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OEB规范电子书的结构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EBPS规范描述了单本电子书的文档结构,根据该规范制作出来的是电子书的半成品数据,必须用封装程序生成特定格式的电子书才能成为成品数据。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中,不仅要考虑资源格式的标准化,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书的具体内容格式以及在网站中发布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格式不兼容是制约电子书普及和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内外对该问题的解决都取得了部分进展。在我国开展电子书格式标准化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与生产商的主体作用、处理好标准引进和自力更生的关系、合理地平衡与协调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EPUB电子书格式的结构,归纳了EPUB3新格式的功能和特征,指出EPUB3格式规范是一个重要的可参照标准,对我国电子书产业和电子书标准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出我国电子书标准的制定应借鉴国外电子书格式标准的长处,为电子书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内容标准的支持,以促进我国的电子书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受数字经济影响,出版业正发生重大改变,电子书产业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极.任何行业的初创,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电子书产业亦不例外,对电子书产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增值税法律制度.电子书产业的增值税制优化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理论层面来说,电子书属于商品还是服务,现行简单套用电子出版物的课税规则并不周延.在税收法定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应在立法层面予以解决.在未来的立法中,应对电子书在增值税制中的定位表达予以明确.从实体层面来说,现行给予电子书产业的税收优惠过于单薄,作为与传统纸质图书功能相同的替代物,电子书理应同纸质图书一样享受增值税免税待遇.从征管层面来说,电子书"无体物"的特性给跨境征管带来了很多障碍,我国税务机关在采取目的地课税原则的基础上,应大力推动简易注册与情报交换的开展,以维护我国的税收主权.  相似文献   

5.
电子书格式问题一直伴随电子书的发展,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本文梳理电子书格式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封闭性和开放性电子书格式采用的主要竞争策略;发现目前电子书格式竞争还处于初期,并以技术竞争为主;指出未来电子书格式标准的形成,提出封闭格式将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手中,标准形成以开放格式标准为主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必须加强我国出版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版社和书店之间在网上传输与交换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我国各出版发行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业务需要,数据著录格式迥异,信息交流因为彼此格式不统一而出现障碍.当前大力推进出版业信息化建设之际,业界在信息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出版和电子书技术中,有两种文件格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成为目前事实上的标准。在当前已有的电子书格式中,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是eBookV1.0规范OEB(Open e-Book Publication Structure1.0)和PDF(PortableDocument Format)两种格式。国内推出的则是CEB(Chinesee-Book)格式。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如下: e-BookV1.0格式: e-Book V1.0(OEB文件格式)是美国关于电子书和电子出版业的格式标准,由1999.9开始编…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标准化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电子图书(又称E-book,以下简称电子书)的出版迅猛发展,前景看好.同时,我国电子书出版也面临着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目前,我国专门为电子书出版制订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还是空白,在电子书出版中应用的主要是一些企业标准或者说"事实标准",如电子书数据格式就有CEB、PDF、CHM、ExE、TXT、NLC、PDG、WDL等20多种,彼此难以兼容,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加强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 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 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比大于10%时,市场便可起飞.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浪潮席卷全球,接踵而至的是数字版权、网络创作传输以及电子书价格等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一贯重视出版行业发展的法国政府连同立法、司法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多角度考虑出版商、零售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读者利益的前提下,对出版业相关的一些法律做出的调整,进而探讨对我国出版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日臻成熟的美日等海外电子书市场,华文市场仍在摸索中。大雁出版基地董事长苏拾平曾形容"让出版业心惊胆跳"的电子书,在2013年台北书展仍是热门话题,不同业者表达出他们对电子书市场的展望、忧虑及建议。找寻出版业新获利模式苏拾平直言台湾的电子书市场还没有出现,原因在于出版商认为无利可图,而消费者认为选择太少。苏拾平认为除非100本新书排行榜中,有60本都出版电子书,才能说电子书市场成型,而依美国经验,当电子书的销售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人们阅读习惯转变,电子书成为青年一代群体的阅读首选,并逐渐成为人们数字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电子书阅读方式的普及,电子书阅读格式、电子书阅读方式以及电子书的发展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在国际上,电子书格式标准处于封闭格式与开放格式标准共存的局面。前者以亚马逊阅读器的专有格式为主导,后者以EPUB格式为代表。近年来,关于EPUB格式电子书,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得到众多研发者和企业的支持,并已出现较为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近来,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子书及正在创建中的电子出版产业链发展迅速,关于电子书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与挑战,引发了业内一场关于出版业前景的讨论。由传统出版业与新兴电子书出版商的边界以及传统出版业与新兴电子书出版商核心能力的异同这两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指导目前传统出版业改变思路有很好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3年12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宣布美国的“高速公路计划”(Superhighway)以来,美国各界反应强烈,电子业和出版业对出版的定义、电子业的现状与特点、策略与前景、销售和价格、版权问题、只读光盘制作的标准化、软件与硬件,文学与儿童作品的只读光盘的前景、电子书—音像关糸以及电子业的高科技等等问题,进行各抒己见的评论。其他各界因电子业涉及领域极广也绕有兴趣地关注他们的探讨。 我国电子业出版正处于初起阶段,海外的有关情况值得借鉴。周水玉同志编译的这组文章,对美国电子书出版的情况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相信会对我国出版业和电子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电子书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扩张的推动下,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进人人们的视野,无论在出版种类上,还是在市场规模上,均有着狂飙式的增长.但随着电子书产业的日益扩大,其格式标准不统一的瓶颈效应亦日益凸显.电子书标准的不统一,已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信息传递的壁垒,极不利于我国电子图书的普及,也给读者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将尝试对我国电子书标准进行一次方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对阅读情有独钟.根据日本图书出版商协会的统计,2011年,日本出版业创造了225亿美元的收入.十年前,当Kindle还没有将美国的出版业推向数字革命浪尖的时候,日本的作家们就开始用短信的形式书写小说了.他们的忠诚读者则能通过手机及时阅读最新小说、欣赏幽默漫画书. 然而在电子书阅读器方面,日本出版业却一直没有大的作为.尽管索尼、松下电器和东芝公司都为当地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器,但是销售业绩并不理想.同时,外国公司因为日本字体和自上而下阅读方式的显示技术问题而对进入日本电子书市场望而却步.所以,市面上的非漫画书的电子书数量只有区区10万本而已.对于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来说,这个数量实在少得可怜,而亚马逊网络书店的美国网店上就有140万本Kindle电子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自助出版业迅速崛起,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本文从商业模式所包括的用户价值定义、利润公式、产业定位、核心资源和流程四大层面,对提供自助出版服务的美国电子书分销商Smashwords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图对我国电子书产业链上的传统出版商、分销商和内容平台运营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子书市场的兴起,在带给传统出版业沉重打击的同时又赋予其改革创新的动力。本文在考察了中美两国电子阅读和印刷阅读现状的基础上,对两国传统出版业在力图与电子出版市场融合方面所做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并就我国出版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跨界竞争、颠覆性产品为特征的突破式创新对新闻出版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电子书阅读器为例,运用突破式创新理论分析亚马逊Kindle对出版业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出版业如何有效应对和运用突破式创新开展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过去五年中,电子书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说数字出版面临着自身独有的挑战,但电子书同时也为出版商创造了纸质书不可能提供的机遇。数字化的生产和分销带来的是比纸质书更为快捷、廉价、多功能的电子书,这使得电子书成为数字时代的最佳实验工具。图书的订阅、捆绑销售、特殊销售以及多媒体应用等则是电子书为出版业开辟新收益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