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究大肌肉运动对孤独症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以大肌肉运动为干预手段对12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干预,通过SASC、CARS量表评估干预前后被试的社交焦虑、症状程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儿童社交焦虑与害怕否定评价维度有显著改善(P0.05),症状程度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肌肉运动干预能够帮助中轻度孤独症儿童积极面对否定评价,缓解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处理方案。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亲子同训、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孩子在一个月后的评估中,情绪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障碍有多种,应仔细查找原由,区分对待。2)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克服,可结合孤独症的康复训练,采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3)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切忌急躁和不理睬的态度,应多鼓励和安抚,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感。  相似文献   

3.
戴峥嵘 《科教文汇》2013,(16):104-104,108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处理方案。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亲子同训、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结果:孩子在一个月后的评估中,情绪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障碍有多种,应仔细查找原由,区分对待。2)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克服,可结合孤独症的康复训练,采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心理暗示、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3)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切忌急躁和不理睬的态度,应多鼓励和安抚,引导孩子正确释放情感。  相似文献   

4.
李发君 《百科知识》2021,(18):52-53
社交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生活中,同时存在处于低亚临床水平、程度较轻未出现功能性损伤的社交焦虑倾向群体,表现为害怕陌生人在场或者受到在场人员审视的社交情境.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近年来受心理因素困扰的人数较往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焦虑问题与人际交往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问题,高社交焦虑群体数量占总人群数量的27.2%~42.0%.社交焦虑个体会出现攻击性倾向,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交焦虑领域,但现有研究中对于社交焦虑群体在认知加工方面的研究探讨较少,个体应对情绪冲突的能力也是其认知控制能力的体现,但在当前研究中社交焦虑个体面临情绪冲突时的表现尚不清晰.相关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常常会过度关注某些特定信息,表明其情绪冲突控制能力可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以及留守经历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贵阳市白云区某中学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社交焦虑高于生活在非单亲家庭的学生;(2)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3)非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学生比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学生在社交中更为焦虑。  相似文献   

6.
亲子共读图画书,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幼儿阅读能力,还可以成为幼儿家庭情绪教育的良好途径.充满爱和安全感的图画书以及情绪主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情绪发展有滋养、教育与疏导的作用.家长在亲子共读中指导孩子观察图画,与孩子谈论故事人物的情绪状态与原因,学习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袁媛  祁宁 《科教文汇》2013,(4):192+194
青少年焦虑症状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讨儿童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修订版对苏州地区小学生进行了焦虑情绪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成绩、家庭暴力、玩电脑和网络游戏、学习压力。此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困扰小学生的一个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值得广大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社会适应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对湖北省(大冶、咸宁、武汉)的465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社会适应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袁媛  祁宁 《科教文汇》2013,(12):192-192,194
青少年焦虑症状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讨儿童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修订版对苏州地区小学生进行了焦虑情绪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成绩、家庭暴力、玩电脑和网络游戏、学习压力。此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困扰小学生的一个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值得广大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儿童、老年人、亲子等特殊人群的健身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针对亲子健身人群设计了一款亲子健身器,基于秋千结构原理和划船的运动原理,同时兼顾健身与亲子娱乐,设计主旨在于将健身这一独立行为变为亲子互动行为,让宝爸宝妈们在满足自身健身需求的同时,与孩子快乐交流。  相似文献   

11.
经承凤 《科教文汇》2023,(17):185-188
亲子游戏是家长和婴幼儿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婴幼儿的认知、情绪、动作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家长在游戏中对婴幼儿的敏感适切回应是亲子良好互动的前提。感觉机能性游戏是婴幼儿最初的游戏形式,也是0~3岁儿童主要的游戏形式,家长在指导婴幼儿感觉机能性游戏时,应该考虑尊重和理解婴幼儿的游戏行为、学会观察和分析婴幼儿的游戏行为、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和采取合理的亲子互动模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性、交往的间接性、互动频率低等特点,造成亲子间关系的日渐疏远。这种日渐疏远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社会化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改善亲子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云 《科教文汇》2014,(4):197-198
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亲密的抚养者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不适应行为,而这种情绪和行为,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新入园的幼儿分离焦虑主要是由陌生环境、人际关系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所导致的,根据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出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徐云 《科教文汇》2014,(12):197-198
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亲密的抚养者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不适应行为,而这种情绪和行为,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新入园的幼儿分离焦虑主要是由陌生环境、人际关系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所导致的,根据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出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5,(23)
以伴随儿童成长的玩具为启示,分析了亲子互动与儿童玩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特征,提出了亲子互动儿童玩具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安全性、环保性、趣味性、互动性、功能性、成长性的设计原则出发,力求设计出适合儿童的亲子儿童玩具设计,为今后儿童玩具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64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 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科技工作者在适应性差(t=2.03,P<0.05)、情绪失调(t=2.16,P<0.05)、焦虑(t=2.08,P<0.05)、抑郁(t=3.27,P<0.05)、敌对(t=2.21,P<0.05)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科技工作者在心理承受力差(t=-2.50,P<0.05)、适应性差(t=2.62,P<0.05)、情绪失调(t=3.64,P<0.01)、焦虑(t=-2.14,P<0.05)、抑郁(t=-2.22,P<0.05)、躯体化(t=-2.14,P<0.05)因子及总分(t=-2.319,P<0.05)上差异有显著性;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在总分(F=2.39,P<0.05)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科技工作者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性别、职业的科技工作者在总分和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信息规避作为一种消极的信息行为,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前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心理授权,进而对信息规避行为产生负向影响;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显著影响用户的认知失调,进而导致信息规避行为。fsQCA结果发现了3条触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路径。研究结果启示社交媒体平台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过滤机制,构建支持性的平台氛围,缓解用户心理失调,从而减少其信息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19.
情绪调节效能感不仅影响人们的自控力、学习投入,也对他们的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心理韧性与决策风格均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关量化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亲子阅读是一种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最佳途径。文章分析了三门峡市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详细地探讨了三门峡市图书馆"小蜜蜂"亲子阅读活动的目标、保障措施及内容,以期通过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