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技术方面: 1.在双打中(业余多双打),还击斜线球时,常有将球击出对角线外而失分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三: A.缺乏预测力。失之预测就来不及侧身转体,只好仓促地一挥而击之,这就很容易将球击出对角线。 B.惧怕对方网前强行拦击,匆忙之际,加大击球角度,造成击出对角线。 C.或在击球前两脚跟着地太死,未能微弹,做好助跑姿势。  相似文献   

2.
力量之源     
不少人的正手击球虽然能够完全按照技术要求完成:侧身、转体、挥臂击球,击球点也很准确,可击出的球却总是没有想像的那么有力。那么,怎样才能击出有力量的球呢?这里告诉你几点秘诀。  相似文献   

3.
高压球成功的秘诀在于简单的拉拍动作和手腕的使用方法。 当对方放来高球,尽早迅速侧身,以小碎步移动调整站位。 拉拍动作简捷,切忌复杂。将做准备姿势时置于胸前的球拍,经过脸前直接拉至头后,以最短距离调整好拍子,而无需先将球拍向下绕一个大弧再拉到头后。 经常看到有人正面对着来球打高压球,这样很难找到击球的合适时机,而且也不可能击出强有力的高压球,必须侧身以小碎步移动,调整到最合适的击球位置。  相似文献   

4.
1.现代网球的进攻技术 所谓纯粹平击球,指的是大力平击反弹高球,击出的球几乎没有旋转,而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还会产生一定的飘动(还有人称之为“波动球”),它是现代网球发展中具有很强攻击力的进攻技术。打上旋球时,球拍从下部给球加上旋,是一种稳定性极强的进攻方法;而几乎没有旋转的大力平击球,特别是带有飘动的平击球是极好的得分手段,这种技术将可能成为今后世界网坛流行打法。  相似文献   

5.
一、羽毛球自身功能的开发1.自抛自击:原地手持羽毛球拍,连续向上击球(相当于排球的自抛自垫),看谁连续击球次数多为胜。建议:可比连续击球次数或连续击球时间的方法进行。2.自抛自接:将手中的羽毛球向天空抛出,在球落地前用手抓住。从中可结合转身数圈、击掌数次、下蹲数次、高抬腿次数的方法进行,看谁花样多、次数多,即快又稳。3.击球赛跑:划出一定距离,学生用球拍边击球边跑或边走,中途有掉球者,就地捡起继续,直至终点,以快慢判定胜负。4.左右开弓:学生双手各持一支羽毛球拍,用任意一支球拍将球向上击出后,在球落地前用另一支球拍再次击…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击出的每一球,对手都以同样的球击回,那么我们和对手之间的击球节奏相互吻合。在这种情况下,击球点相对固定,相持球可以稳定地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 (三)正握拍反手击球 1.正拍反手击高球 正手握拍,双腿屈膝开立,右肩朝来球方向,眼睛看球。 持拍稍外旋迎球,利用身体向左的转动顺势向后、向左、向前划平弧引化,将球击出(如图7)。  相似文献   

8.
观察当今职业网坛,顶级球员们击球的引拍距离都很短,但击出的球却威力强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费德勒和海宁的正手抽击。  相似文献   

9.
二、球的飞进与流体力学 被击网球的飞进状况与运动员击球时发力的大小、角度、方向以及采用的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由于球是在空气中飞进的,故空气对球的作用、对球的飞进状况有着密切的影响,特别是在击出旋转球时是至关重要的。至于球场地面的材质特性,则只对球落地后反弹进行第二次飞进状况有关。对于球的状况则都按合乎标准的球来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短网教室     
(四)吊高球1.防守性吊高球基本技术练习让儿童位于端线,用正拍或反拍先做凌空掂球的动作(可以边掂球边移动),决定将击球时,让球自然落地,用球拍击球下方,将球高击出并落到对面场地的深远处(图91)。技术要求:击球前采用大幅度的后摆动作;采用固定手腕和球拍半开放姿势在球下方击球;注视  相似文献   

11.
《网球天地》2008,(8):88-89
那么,从自己击出球开始,到球飞到对方场地的这1秒钟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你是不是盯着自己击出的球一直到对方的场地?是不是很在意球到底落在了哪里?是不是有时会发出"糟糕"的惊叹?注意了,所有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球一旦被击出,击球者对其飞行轨迹和方向完全可以做出预测。只要没有极端的强风,击球者不可能不知道球的落点。同时,球的特性从其被击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定型,而不需要我们击球之后再去思考。因此,击球后仍一味关注着球的去向,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损  相似文献   

12.
问:击自球过二门得分,自球停止时在距球门线1厘米处落位,续击时击球面未击到球打在球门柱上,该怎样判?答:根据《规则》规定:击球面击打球门、终点柱、地面而使球产生的移动,为间接移动球犯规。此例击球面只打在球门柱上,未造成球的移动,应属空打,不犯规。允许在10秒内重新击球。  相似文献   

13.
你是否认为自己没有力量根本打不出有爆发力的球?你是否因为击不出有力量的球而灰心丧气?实际上力量很足的人不一定能够打出有力的球,而有些力量并不强大的女选手或者青少年却能够击出强力的正手球,这只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击球诀窍。现在让我们向强力击球挑战!即使你没有大力气,即使你是初学者,都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费德勒转体接发从图中费德勒的击球动作看,我们会认为他将回给对方一个直线深球,但他击出的却是较浅的反斜线球。通常,职业球员发球都会带有旋转,球落地反弹较高,所以当球上升接近最高点时,接发球者应在离球最近的高点位置由上至下击球(图9~12)。如果在回转身体  相似文献   

16.
推杆,是在果岭上使用的特殊球杆。它是最终履行击球入洞的球杆。在18个洞的标准杆数中,推击杆数基本上占二分之一左右。用木杆将球击出200多米算一杆,用推杆击距离球洞只有几厘米的球入洞也算一杆。可见,推杆使用的好坏对总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推杆技术的练习。(一)握杆法。推杆的握法很多,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进行选择,也可以创造新的握法。1.棒球式握法(也叫拳式握法):如棒球手握棒的方法,但由于这种握法  相似文献   

17.
正手攻球·直板(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身VS不侧身 在现代乒乓球中,像本页图中所演示的这 样侧身攻球,已经非常普遍,但再好的技术也 要运用得当,因此,在练习侧身攻球前,先来 了解一下侧身的利与弊是非常有必要的-- 侧身的利 杀伤力更强 与正手位攻球相比,侧身 攻球时,由于两脚站位的前后差异更大,给了 蹬地转体(特别是腰、髋转动)以更大的自由, 而身体在击球瞬间的同时同向转动,正是发力 的终极源泉,所以,侧身攻球可能达到的杀伤 力更强。这也是"调正手压反手"战术的基本 原理之一:宁可让对方在正手位发起进攻,不 要让对方侧身抢攻。  相似文献   

18.
梦想像费德勒那样击球 费德勒的正手击球非常漂亮。球拍像鞭子一样甩出,球被啪地一声击出很远。打出这样的球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网球教练将之称为“拍头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2.上旋球的飞进特点主旋球和平击球所不同之处就是击球时有向上向前的提拉动作。故球在首飞中就有往上绕自身旋转的运动,如图15所示。由于球成上旋,故球的上方气流压强P上大于下方的压强P下。因此球在首飞中的飘移现象是使球出现下坠的趋势(参阅图11),故球过网后较快地下落着地,不易击出底线。上旋球着地反弹时的力学关系,首先是和平击球一样,由于首飞的末速Vt1在球着地时形成回转力矩。它使球获得一个绕其自身向上向前旋转速度V2()。但是由于球着地前存在速度为V1(nt)的主旋旋转,故当球在C点着地被掣动的瞬时,球还必将由…  相似文献   

20.
果岭边的切击球一般都是短距离的击球,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挥杆击球的过程中,不需要身体重心的转移。果岭边的切杆,要达到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击球的准确性。具体的球杆选择则根据击球者需要将球击出的距离和球上果岭后的落点位置,需要的滚动距离而定:一般来说需要击球落点的位置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