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5种运动干预方案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各子功能的效果,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采用5种不同方案(花样跑步、趣味田径游戏、小手球+素质练习、踢毽+游戏、武术+花样跳绳+8字跑)对小学生进行运动干预;10周运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Flanker、2-back、More-odd shifting任务测量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子功能。结果:花样跑步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趣味田径游戏和"踢毽+游戏"都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小手球+素质练习"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转换功能;"武术+花样跳绳+8字跑"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结论:5种运动干预方案均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且在改善小学生执行功能子功能效果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探讨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作用,为运动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四年级小学生160名,将学生随机分为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有氧运动干预组40人,阻力运动干预组40人,灵敏运动干预组40人,对照组40人,采用E-primel.l系统测量被试实验前期-后期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三个子功能的变化。结果:(1)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的影响存在差异;(2)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抑制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影响存在差异(4)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小学生的转换功能影响存在差异。结论:(1)短时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执行功能,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选择性的积极影响;(2)运动类型是运动对小学生执行功能起积极作用的影响因素;(3)短时中等强度不同类型运动对执行功能整体及其各个子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有氧运动相较于灵敏运动和阻力运动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6,(6):94-101
目的:探讨11周运动干预对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及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并揭示运动干预影响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为阐明体育运动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关系提供新的科学证据。方法:分别在扬州和泰州特殊教育学校筛查选取聋哑儿童共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11周以中等强度、每周4次、每次30min的组合方案(花样跳绳+武术操+花样跑步)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在相同实验周期参加常规体育活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评价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使用2-back任务测量运动干预前、后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的变化。结果:(1)11周运动干预能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行为表现;(2)11周运动干预使得聋哑儿童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发生变化,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额下回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下回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左侧丘脑与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3)11周运动干预所致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功能连接减弱与执行控制行为表现改善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体育运动可改善聋哑儿童执行控制,其神经机制涉及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的功能连接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类研发的运动干预方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改善的有效性,进而为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健康发展提供可选择的精准运动干预方案。方法:依据运动干预改善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针对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分别开发"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针对语困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针对数困小学生)、"篮球"(针对双困小学生)运动干预方案,采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类型:学困小学生、普通小学生)×2(时间:前测、后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实验组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内容,实验前、后采用脑执行功能测量工具全面评价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结果:(1)从脑执行功能发育特征上看:语困小学生的刷新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抑制、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数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刷新、转换功能与普通小学生无显著差异;双困小学生的抑制功能、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从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语文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刷新功能;"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数学学习困难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功能;"篮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困和普通小学生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3)从脑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上看:"趣味游戏+花样跳绳+花样跑步"方案对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合作游戏+武术操+花样踢毽"方案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篮球"方案对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结论:(1)语文学习困难小学生刷新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抑制功能发育水平低于普通小学生,双困小学生抑制、刷新、转换功能发育水平均低于普通小学生。(2)分类开发的运动干预方案能够针对性的、有效的改善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小学生的脑执行功能,且改善效果优于普通小学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强度运动对藏汉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藏族大学生18名,汉族大学生19名,分别在跑步机上进行30 min的小强度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采用Stroop任务、2-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测量被试的抑制、刷新、转换功能。结果:与藏族大学生相比,汉族大学生的抑制功能显著高于藏族大学生,转换功能和刷新功能无显著差异;与基线水平相比,藏汉大学生在小强度运动干预后、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后,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不同强度运动对藏汉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如何促进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旨在探讨不同强度短时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为选用适宜体育运动改善小学生执行功能提供试验证据。方法:以扬州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篮球运球强度分为小强度组、中等强 度组、大强度组和对照组,使用Flanker任务、1-back任务、More-odd shifting任务全面评价1次30 min篮球运球训练干预试验前后小学生执行功能的 抑制、刷新和转换3个子功能的变化。结果:1次30 min不同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效果不同。抑制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 小强度组>对照组;刷新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小强度组、对照组;转换功能:中等强度组>大强度组、对照组、小强度组。结论:1次30 min不同 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均有积极影响,但效果存在差异,中等强度篮球运球训练对小学生执行功能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球运动游戏对5~6岁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及3个维度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学龄前儿童61人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人和实验组31人,实验组进行中等强度足球运动游戏,每次35min,每周2次,共8周,通过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实验前、后测定身体素质和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测查包括抑制控制(熊猫-狮子任务和雪地-绿草任务)、工作记忆(科斯积木和反科斯积木任务)和认知灵活性(项目灵活选择任务)。结果:实验组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和抑制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时间和组别在执行功能总分及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8周足球运动游戏促进了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提高抑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6,(6):110-11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与学业成绩的影响,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执行功能在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扬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5个教学班共25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4个实验班和1个对照班,进行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干预,实验干预持续8周。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进行测量,执行功能测量采用E-prime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学业成绩采用被试实验前后的两次期末考试的学业成绩。结果:(1)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执行功能整体、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对刷新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初中生,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业成绩均有提高且效果最好,但不同时间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没有显著差异;(3)在45min体育锻炼中累积22.5±1.35min、27±1.35min中等运动强度的学生,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的间接效应具有显著性。结论:(1)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的累积时间达到20min以上对初中生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效益最为显著;(2)持续8周、每周3次、每次累积持续25min左右的中等运动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具有积极影响;(3)体育锻炼主要通过执行功能的转换功能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14-518
目的对高二学生实施10周的五体球运动干预,探讨五体球运动对高中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32名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7人(男生12人,女生5人),对照组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实验组进行10周中等强度五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按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常规的体育教学。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的执行功能进行测量。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发现,五体球运动干预对高中生的整体执行功能以及刷新、转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五体球运动可以促进高中生执行功能的发展,对高中生刷新功能、转换功能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啦啦操对4~5岁幼儿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体育运动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提供实践引导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4~5岁幼儿为实验对象,进行12周中等强度啦啦操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相同时间的常规体育运动,实验干预前后均采用熊猫—狮子任务、科斯积木、灵活选择任务测量工具对幼儿执行功能的3个维度进行测试,讨论分析幼儿执行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的中等强度啦啦操教学干预,实验组幼儿在实验前后抑制控制能力提升非常显著(P<0.01),工作记忆显著提升(P<0.05),认知灵活性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幼儿在实验前后执行功能的3个维度成绩均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2周中等强度啦啦操干预,促进了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但对认知灵活性没有产生积极影响。啦啦操可以作为促进4~5岁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