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德平 《文教资料》2008,(35):82-84
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庞大的经典,并且已经翻译成多种文字.佛教具有极其广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理与教育实践方法,对帮助我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许多教育问题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2.
庐山作为佛教名山,留下过众多高僧的印迹。由于时代久远,许多高僧的资料渐渐湮灭无闻,需要后来者爬梳剔挟,还原庐山佛教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把汉语成语翻译成俄语时,觉得非常困难。实际上运用中学所学过的语法和语言知识,稍加思考,就能够翻译出许多成语来。下面是一些汉语成语的俄语翻译,希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在译经写经以及弘扬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产生了许多汉语新词新字,许多衍生词汇中也带有了佛教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双音化、多音化趋向等语言现象,更为后世的翻译、不同语言互相交融树立了范本.佛源词汇的产生、发展有众多不同的方式,本文旨在从佛教汉传过程大致发展历程,尤其译经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对佛源词汇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英语翻译成汉语有许多技巧,反译法是其中一种。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思路也不尽相同。所以英语中肯定的含义在汉语中却往往含有否定的意思,反之亦然。因此,在英语被翻译成汉语时,为了取得修辞效果,或出于习惯往往要正说反译或反说正译。  相似文献   

6.
在《大正大藏经》、《本缘部上·下》里搜集有《譬喻谭》、《因缘谭》、《本生谭》等佛教经典,在这些佛教经典里,可以得到许多难得的汉语翻译佛典的语言方面的研究资料。本文拟从《本缘部》这部经典中,就《生经》一书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并对其语法特点作一调查(《生经》以下简称《生》)。  相似文献   

7.
美国幼儿园如何惩罚孩子Time-Out是英语中的一个词汇,本来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翻译成汉语就是计时隔离。然而,在许多美国幼儿园或家庭里,这已经成了老  相似文献   

8.
翻译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建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达10个世纪的佛经翻译为汉语注入了大量佛教词汇,促进了汉语句法、篇章结构、文学体裁等方面的革新,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促进了汉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也让佛教的许多思想深入人心。晚清开始的西学翻译则是中国现代性启蒙的捷径,促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许多学生认为用英语作文的思维模式和用汉语作文一样。因此他们先用汉语打腹稿,然后翻译成英语。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思维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学生用英语作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范祎7岁移居美国,她不得不学习英语,而她学习是多么刻苦,只几年就能用英语写出一本小说来!我非常高兴范祎能继续学习汉语并把英文《剑鸟》翻译成了汉语。——成龙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有点儿"在现代汉语中用得很多。但是对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来说,正确地运用"有点儿"并不简单。韩语中的"jogeum"也是表程度小的程度副词,因此许多汉韩词典将"有点儿"翻译成"jogeum"。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似之处,但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区别。学习汉语的韩国  相似文献   

12.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汉语言文字产生深刻的影响,给汉语词汇系统起到了扩充作用。在考察《汉语大词典》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道×"一组词语同时兼具有关道教和佛教意义的一种现象。这并不纯粹是汉语言发展过程中词汇一词多义产生的结果,也是佛教在汉地传入初期对道教黄老学说依附而给汉语留下来的产物。本文集中考察《汉语大词典》中这一组特殊的词语并对其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文科爱好者》2004,(4):68-68
相传佛教公元前6至5世纪为释迦牟尼所创立。它流传于亚洲许多国家。东汉初,佛教传人我国。它对我国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汉语成语中有不少是反映佛教生活的。从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少佛教知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一大批佛教词汇输入汉语中,经过引申发展,这些佛教词汇和汉语词汇融为一体。有些汉语词汇由于在佛教申的广泛使用,变为佛教专用语,有些汉语词汇被佛教借用后虽又成为汉语的一般词汇,但其意义则是来自佛教用义的,造词时的本义却不通行了。  相似文献   

15.
许多外国商品的牌号和商标是用音意融合法翻译成汉语的。这种方法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即表述功能型、激发联想型和描绘形象型。举例说明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阅读欣赏     
本栏目提供优美的英文文章,并配备汉语翻译和词汇注释。 [注]本期的这段文章不长,但很有教益。把Our lives in money翻译成“钱喻人生”,本身就是让读者注意本段文章的寓意。  相似文献   

17.
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语态差别是很大的,它们在句法界定、形式、含义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比较了这两种语言之后,我们不难总结出在英译汉过程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了。大致可分为两种: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或者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相似文献   

18.
论英汉翻译中的否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英语否定句中,否定词和被否定成分可以分开,转移到其他地方,语义基本不变,而在汉语否定句中,否定词要直接放在被否定成分前面,如果被其他词分开,语义可能会改变,很多英语否句在翻译成汉语否定句时要进行否定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中学英语课堂上,常需要让学生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将英语翻译成汉语。这种练习在培养学生英汉思维转换、培养学生造句能力方面会起很大作用。但是英语初学者常常会把语句翻译得不准确。“他太小而不能上学。”学生常翻译成“Heistoosmalltogotosch001.”“Mymotherisinhospital.”有的学生翻译成“我妈妈在医院。”如何才能准确地翻译出英汉语句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手语翻译要同时通晓汉语和中国手语,就是既要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又能熟练使用中国手语,能迅速准确地把听到的、看到的汉语翻译成中国手语,也能迅速准确地理解聋入的手语和口型准确恰当地翻译成汉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