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脚竞速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选材及损伤、运动技术及训练方法、竞赛规则、项目开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并提出高脚竞速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深度、高脚竞速的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陶志 《中华武术》2009,(9):39-40
一、高脚竞遮运动简介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暑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脚竞速云动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脚奢蹬,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_斤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是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亍速度和力量的比赛。高脚竞速所使用的器材称为“高脚马”,高脚杆为竹、木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  相似文献   

3.
自第7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以来,高脚竞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研究云南省第9届少数民族运动会2名女子运动员高脚竞速100m的技术特点,总结经验,以期对提高高脚竞速训练水平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高校男子高脚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其特征,建立了该类项目运动员的单项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体系,受试者为高校男子高脚竞赛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100m、200m、60米、30米、体前屈、30s指卧撑、30s俯卧背起、悬垂举腿等多项指标。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男子高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模型可分为快速力量因子及协调柔韧性因子等两个方面,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以期推动我国该类项目的开展程度和科学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脚竞速运动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柱 《体育师友》2007,(4):9-10
一、高脚竞速运动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别名"吉么列"(土家族语)。是由运动员双手各持一杆,同时脚踩杆上的踏镫,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  相似文献   

6.
高脚竞速运动训练方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脚竞速运动的技术教学(一)高脚竞速技术教学的三个阶段在高脚竞速技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采用高脚竞速跑的专门练习来提高技术。对初学者而言,通常要进行三个阶段的训练:1.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讲解高脚竞速技术的要点,学习如何握杆和站立及行走(前后左右),慢跑和小步跑高抬腿跑。2.基本掌握阶段:在上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加大动作幅度,重点改进高脚竞速的完整技术,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高脚竞速的技术动作。3.提高阶段:通过大量专项练习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学生的高脚竞速跑的技术,提高跑的适…  相似文献   

7.
杨善德 《体育科学》1993,13(2):30-33
通过对国内外200多名优秀陆上(800米跑)、水上(200米自由泳)、冰上(1500米速滑)运动员多种竞速能力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竞速能力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不同优秀运动员多年竞速能力的变化,制定了本研究项目10年多种竞速能力的阶段性目标,以供这些项目运动员制定阶段性计划和作为各阶段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脚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膝关节、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群等。分析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不正确或不熟练、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场地器材的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角度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将有助于高脚马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脚竞速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别名“吉莫列”是我国湖南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广为爱好的体育活动,最早是少数民族群众在下雨天为防止泥水打湿鞋袜,作为走村串户代步的工具,后来成为学生遇雨天上学的“交通工具”并逐步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在节庆活动中进行竞速、对抗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高脚竞速是现在的名称,以前叫做“竹马”或“骑竹马”。它与我国北方的踩高跷有其近似之处,但不是“踩高跷”。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或后退。运动员在高脚马上进行速度和力量的比赛。高脚竞速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境各县、市广大土家…  相似文献   

10.
高脚竞速运动作为一项充满挑战性且富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少数民族学校的热爱,这项运动不仅代表着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融合了体育、文化和社交元素。该文将探讨高脚竞速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少数民族学校中的重要意义和高脚竞速运动训练策略。深入了解高脚竞速运动及其训练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脚竞速运动的复杂性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高脚竞速的教学、训练和比赛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认为:(1)高脚竞速运动在四川民族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学、训练和比赛"三维一体"相结合的模式,其中,高脚竞速比赛成绩斐然;(2)初学者心理障碍明显,提高期受伤现象突出;(3)针对高脚竞速运动普遍存在"有比赛就重要,无比赛就不要"的现象,以及训练方法缺乏创新、中青年专业教师缺乏、设备器材更新迟缓等问题,提出:①加大高脚竞速运动的宣传与推广力度;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③强化器材保障工作,确保教学与训练安全等,以期为实现高脚竞速运动广泛参与目标,使教学专业化、规范化,为高脚竞速运动在我省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等,对广西第12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比赛的单位情况、教练情况、比赛成绩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参加高脚竞速运动员以学生为主;教练员学历、职称参差不齐;经费投入、管理体制、训练条件等有待加强.并提出推进广西高脚竞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的有关情况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当前河北省高脚竞速运动的发展现状,指出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场地器材、师资、选材、训练和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北省高脚竞速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参加亚运会与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的皮艇运动员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的不同,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竞技能力;研究方法:通过SONY摄像机对2010年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和广州亚运会的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男子单人皮艇(MK1-200 m)的运动员进行全程跟踪与定焦定点拍摄,运用德国SIMI运动分析系统对MK1比赛中亚洲优秀代表队的划桨技术和竞速结构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MK1-200 m皮艇项目中,参加亚运会与冠军赛的运动员在一桨划距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时间、艇速和桨频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员的划距与桨频呈现出高度负相关,处理好桨频与划距的关系是运动员提高艇速的关键;两组运动员的出水角呈显著性差异,尤其是B组的出水角过小,划桨周期的时间较长,桨频降低从而使艇速下降,因此认为,桨的出水角不能过低。  相似文献   

15.
从运动特征、竞赛特征和训练特征3个角度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竞技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运动特征在于其首先是划船运动,其次是划船竞速运动,本质上是在激流中进行的划船竞速运动;竞赛特征是,比赛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激流中划船的快慢和划船的路线准确性,竞赛是典型的竞争优晋类多轮次竞赛;训练特征是围绕激流划船竞速需要组织训练,专项训练难以连续多次重复,运动员技术选择和运用正确性和准确性是提高皮划艇激流回旋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女子争先赛、女子团体竞速赛项目是我国2012年伦敦奥运会冲击金牌的重点项目.分析和评价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竞速能力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研究表明,争先赛200 m的变化趋势为:运动员从俯冲阶段进入第一个100 m时速度不断提高,反映速度耐力水平的第2个100 m速度略微降低,说明绝对速度高低与项目竞速能力特征要求是匹配的,我国运动员郭爽具备奥运冲金实力.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宫金杰的个人专项爆发力或者起动技术优于其他运动员.在重视个人专项爆发力的训练的同时也要保证其在第1圈后125 m的速度耐力水平,从而保证第2圈运动员具备与个体相适应的速度进行第2圈的冲刺.可以筛选具备优秀起动能力,绝对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运动员进行组合,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在BMX小轮车竞速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在出发后所抢占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名次和成绩,而正确的运用起动技术又是运动员能否抢得较理想位置的前提。本文通过对自行车队BMX小轮车竞速项目的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的各种体会加以总结、分析,并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录制的现场录像回放进行分段演示与相互结合的方法,使运动员直观地了解在起动时运用技术中的不足,以及起动技术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在BMX小轮车竞速项目中正确的、合理的使用起动技术,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出发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力量是跑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运动达到和保持最高速度要有足够的力量。800米跑是一种次最大强度的竞速项目,速度储备相当大,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力量训练。但从文献资料中分析,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力量训练的作用估计不足,因此对发展什么性质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跨栏跑是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连续跨越一定规格和数量障碍的短距离竞速运动,是田径运动中对运动员体能和技能要求最高的径赛项目。前奥运会女子100米栏冠军德弗斯的教练鲍比曾把100米跑比作“子弹”般的比赛,而跨栏跑则是“音乐”般的比赛。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地揭示出了跨栏跑的特性——节奏,和跨栏运动员必备的能力——协调。而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