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他们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很多都失去了学习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学困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特别在八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使这些基础薄弱的学困生走出困境,在现实情况下已成为较为紧迫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体会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策略和方法有问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他们就会变成问题学生。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和研究这些学生的行为,发现他们有以下特点。1.学习自觉性差,守纪性不强,上课爱讲小话,喜欢过  相似文献   

3.
万建中 《教师》2008,(24):52-52
所谓“学困生”是指品行较差或学业有困难而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大多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习惯欠佳、方法欠妥,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部分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的暂时落后,有的甚至对他们放任不管。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学困生”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得出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何为“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学生。他们大多数表现为不愿意学习、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学困生在每个学校、班级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如何使学困生振作精神,改变现有学习状态呢?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中,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跟不上其他同学,上课时无精打采,其他方面表现也不佳。这些学生往往被教师们称为学困生。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学困生的产生呢?教师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不再为学习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指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较差或很差,以至于使继续学习或深造产生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进步不大,对学习容易产生逆反的情绪。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使学困生的水平得到提高。下面就我在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救。我们不能把他们称为差生,差生的说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定为“学困生”,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与其它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有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在智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没有先天的缺陷,但是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不能够严格律己,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压力大.作为人师应该深入地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状况,爱护每一个学生,宽容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摒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个性特长,走上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培养全方位、多层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是面向整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整体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充分、均等的机会和条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但事实是学困生(即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问题仍旧是一个困扰着世界教育发展的问题. 顾名思义,学困生就是对学习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着学习上畏难、心理上自卑的弱点,在课堂上畏手畏脚,不敢主动学习,跟在别人后头当应声虫.如果教师没有针对学困生的这些特点去重点关注他们,他们可能只是语文课堂上的观众,而不是参与者了.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新课程下的学困生转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甚至厌学、弃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是非常复杂的,转化他们比较困难,往往是花了很大工夫,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或不能持久。所以,我们只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转化效果。一、学困生成因分析(一)内因分析1.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在我们看来就是那些暂时没能把应该学会的知识学好的学生,他们不是不能把这些该学的学好,而是他们可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去学习,或者是有些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但缺少精神、毅力去认真学习,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较差.对于学生们的基本情况,我们地理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切实改变学困生学习地理的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只是受到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针对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一、用真诚架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缓解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消极情绪对于非智力型学困生,教师要对他们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热爱.对学生更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班级中.会有不同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是智力的问题.也不是生理和心理问题.但是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暂时落后。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师稍不重视.他们就会成为永远的落后者。但是教师如果留意观察.用心对待他们.找出造成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及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那么这些学生就会迎头赶上.甚至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是.要想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是极其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是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是大家口中的后进生。班级中不起眼的角色,老师看不起,同学不尊重,这些人中有的自暴自弃,有的扰乱课堂,希望引起注意。长此以往这些学困生心理承受着煎熬,成绩越来越糟,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出现越来越多的学困生,且大都是偏科的学困生,中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许多的学生都感觉中学英语的学习充满障碍。下面将和大家分享我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战胜的对策。学困生指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许多学困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能力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奋进观念等,老师自然喜欢积极又聪明爱动的学生,诸多的不良因素造成老师们对这些学困生的关心较少,自然自  相似文献   

18.
孙勇 《考试周刊》2013,(52):104-105
高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看到高要求却忽视学生的教学实际,否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厌学。在英语课堂上,做好英语课堂预设,兼顾学困生,让他们有尊严地学习,才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与保证。  相似文献   

19.
肖凤 《考试周刊》2013,(89):171-171
就班级学科教育而言.学科教学设计往往是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但现在班级人数一般相对较多,少的四五十人,班级人数多的有六七十人,这么多学生。教师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班级成绩相对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会大有不同.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本身就比较吃力。加上教师上课针对学困生的讲解较少,久而久之,学困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引起高度重视,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很多学困生并非所有的科目都学不好,只是偏科而已。有的同学语文学得特别好,但学起来数学有些困难,这些学生就是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本文就结合经验探讨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当然这些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转化其他学科的学困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