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阐述马拉松运动的起源、体育特质、价值分析及其制约性,论述马拉松运动文化及其文化内涵,并就以上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在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同时普及马拉松文化,完善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体制,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注重马拉松运动的科学锻炼。通过马拉松运动普及马拉松文化,传播马拉松文化,提高马拉松运动影响力、运动水平和普及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马拉松的起源、马拉松到城市马拉松的演进、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文化内涵及马拉松与城市文化的契合进行深入地分析:认为马拉松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形象的展现;马拉松的包容精神打破城市的社会排斥;马拉松促进城市的和谐及培养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举办城市马拉松本身是一种城市文化标识;马拉松彰显的是城市积极的进取精神等。最后,依据我国城市马拉松举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国际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研究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城市意象构建。基于对马拉松赛事与城市意象互动关系的文献梳理,从马拉松赛事线路规划、传播媒介报道、权力关系介入等视角,探寻马拉松赛事嵌入城市意象构建的机理,提出马拉松赛事构建城市意象的有效途径。建议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负面事件预警与应急机制,以化解马拉松赛事导向下的美好城市意象构建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女子马拉松发展概况我国女子马拉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1988年以来,女子马拉松比赛捷报频传,山东李秀霞、肖红艳在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分获冠亚军。在日本名古屋国际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我国江苏选手赵友风战胜世界女子马拉松名将、荷兰的贝约罗斯肯斯,一举夺冠,成绩为2小时27分56秒,另一名吉林选手谢丽华也以2小时31分43秒获得亚洲女子马拉松锦标赛的冠军。从此,我国女子马拉松开始跻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马拉松项目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关注,马拉松项目不再只是专业运动员的竞赛项目,普通大众爱好者也可以参与其中,每年比赛次数和参加人数不.断增加,马拉松成为热门的体育项目。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想要完成一场马拉松赛事,对身体能量消耗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耐力训练,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比赛提高自身成绩,还可以增强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分析马拉松项目的特点,研究马拉松耐力训练方法,为马拉松爱好者和运动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培养素质。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波斯顿马拉松比赛大会上由“高满”美智子开始跑女子马拉松10年以来,女子马拉松引起世界各方的兴趣。国际“田联”和国际奥委会决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把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开展,研究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内容也繁多起来。在本文中,重点介绍日本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身体身质。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8,(5):46-48
近年来,校园马拉松运动在全国各地高校备受重视。文章以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为例。了解校园马拉松举办状况。在了解选题背景,明确研究目的,综述有关城市马拉松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校园马拉松发展热潮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中山大学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我国校园马拉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校园马拉松的作用,讨论校园马拉松对在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体锻心理和对学校以及社会正能量三个方面的影响,从中山大学马拉松背景、开展状况以及带来效应三方面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整体审视我国马拉松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势,以选取的267篇与马拉松相关并刊载于核心期刊与CSSCI检索期刊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TAI、UCINET和SPSS软件对马拉松领域中的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马拉松运动员训练比赛及恢复、马拉松赛事运作及思考、马拉松赛事旅游是我国马拉松研究领域中不同时期的三大研究热点,超级马拉松、马拉松装备及马拉松产业链研究作为新兴研究热点,但尚未深入研究。基于此,提出我国马拉松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交叉融合、研究方法多元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马拉松的起源与成绩进展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了纪念有历史意义的马拉松战役和壮烈牺牲的菲力比斯,举行了从马拉松镇到雅典的长跑比赛,把这项比赛命名为马拉松。这届奥运会马拉松跑的距离约为40公里,第2届奥运会为40.26公里,第3届为40公里,第4届奥运会才把马拉松的距离正式定为42.195公里,这就是马拉松跑的名称和距离的由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马拉松赛事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主要为马拉松赛事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公信度;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的"市场定位"、马拉松赛事受众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13.
王峥 《体育世界》2014,(1):79-81
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已举办20年,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马拉松比赛品牌,西安城墙是历史文明古迹,保护文物的责任制约城墙马拉松比赛的发展。借鉴国、内外马拉松比赛的成功经验,改变观念、进行改革,创建具有特色的西安城墙马拉松赛事。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马拉松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当今,马拉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除了奖金最高和参赛运动员水平最高的"马拉松大满贯"6站赛事外,在我国内地,每年都有近20场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投入其中,它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运动形式。马拉松运动是一项超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对参赛者而言,不仅是体力、耐力的考验,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迟化 《中华武术》2009,(11):22-23
2009年7月26日,笔者有幸亲身体验并观察了旧金山马拉松赛的全过程。比赛共设5个项目:全程马拉松;前半程马拉松(标准路段);后半程马拉松(多坡路段);5公里及累计马拉松。笔者参加的是前半程马拉松标准路段。关于旧金山马拉松的历史说法不一,比较正式的始于2005年。虽然其没有波士顿马拉松那么悠久,但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马拉松,人们都会联想到古希腊的一位英雄斐迪辟为了把胜利的消息送给自己的祖国,他从马拉松跑到了雅典,行程42公里195公尺。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起,马拉松赛跑就列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近百年来,了解马拉松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也与日俱增。然而,一提起冰上马拉松,许多人都感到陌生。有的人还可能会提出疑问:冰上还有马拉松运动吗? 冰上有马拉松运动,然而不是跑,而是穿上冰刀滑。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速滑马  相似文献   

17.
书室     
《新体育》2012,(12):22-22
推荐 日本绘本天后高木直子爱上跑马拉松已进入了第二个年头。菜乌开始越战越勇,这回要挑战马拉松接力赛,甚至全程马拉松,这次成绩能否突破5小时?在这本书中,高木直子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马拉松运动的魅力,展示了她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幸福与快乐,另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马拉松运动装备和路跑礼仪。  相似文献   

18.
从马拉松本地赛事参与者视角讨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结构,进一步提出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以2016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的杭州籍运动员、工作人员等5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马拉松赛事文化构成3个预测模型分别为:1)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条件的影响模型(R^2=0.018);2)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R^2=0.059);3)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自身因素的影响模型(R^2=0.045)。研究发现,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通过其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作用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幸福感。研究结果预示,马拉松文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对马拉松文化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③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从1896年第一届奧林匹克运动会创立马拉松比赛项目以来,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无数次的比赛,马拉松这一项目成绩在日益更新。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长跑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马拉松跑的行列中,世界性的马拉松比赛在世界各地频繁举行,强手的争夺,使得马拉松成绩不断提高,当代马拉松比赛的概念,已不是过去的那种长时间 慢速度,而是耐力、速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