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陈雅琪 《灌篮》2021,(2):135-136
从本质上来讲,自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之间的一种评价结果。大学生是一群处于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其中女大学生更为特殊,他们的情感更加细腻。女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上还是在情感方面对他们的情绪影响比较大,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女大学生的自信与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自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所以,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能够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是一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毓霞 《体育风尚》2021,(5):263-264
啦啦操是高校体育课程中较新引入的项目,同传统球类运动比较起来,接受程度更高一些,且在提升学生自信方面被普遍认为拥有很大优势,为了验证大众观点,现拟通过资料查阅与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啦啦操运动给大学生自信力水平造成的影响做出科学论断,以便有效应对该项目的教学与运动需求,改善大学生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对116名女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12周的啦啦操教学实验,以检验啦啦操训练对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教学之后,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而社交焦虑水平则显著降低,社交焦虑的变化和心理健康部分维度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啦啦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的降低在啦啦操训练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从啦啦操健身、健心的特性出发,对参加啦啦操运动的高校大学生在身心健康各方面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突显啦啦操对于高校大学生具有很广泛的学习价值,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对策,以便于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鲁娟 《精武》2014,(4):88-89
终身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长远目标。针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呈多元化、高端化,性别化,时尚化特征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9所高校的女大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情况、喜好程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以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一级花球》为实验裁体,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融入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女大学生们学习啦啦操后对其健身,健心及综合素养提升和促进情况的赢受,提出相应对策,为推动女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身体锻炼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琳 《精武》2014,(4):70-71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对促进与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不可替代作用,这项运动已成为高校最受欢迎课外体育活动之一。为了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促进啦啦操体育课程在内蒙古高校中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文对啦啦操课程进入内蒙古高校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本文为啦啦操在内蒙古高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许剑  吴焱军 《体育风尚》2023,(3):113-115
啦啦操是高校艺术组合运动的重要类别,随着大学生对体育艺术和身心素质的重视,高校啦啦操教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型教学形态,对啦啦操运动的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有时挑战,所以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措施和开展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氛围营造、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师资素质完善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啦啦操运动的教学质量和开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主要从啦啦操运动员、教练员及参赛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八所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基本处于初级阶段,高校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教练员教龄偏短,参加专业培训较少,缺乏专业技术和带队经验;缺乏正规系统的训练;山西省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重点主要以舞蹈啦啦操为主。该研究旨在解决制约山西省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根本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啦啦操运动健康的发展之路,以期对啦啦操运动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武汉理工101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考察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啦啦操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社交能力,丰富女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并且对女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弹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与传统健美操和形体课程相比,啦啦操特殊的团队凝聚力及情感体验使其在提高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能力和社会资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技巧啦啦操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正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项目的推广.文章分析了技巧啦啦操运动规律及特点,寻找运动损伤的成因,并提出了许多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预防和减少该运动中的损伤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啦啦队运动的精神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是熔铸师生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平台。一支训练有素的啦啦队,其彰显的精神内涵恰恰是校园文化的活跃元素。啦啦队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和极富特点的运动理念对于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通过剖析啦啦队运动的精神内涵和其对校园文化所起的作用,可为推广和普及啦啦队运动,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全面地认识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湖州师范学院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身体自尊研究。结果:短期内团体啦啦操练习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身体自尊中的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尊总分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通过啦啦操练习,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表现力和自信心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技巧啦啦操是一项注重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运动,它符合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合作”,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高校学生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该项目也是一项从国外引进的新兴项目,符合高校体育改革不断创新,需要向多样化、生活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团结合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开展技巧啦啦操项目的高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主要调查了教练员、运动员和队伍的情况,找出影响我国技巧啦啦操项目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技巧啦啦操项目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海南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的增多,大学生啦啦操表演参与体育赛事表演越来越多。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结合自身带大学生啦啦队参与体育赛事表演的体会,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大学生啦啦操表演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和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全国中学生啦啦队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啦啦队运动在向学生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思想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增强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泯灭的作用。影响啦啦队运动在中学开展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啦啦队运动师资配备情况,所以对中学啦啦队运动师资情况的调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设置啦啦队运动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啦啦队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激情动感同时又融入团队协作精神的快乐体育运动。它集健身、娱乐、表演、艺术于一体,全面展现朝气蓬勃、挑战自我、勇攀高峰、团结合作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生活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啦啦队运动项目特点及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分析在高校推行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曹琪 《湖北体育科技》2014,(10):929-93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在普通高校开设的可行性进行综合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作为一项展现青春活力、奋发向上的时尚体育运动,充分反映当代大学生爱表现的个性特点,目前在湖北省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竞赛体系。作为一种新兴健身形式,不仅反映时代特点,又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符合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19.
艺术表现力是衡量啦啦操实际表演效果的重要指标,高校体育运动开展啦啦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本文主要从艺术表现力在高校啦啦操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高校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动作质量,动作和音乐的结合度,成套动作的艺术性,以及学生的个体特征方面,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法,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