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媒体"是新时代多种媒介融合的综合体,它的迅速发展正好对应了电子媒体发展的飞速性,使传统媒体面临着挑战。在全媒体语境下,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困境。以探究全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的传播特征、体育新闻的教学现状与优劣成因出发,并以本校的体育新闻教学转型为案例,诠释全媒体时代重建体育新闻教育的理念。体育新闻教育应培养全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工作者,丰富课程体系,重视传播新技术教育,注重与"纵横媒介"的合作,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彭巍颐  黄晓春 《体育师友》2020,(1):63-66,72
学校传统运动会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可或缺的体育形式,对于学校体育运动与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内容和形式有了不少改变,但关于学校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报道与策划依然大多采用传统的传播模式。媒介传播形式滞后,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缺失,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对接不足,已无法满足受众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也难以推动传统体育活动向前发展。学校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的场域,受众类型比较集中,受众群体目标明晰,因此,学校传统运动会应以学校体育视角改写传播"标签",用全媒体和全媒体人思维对学校传统运动会进行报道与策划,家校联合扩大传播渠道,实现全媒体时代学校传统运动会的传播转型。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整合传播模式已经成为当今重大赛事传播中最有效的舆论导入方式,在我国群众体育日益发展的今天,群众体育新闻报道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历时四年、三个赛季之久的中华龙舟大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应用中华龙舟大赛的案例对我国群众体育全媒体整合传播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全媒体整合传播的实践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在深度挖掘和精准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及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具象流变的育人话语、立体多维的内容传播模式、科技加持的育人方式、多方联动的育人主体等时代特征。针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成熟、育人内容传播碎片化、全媒体支撑要素不健全、体育教师媒介思政素养不足等推行阻碍,从顶层设计、理念更新、资源整合、科技加持、能力提升5个方面勾画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蓝图,完善“全媒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育人内容体系,深化全媒体技术,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度,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思政媒介素养等创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与以往相比,传播途径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极具群众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从单一的体育运动升级为系统化的"文化符号"。随着现代体育赛事不断发展,乒乓球运动"借助"现代传媒的传播优势,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整体化"传播战略推动下,及时报道乒乓新闻,推广乒乓球文化,充分诠释该运动的独特魅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传媒时代下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路径,针对现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汉电视台《文体夜总汇》栏目的个案研究,探讨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体育栏目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在世界杯报道取得门户网站角逐完胜的腾讯网进行研究.腾讯网以"全媒体"、"大手笔"的战略为指导,报道呈现以下特征:立体化的报道呈现、专业化的报道方式、独家性、深度性、互动性等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对我国体育赛事网络传播以有益启示.体育赛事:"大事件"需要"大手笔"、体育赛事网络传播要树立"全媒体"的理念,要更具"专业性"、更富"首创意识",要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性、"草根内容"的原创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就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提升农民工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选择和有效合理利用.本文旨在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旨在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阎莉萍  王凯 《体育与科学》2012,(5):41-43,72
以腾讯网伦敦奥运会报道为例,对网络传媒奥运报道所呈现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探究。腾讯网奥运报道主要实施了全明星播报团媒体化运营,独创性内容策划与融合性包装。无线战略:社交性媒体的全线打造,媒体联盟:构建资讯共享平台等战略。分析认为网络传媒奥运报道呈现出了"内容为王"向"产品为王"的转变,更加注重渠道的搭建;"专业化"与"去专业化"二律趋势明显;全方位、全媒体、全景式的报道呈现;报道的"社交性"凸显等特征;指出网络媒体奥运报道存在"专业性"与"去专业性"二律背离倾向依旧明显,"社交报道"的崛起引发的奥运版权危机以及奥运报道跨媒体联合"广度有余、深度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彩票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传统的定点定时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亟需开拓新的营销策略。文章结合浙江省体育彩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全媒体时代的营销特征,提出四点创新营销策略:针对购彩人群特征实施个性化、精准式营销;结合浙江省电子商务盛行的特征,借助城市社区店、农村淘宝、快递店等零售终端发行,在取得主管部门支持下,先行先试努力构建安全高效的网络发行方式,尝试实现无人彩票销售场景;在营销中应充分发挥其公益特性,在群众参与度高的基础体育、乡村赛事和公益活动中实行全媒体宣传,大力推行大众媒体的强势宣传与社会大众间的口碑传播;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在营销中可实行娱乐热点式事件营销,借助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来拓宽年青受众群体,刺激年青群体投身体彩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三维摄影解析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技术动作构成、负荷强度、身体训练、准备活动和意外因素等5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足关节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三级跳远运动员足关节损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概念是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以武术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视角,沿着古代武术、近代武术、现代武术这一思路,对武术概念进行纵向的宏观梳理。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文化对武术内外兼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是超出体育范畴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形式,内外兼修是它的显著特点,是奠定其多元价值的一大基石,是其在形成和发展形成过程中,受传统文化的滋润和影响,与气功交叉相融的结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推理论证法等从儒、道、佛三家主流传统文化入手,探析了它们在武术内外兼修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育作为身体最直接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身体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身体从宏观角度可分为“生理身体”和“文化身体”。生理身体是体育的实践者、创造者和受益者。而文化身体则又是体育文化的基础与实质、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骑士、武士、侠士这三类特殊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他们所承载的思想精神对各自民族产生的深刻文化影响,继而指出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对其文化内涵扬弃结合,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以人体尸体样本下肢肌肉附着点、关节转动中心在相应环节基准坐标系的坐标为基础,利用下肢肌肉功能模犁计算机应用分析软件,对髋关节肌群、力臂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活体应用的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对髋关节肌群的肌肉功能参数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了肌肉功能转换角和肌肉功能补偿的概念及其在髋关节肌群肌肉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武术入奥的可行性分析,分别是思想的西方化、项目设置的简单化及评判标准与实施的量化,并提出竞技武术只能作为武术入奥的代表,并非全部。在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中应该注意中国武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美俄女子团体、个人全能以及各单项决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金牌竞争能力不如美国队和俄罗斯队;稳定的发挥是中国女团夺冠的关键;中国缺少有竞争力的全能型运动员;单项上,跳马出现无人可用,与美俄人才济济形成反差;高低杠编排不够新颖意外丢失金牌;平衡木相较于美俄仍有一定的优势;自由操逐渐向金牌发起冲击。  相似文献   

19.
彭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42-143
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不等于评价实践也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基于现实的评价实践在评价功能的解释和评价操作等要素上与理论相背离。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西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杰  曹洋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2):36-38,48
本文就静态地传统观光旅游向何动态地休闲体育旅游的转变过程中,体育作为旅游的一种载体,分析了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重点阐述了西部体育旅游资源中的人文优势和地理优势,以及影响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和开发现状.并对开发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