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新疆库车、拜城之间明屋达格山下的克孜尔石窟,以其绚丽多姿、殆越人工的壁画艺术驰名中外,然而历史上究竟以何寺称之,却因缺乏直接资料,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本文试图运用比照的方法,即以文献记载的龟兹佛寺有否与克孜尔石窟情况符契的,作点推测,以期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薄型窟顶的失稳原因并结合文物保护的加固原则,归纳出传统加固石窟窟顶技术的缺点,提出用钢梁吊顶结构加固窟顶的新方法,并具体介绍了该方法的加固措施和原理.结合新疆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平共处第41窟现存情况,对加固前后的石窟窟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的窟顶危岩体安全稳定,并且该加固方法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历史信息,对文物干预最小.由此得出钢梁吊顶技术加固薄型窟顶石窟,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一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见,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属于坚硬岩石,但抗冻性差,抗风化能力中等。可见,天龙山石窟主要地质病害为岩体裂隙、窟顶渗水、岩体崩塌和石雕风化。  相似文献   

4.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霍秀峰敦煌石窟中的装饰图案,如纽带,似桥梁,连接着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十余个朝代里,各以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装点着石窟的藻井、平綦、人字披、龛楣、龛沿、柱头,边框等。还有塑像、佛像画、经变画里佛、菩萨等人物的衣...  相似文献   

5.
在前后四次系统考察陕北石窟的基础上,以明代石窟碑记题刻资料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明代石窟的功德主身份及修窟原因。陕北明代石窟功德主大体分家族、十方、军户、官员,他们参与修窟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着眼于现世利益,为求福报而捐资施财修建石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敦煌南湖店洞窟搬迁、复原为例 ,介绍石窟壁画、塑像揭取、搬迁复原的工艺技术 ,为今后搬迁、复原石窟文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提供了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石窟寺,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地处甘肃东部的董志原西部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于寺前。这里属西峰市董志乡辖地。北石窟寺共有大小窟龛295个,造像2126躯。有关北石窟寺的详细资料,《庆阳北石窟寺》一书已有全面记述,这里不在赘言。本文仅就其创建背景和艺术风格,作一粗浅探讨。 一、创建背景 《庆阳北石窟寺》一书,在《北石窟寺的创建》一节里的结论是:“北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宣武  相似文献   

8.
克孜尔石窟营造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一个多世纪。莫高窟北朝时期的石窟,从窟形到壁画艺术深受克孜尔石窟的影响。本文以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中画幅内容相同的故事画为例,从表现形式、构图艺术上对比分析,说明克孜尔石窟与莫高窟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此证明莫高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克孜尔石窟中的故事画,并使佛教故事形式更完美,构图更巧妙,内容更丰富,篇幅更宏伟。  相似文献   

9.
正赵晓星著《莫高窟之外的敦煌石窟》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18年1月出版。作为"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石窟艺术系列之一,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莫高窟以外的其他敦煌石窟,包括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下洞子石窟、肃北石窟和昌马石窟的独特艺术成就,为广大读  相似文献   

10.
北魏晚期开凿的巩县石窟是我国伟大的佛教艺术瑰宝。文章以北魏巩县石窟寺的佛教文化背景为开端,以窟形与造像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四个不同中心柱窟的尺度、图像特征、造像风格等,描述和概括了此石窟寺洞窟造像与前后时代的关系与影响,分析了其重要的历史传承地位和内在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石窟,学界认为南北石窟寺是奚康生任泾州刺史时修建的,南北石窟寺以哪里为地理坐标命名,却不为人们所关注。文章认为奚康生任职的华州治所是今甘肃省宁县,奚康生任华州刺史就开始了华州彭阳县治下的北石窟寺的修建;奚康生封安武县开国男,安武县是南北石窟寺命名的地理坐标,文章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结合,确定北魏安武县城的治所是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古城遗址,北魏安武县在南北石窟寺之间,南距南石窟寺23km,北距北石窟寺22km,距离基本相等;同时复原了经过安武县附近的两条古道,分别命名为安武道和乌氏道。  相似文献   

12.
甘肃石窟艺术图录的又一成果──简评张宝玺《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壁画编》卢秀文由张宝玺编著并摄影的《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和《甘肃石窟艺术壁画编》,已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和1997年先后出版,它的问世为甘肃石窟艺术研究增添了新资料。甘肃省以绚丽...  相似文献   

13.
云冈石窟     
《历史学习》2006,(4):19-19
云冈石窟在今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00余尊,高者数丈,低者数寸。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前后历时百年。其中最昙曜五窟开凿最早,艺术成就最高,  相似文献   

14.
石窟艺术     
在印度,比较特殊的宗教建筑,除了塔之外,就算石窟了。石窟开(?)的原因,是佛教信徒为了学习佛的苦修,(?)了石窟以便住在里面修道。因此,石窟艺术的内容包括石窟建筑的本身、窟内佛像的雕塑和壁上的壁画。公元前二百年顷,石窟已行于印度。印度最古的石窟是在德干高原的阿旃陀石窟。它有29窟,开(?)的年代不一,约在公元一、二世纪至六、七世纪。其艺术可分为建筑、雕刻、绘画三部,其中尤以壁画为最可贵,这些壁画的线条有的是柔和可爱的,有的是豪放雄健的,从这里就说明了古代印度文化的辉煌成就。印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石窟古遗址分布现状考察,作为辽宁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与利用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辽宁古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内容,有利于我国石窟建筑、考古艺术的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辽宁特别是辽西地区石窟数量、石窟规模、石窟建筑特点、石窟历史文化发展、石窟开凿工艺的调查梳理,为今后辽宁地区石窟建筑艺术水平、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石窟遗址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性调查研究,推动辽宁省石窟古遗址建筑的艺术考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龙游石窟地表水、洞室渗水和洞室集水的调查与水质分析,影响水质的窟区生长植物等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洞室渗水和集水与石窟岩体中各类矿物相作用的测试研究,以探讨石窟特殊水环境对石窟风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创建于北魏年间的巩义石窟寺,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保存了许多碑石资料,记录了活动在巩义的各色人物。上至皇室下至平民,都在这个寺院里留下了不灭的足迹。因此,考察巩义石窟寺的石刻材料对石窟寺以及巩义的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敦煌石窟中元代绘制的供养人画像很少,仅数十位身著蒙古族服饰的,从中只能看到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样式.笔者结合相关资料研究认为,敦煌石窟壁画元代供养人服饰与史料记载基本吻合,为研究蒙古族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后四次系统考察陕北石窟的基础上,以明代石窟碑刻题记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明代石窟的开凿过程、工匠类型、庙产经营和开窟背景。认为陕北明代石窟的构建所费工时长短不一,工匠种类多样,分工协作完成石窟的开凿、造像、彩绘等工作。寺院经济主要来自接受布施和经营庙产,具备一定规模。延安地区明窟主要体现宗教实践的延续,榆林地区的明窟则与军事防御城寨伴生中获得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陇南市西和县、徽县境内分布有数处小型石窟,其开凿时代早至北魏,晚至明代,除个别资料中提及外,鲜为人知.但其窟龛形制、造像特点等极具地方特色,对于研究陇南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简报在对上述石窟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为研究者提供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