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九年三月八日,美国芝加哥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和示威游行。一九一○年八月,在丹麦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上,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采纳了德国社会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规定三月八日为国际劳动妇  相似文献   

2.
说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不能不提到克拉拉·蔡特金。克拉拉·蔡特金这个名字,一直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这一节日的创始人,蔡特金也因此被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相似文献   

3.
国际妇女节,无论是在妇女运动史上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个重要事件。而关于它的起源即始于何时,我国有关的教科书、史学专著、辞书和报刊几乎无例外地认为,是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纺织女工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平等权利,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为纪念这一事件,1910年8月,德国和国际无产阶级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提出,把每年的3月8日  相似文献   

4.
“三·八”国际妇女节,起源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自由平等的罢工斗争。1910年3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与会的17个国家的代表,响应大会领导人蔡特金的提议,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以加强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增强她们斗争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女工为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在第二年,即在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开会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根据蔡特金的提议确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从此,每年的3月8日就成为世界各国劳动妇女在争取自由、平等和妇女解放的斗争中检阅力量的一个节日.这个意义重大的节日,如果从1909年算起,则到现在已有整整的五十年了.在这五十年中间,妇女解放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前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中,在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妇女越来  相似文献   

6.
论向警予的成长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警予(学名向俊贤,乳名“九九”)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的蔡特金”、“我们党的革命祖母”。研究她的成长道路.对于我们培育踌世纪的年青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劳动人民伟大的领袖和导师列宁诞生九十周年。列宁的一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一生。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国际修正主义是列宁战斗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反对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纪念列宁,学习列宁,学习列宁反对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对于我们今天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决反对以南斯拉夫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是19世纪50代年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重新高涨的产物,是在欧洲各国工人要求实现团结的愿望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联合组织。这个组织在马克思领导下,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团结欧美各国工人队伍,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斗争,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第一国际实际活动的8年里(1864—1872),它曾在欧洲、美洲、非洲等18个国家建立过支部,发展会员约4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历史舞台上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获得了世界“第七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向警予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锋战士和杰出领袖,被誉为“中国的蔡特金”。她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有关妇女解放的理论同中国妇女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革命史上放射出璀灿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1951年12月到195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进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简称"三反"运动)的同时,在工商界中进行了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简称"五反"运动),这是我国过渡时期五大运动之一,是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对于资产阶级的一场严重斗争.这场斗争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谁战胜谁"的斗争,反映了国家限制和资产阶级反限制的尖锐斗争.通过这场斗争,打  相似文献   

11.
兰语 《神州学人》2004,(3):41-41
若不是刻意提醒,我对这个节日早就淡忘了。或许是因为在蔡特金的故乡——女权运动的发祥地,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已无可非议,总之,来美多年,就未觉得有什么官方的纪念和庆祝。  相似文献   

12.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自1869年成立至第一国际解散,始终是第一国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国际反对普法战争、支持巴黎公社的斗争以及国际内部反对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中,它一直是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是在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这种思想主张,不用说古代,就拿今天世界上“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呼声对比而言,同样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中具有叛逆性格的人也越来越多.凡是班主任要求做到的(当然也是学校规章要求的),他就坚决反对;老师反对的,他是坚决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域外来风     
0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02日本03俄罗斯04德国05爱尔兰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11月的首个星期四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并强调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行为都是对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和健康生活的侵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方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反对和消除校园暴力、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新世纪前10年阐述的十点反恐立场和政策是:恐怖主义是危害当代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向世界公布中国境内恐怖组织,严打中国境内恐怖组织;反对在反恐上搞“双重标准”;反对随意发动“反恐战争”,滥伤无辜民众;反对将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与某民族、宗教,国家挂钩;反恐要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反对核恐怖主义;反恐要标本兼治,重在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社会根源;反恐要服从和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总理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光辉著作中谈到反对两种民族主义问题时指出:“我们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就是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是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特别要注意反对大汉族主义。”总理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问题的论述,对我们全党不断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调整民族关系,保障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尤其对我们充分认识大汉族主义在我国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提高人们着重克服这种倾向的自觉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到1919年共产国际召开六大的55年间,遍布着妇女及其议题的彰显与隐约之争:从第一国际中妇女的沉默与缺席,到第二国际中妇女努力争取妇女议题的彰显,历经两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才争取到的妇女彰显到共产国际时,在列宁、蔡特金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成为制度,阶级化、政党化、组织化和制度化使妇女不能再被轻易地从无产阶级革命中抹去,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中的"后发"优势,使党从一开始就制定妇女决议案、建立妇女部,为妇女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但党对于"妇女主义"和"取消主义"的担心和提防,使得中国无产阶级妇女在彰显与隐约之间不时徘徊。  相似文献   

19.
"教无定法",语文课渗透德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国际国内的形势,采取灵活的方式渗透德育。我们既反对"硬贴式"(牵强附会),又反对"游离式"(各不相干)的渗透,我们崇尚的是"水乳交融"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联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0.
爱尔维修     
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1715—1771),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启蒙主义思想家之一。他不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还反对封建国家制度,反对掌握在教会手中的学校。他的著作《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死后才出版。爱尔维修反对天赋的观念,认为人的才智是在环境影响下造成的,而统治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对人的成长更有重大作用。他指出,当时统治者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