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整合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整合小学语文作文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给学生创设真情实感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点燃学生的创作火花,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从而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奠定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2.
惧怕、讨厌写作文,作文时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是学生习作的通病,也是语文教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克服惧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熟悉生活、感受生活、努力让他们在真实生活中走进作文,亲近作文,表达真情实感.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会步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讲究朴实真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一直是作文的源泉。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各种语文材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任利军 《考试周刊》2014,(60):48-48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自然流露,愉快地倾诉,快乐地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让他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害怕作文,作文中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引领学生向生活靠拢,唤醒学生体验生活的意识,进而深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徐莲莲 《学周刊C版》2014,(5):172-172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讲究朴实真切。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一直是作文的源泉。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各种语文材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殷国俊 《语文天地》2014,(32):69-70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当中,我们常常看到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也常常看到千人一面的现象,没有任何真情实感的空发议论。单调的生活,使学生缺乏写作的激情;语言的贫乏,使作文苍白、空洞。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使作文回归生活、反映生活呢?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减缓坡度,让学生轻松上台阶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然而,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流水账式的三年级作文到无真情实感的四年级的作文,再到规范化、模板式的五年级的作文。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片面强调写作技巧和应试的心理,不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不注意引导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作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只  相似文献   

9.
要改革目前职校学生虚假作文的弊端,切实提高职校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就要使作文教学生活化,大力提倡生活作文,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真情实感,自然失去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害怕作文,作文中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乃是现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引领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作文发端,积极探索作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学会生活"的态度,感受时代脉搏,勤于动笔,表现美好生活,乐于抒写真情实感,对培养务实、创新作文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有正向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勤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可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情实感,应是作文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笔者现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抒写真情实感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李爱华 《考试周刊》2013,(49):48-49
要让职业中专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必须寻找作文教学的切入点,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和感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结合生活来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本文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初步探析,希望能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用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是一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学科,语文老师应该非常重视。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往往注重写作技巧、写作知识的传授,而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去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教学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遥远,只注重形式和结果,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品格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一现状,"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念逐渐被采用,"绿色作文"提倡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为学生发挥想象力、书写真情实感、张扬个性提供机会。通过总结小学作文教学经验,就"绿色作文"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好文章,应清新自然,有真实内容和情感。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但今天,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作文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多数语文教师虽深知作文离开生活便成无源之水,无奈只是空叹学生无生活而已。从教语文几年,我觉得让学生写真情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化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验,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从结合作文习题、创设生活情境、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