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众化时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位及其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关于量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有怎样的质量观,应如何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文章对此作了探讨。并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确立多元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理念,以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构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靓  束艳 《考试周刊》2012,(51):63-63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境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近几年,其培养质量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入手,探讨保障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许多高校推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改革学制。在改革试行阶段,学制改革遭遇到社会和自身的疑虑。因此,学制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发挥弹性制培养方式的优势;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应朝合理化、科学化迈进;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成功实现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顺利过渡,研究生教育也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源状况不理想、科研能力不强以及协同创新程度不够等主要问题,高校应通过实施招生制度改革、树立协同创新理念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方式以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政府应搭建平台、建立第三方组织促进各方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6.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变革呈现出一些新趋势。要全面认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的性质与类型特征,厘清分类招生的目标定位;规范和优化两类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保障考试招生的公平与效率;改革和完善硕士生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硕士研究生层次应按学习导向实施分类培养,形成研究型、专业型和课程型的培养模式结构.在我国实施硕士研究层次分类培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但不宜提大众化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规格和模式也都趋向多样化。这些变化多始于我国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但在教育理念上则与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纵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调整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研究生层次结构,坚持分层次办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生培养基地创建的意义1.国家教育战略转型期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时期转为大众化时期。如何让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挖掘自身内涵、强化质量关,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各实施高等教育的高校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十二五"时期,对于研究生这样一个高层次受教育群体,国家教育战略作了明确规定,即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创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撑研究生教育。由此可见,创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