意到中国乒乓球运动庞大的基础与坚实的脊梁——乒乓球迷,与“来则潮涌天地青,去则树倒猢狲散”的足球迷相比,乒乓球迷不仅是全民健身运动积极的身体力行者,也是对所迷项目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4,(3):128-129
乒乓球不但是中国的国球,也是世界上流行的体育项目。专业乒乓球员需要极高的素养和身体素质,但对于“业余者”来说,乒乓球这项“别人家的项目”就是极好的放松、交流运动了。各项运动的佼佼者都有偏爱乒乓球的,在他们眼中乒乓球也是十分的好玩、有趣,而且有他们本身专业基础、运动天赋。乒乓球更是一点就通,水平也都不赖哦。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作为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乒乓精神”在新形势下不断地丰富发展成“国球精神”。分析“国球精神”的文化取向对我国乒乓球消费市场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乒乓球社会化进程和体育产业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实际上,在校园里,乒乓球也是"校球"。说乒乓球是国球,这是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社区抑或单位,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玩乒乓球。而中国队国家队的成绩更是世界上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13.
戴启军 《乒乓世界》2007,(1):I0018-I0018
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的渊源巧合,国际风云的际会与照拂,使得我国乒乓球运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全民健身,如火如荼。乒乓球,这项充满文明智慧并超越自身价值、追求崇高理想的体育运动,在十三亿人口的中国被誉为“国球”。  相似文献   

14.
夏娃 《乒乓世界》2003,(10):52-53
1996年,许绍发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部联手创办的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旨在“振国球雄风,展国手风采”。2001年,由许绍发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三鼎体育,创办了“市长杯”乒乓球联谊赛,意在“展市长风采,促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15.
自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首夺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以后,中国乒乓球运动开始了近30年的兴盛史。其间,女子队员也大放异彩。其兴盛之程度,令各国望而兴叹,无计可施。就连发明了“弧圈球”秘密武器的日本人也只是昙花一现,未能阻遏中国优势之洪流。乒乓球成了中国的“国球”,简直到了随便组织几个人就可包天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三峡大学为例,对在高校传播“国球”文化进行了实践性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的物质基础建设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乒乓球课程系列改革提高了学生兴趣、满足了学生文化需求;课外三级联动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保证了“国球”文化传播途径的畅通和扩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营造了“国球”文化氛围,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访世乒赛,对于一名年轻的乒乓球记者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国球”的魅力只有在这一盛会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刚刚从事乒乓球报道仅一年的我便有幸在8月搭上世纪“末班车”,远赴荷兰小城艾恩德霍芬,“品味”世纪“晚餐”——第45届世界乒乓球  相似文献   

18.
尹利 《体育世界》2014,(9):11-12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作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国球",乒乓球运动正面临着盛极而衰的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具体阐明了以创新为核心,发展大众乒乓才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若问起国球,肯定难不倒你,但你知道国球——乒乓球的前身吗?有些含糊了吧,答案就是现在风行的网球。虽然网球尚属“贵族运动”,但近几年已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婷和孙甜甜的问鼎冠军,更是勾起了众人的网球瘾,网球场变得火爆异常。2009美网已尘埃落定,中网开赛在即,是不是按捺不住想要“网”一把?  相似文献   

20.
刘鼎 《乒乓世界》2008,(3):153-153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其文化传承已久,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倡导国球文化,北京科技大学举办了“奥运北科·乒乓有我”北京科技大学首届国球文化节。此次文化节于2007年10月开始.12月结束,历时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共举办校级乒乓球比赛3场.参加北京市高校校际间乒乓球比赛3次,邀请了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多所兄弟高校来我校进行友谊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