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霞 《宁夏教育》2011,(2):65-66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让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夏末时节,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  相似文献   

2.
冯萍萍 《宁夏教育》2009,(7):136-136
偶然读得一个小故事:为朋友留守小院的我很懒,对院中破土而出的草芽从不拔,结果却意外发现了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腊兰,据说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一棵至少价值万余元。当朋友得知喜讯时大吃一惊,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要破土而出,只是他以为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就被他拔掉了。朋友叹息:“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它了。”读到这。  相似文献   

3.
感动生命     
裴雨晔 《小火炬》2014,(9):20-20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起去外婆家。一进门,我就看见了几天前栽下的小苗。它们只是一些毫不起眼的野草,被我玩弄了几天后,我对它们失去了兴致,—连好几天没管它们。但今天,这盆小草再次映入眼帘,它们居然还坚强地活着!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园丁是一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假如抽掉了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会给人造成错觉,它在讲园丁的辛勤劳动,似乎是一种教育行为:“一个人如果任其花园中的植物自然发展,他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花园里长满了野草,而且连植物最基本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这个花园还要作为植物的培育地,换句话说,如果要使这个花园超越无情的自然力量的法则,  相似文献   

5.
陶弘标 《生活教育》2012,(13):26-27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教育需要怎样的耐心》的短文,对文中提到的典故蕴含的育人理念深有感触: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野草”尽然开出了花朵,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腊兰,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相似文献   

6.
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0%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0%。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野草的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的照射,哪怕是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相似文献   

7.
猪八戒     
弓木 《现代语文》2009,(8):F0004-F0004
早就发现 我比你还懒 只是我却没你可爱 其实,你真是人 你是一个不羡慕神的人也许,这也是 让你做猪的缘由 你很现实 爱睡觉却也 没多少梦 偶尔有 也是嫦娥、高老庄 抑或关食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提问很多,学生也很配合,纷纷举手,课堂上热闹非凡。但是,笔者发现:有位学生多次举手,但一直没被教师叫到,于是他不再举手,而且还和同伴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腊兰,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  相似文献   

10.
下雨天,我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学生打伞时,自己身上没湿.但是背在背后的书包可倒霉了,雨下得越大,书包湿得就越厉害。所以有人总是时不时回头看看书包有没有被淋湿。这样很麻烦.也很危险。想把伞向后仰遮住书包,但是效果不好,弄不好衣服和书包都会被淋湿,真是伤脑筋啊!  相似文献   

11.
《野草》是夏衍早期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在《野草》中,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对民众力量的信赖。文中揭示了一个真理:民众(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相似文献   

12.
李欣 《四川教育》2008,(11):17-17
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存在心理问题,只是有人不那么严重,有人没被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园丁是一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假如抽掉了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会给人造成错觉,它在讲园丁的辛勤劳动,似乎是一种教育行为:"一个人如果任其花园中的植物自然发展,他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花园里长满了野草,而且连植物最基本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相似文献   

15.
师:清晨,我被屋外呼呼的风声惊醒,想起我们上次的一篇作文《你听,多美》还没讲评。当然,这风声肯定是不美了,搅扰了我的清梦不说。在快要春暖花开的时节还听到这样的风声实在让人觉得恐怖。其实我也不是很胆小的人,只是这个听起来真的丝毫没有美感,是吧?(生笑)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世界的美,相信各位都应该有发现美的眼睛。也有能聆听美的耳朵。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6.
对于植物,只要能够长出绿枝绿叶来,我就喜欢,即使它是一棵被人遗弃的野草。——题记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用     
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及化学家法拉第在电磁学、电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其中有许多发现尚处在实验阶段,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明显的收益。有一次法拉第在受到维多利亚女王接见时,女王好奇地问他:“先生,您的这些发现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法拉第立即反问道:“女王陛下,您是否可以告诉我,一个婴儿的用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传说,鲁班一次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野草划破手。他仔细观察,发现野草叶子的边沿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深受启发,便在铁片上做出许多小齿,发明了锯子。鲁班这种思考问题的办法叫做模拟法,也  相似文献   

19.
幸福     
秦旭 《下一代》2012,(3):26-26
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我发现一向活泼、好动的王文龙此时就好像被钉在了椅子上,一动也不动。我不解地问:"王文龙,你怎么了?"他没回答。我注意到他的面色很难看,感觉到事态似乎很严重。"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是一只癞蛤蟆”一天,诸葛大生从学校后面那些被拆掉的房子中间走过,忽然发现有好多很高的野草从地基上、砖缝里长出来了。那时刚好太阳快落山了,一阵风吹过来,那些很高的野草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