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很不相称。收入偏低、认知不足、环境污染、宣传不够是制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提出了六省联动发展,形成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六圈七轴"多中心、网络化、开敞性的开发格局,培育体育旅游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缔创内陆腹地高融聚态、大辐射面、深和谐度、强竞争力的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在广泛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及指标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采用多种方法构建了我国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8个协调,4个基本协调,11个弱协调,8个微协调。在19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域中,有11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有8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要求。中部地区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3.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在广泛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及指标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采用多种方法构建了我国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8个协调,4个基本协调,11个弱协调,8个微协调。在19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域中,有11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有8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要求。中部地区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原则,设计了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体育文化产业相关指标的实证分析可知:2010年,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运用聚类分析可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按强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强)主要包括广东、北京和上海3个省市;第二类地区(体育文化竞争力一般)主要包括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和重庆共12个省市;第三类地区(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主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黑龙江、江西、贵州和四川共7个省市。  相似文献   

5.
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维度,基于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省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分层。研究发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在省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竞争力强省和弱省之间的鸿沟已经初显;体育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省域体育竞争力由强至弱的三个梯队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之势。由此,需要对中西部省份的体育竞争力建设问题高度重视,避免因省域间体育竞争力差距的扩大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本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六省24个县(市)的30名专家、学者、干部和48个乡镇288个自然村的农民进行了内容涉及农民的体育意识、健身内容与形式、组织管理、经费投入、经济条件等的调查,根据中部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日标,提出了发展中部地区农村体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试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是竞技各方竞争力体系的较量,支撑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由内部核心层、中间支持层、外在表现层构成。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追求3大价值、符合5个条件、具有6个特征。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可从3个途径构建。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中部六省凹陷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均等化发展的实践,分析湖北非均等化现状,在针对不同地区实行体育公共服务梯度推进的同时,采取主动措施将弱势群体纳入体育公共服务框架之下,引入社会化机制,通过制度激励和区域互动培育模式,运用完整的地方发展策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更好地实现区域体育资源与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逻辑分析、德尔菲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实现了区域体育竞争力的量化评价。通过对2007年—2009年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体育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发现,2007年—2009年两型社会试验区体育竞争力水平稳步上升。其中,竞技体育竞争力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余各维度竞争力均呈上升趋势,且群众体育竞争力和体育产业竞争力上升势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利用复合系统协调理论,构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禀赋-社会经济外环境"系统协调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中部六省2000—2008年的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发现:中部六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协调度是不稳定和不显著的,且省区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主要原因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内部协同效应比较弱,而体育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内部协同的关键因素;同时,体育经费投入的不稳定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外环境恶化的重要方面。最后,从融资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掘增长点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设武汉市封闭式户外活动中心是武汉市政府加快发展武汉体育产业,促进武汉体育消费的重要措施。目前,武汉市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支持下已具备建设封闭式户外活动中心的基本条件。本文将从建设依据、作用效益、有利条件、效益分析、面临问题等五个层面进一步阐述了武汉市封闭式户外活动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并针对武汉市封闭式户外活动中心的建设现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也将成为必然.基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有关的产业统计数据,从基本内涵、有利条件、障碍因素和具体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主要包括主体关系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政策一体化和产业管理一体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从转变发展观念、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推进机构、加强项目建设和做好市场管理等方面,推动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优化区域体育产业布局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区域分工指数、区域竞合关系模型、区位熵测度长三角三省一市2017年体育产业区域分工水平与竞合关系。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分工水平偏低,上海与安徽区域分工水平最高,浙江与安徽区域分工水平最低;从分行业看,长三角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区域分工最明显,体育服务业区域分工亟需改善;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同时存在强互补合作关系和强竞争关系,江苏是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互补合作能力最强的省份;从产业专业化视角分析,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专业化优势,但专业化同构也成为制约长三角区域体育产业合作的主要障碍。基于结论从加强区域沟通合作、提高地方专业化水平、构建良好竞合关系3方面提出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咸一体化都市体育圈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打破区域堡垒、实行区域空间一体化已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发展趋势.“都市体育圈”概念的提出是城市体育发展的新范式.研究立足西成两市在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体育、旅游等内在联系与发展前景,提出了构建西咸一体化都市体育圈的观点.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进一步提出了构建西成一体化都市体育圈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依据都市圈增长核、都市旅游环状模式等理论,全面考虑城市发展规律、城市人口、文化、地域环境等影响因素,将西成一体化都市体育圈的空间结构分为四圈、两轴、多点向外辐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成一体化都市体育圈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主导项目”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导项目是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体育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落后的关键是缺乏主导项目。竞技体育主导项目的选择应坚持既有竞争力、节约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构建特色竞技项目体系;既要重视布局的合理半径又要有利于社会分工协作的原则。竞技体育主导项目培育应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并举;竞技体育优势、特色项目为主的区域推动战略与国家奥运总体战略为主的主导、优势项目战略并举;扩大东西部联合与人才交流。  相似文献   

16.
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明  邹占  王潇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54-256
当前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密集区,构建体育旅游圈,从而发展区域体育旅游是当前一大趋势.武汉作为中国中心城市和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休闲娱乐需求的与日俱增,具备构建大武汉体育旅游圈的各种资源条件,文章主要研究大武汉体育旅游圈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竞技体育发展策略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策略包括运动员训练与比赛补助机制、对举办国际赛事的地方团体资助机制、重视体育指导者的培训和国外进修、构筑运动员培养与选拔的一贯指导系统、发挥科技医学情报信息作用。分析和总结21世纪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策略及其优势,对改革转型期的中国竞技体育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1):11-15
以竞技体育为形式的古代奥运会独具了人文气息和教育理念,促进奥运会复兴与传承。竞技体育的永恒价值是教育、文化、精神、引领大众体育和转换社会风险,由此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竞技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探究竞技体育的自身特点和见证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竞技体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文化层面着手,探析中国竞技体育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让竞技体育独特作用伴随着中国建设强大祖国的核心目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上合着中国前进的脚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关键5年,也是建设体育强省,推进湖北竞技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湖北竞技体育历程的回顾,结合省情,与周边几省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的视域出发,对湖北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行剖析,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到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谋求湖北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对策,推动湖北竞技体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存在,成为了国际体育活动乃至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的发展历史经验和启示,对比归纳出影响此类体育组织发展的8方面因素,以此衡量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的利弊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联盟的构想已具备现实基础,需要消除意识形态壁垒,打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纽带的体育联盟,以由局部到整体的模式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