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惕网球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体育》1999,(8)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踝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经常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用力伸腕而又同时需要前臂旋前、旋后的动作,非常容易引起这种损伤,如乒乓球、网球运动中,在用“下旋”、“反手”回击急球时,由于固定拍型的需要,腕、肘(前臂)部肌肉必须高度紧张才能与来球的强大力量相对抗,经常如此,使得腕、肘部肌腱纤维受到反复牵扯而发生劳损,肌腱的牵扯损伤发生后,操作性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其症状初期只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和轻微疼痛;或仅在用力伸腕与前臂用力旋前、旋后肘出现局部疼痛,病情发展时,肱骨外上踝部发生持续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扩散,患手力量减低,持物不牢,端提重物、拧毛巾、反手击球时,肘外侧疼痛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前言:“网球肘”学名为“肱骨外上髁炎”,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像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持相对抗项目.经常要反复伸屈腕关节,尤其是常做用力伸腕而同时又需要前臂旋内、旋外的动作,同时,“网球肘”的形成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例如日常不常运动的肌肉在打网球时使用过度.经常大力击球使肘关节内旋外展过度,拍弦的磅数不当等等。本文就网球肘的成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了一些调研、探讨。一、网球肘原因的90%是由打反手击球造成的对网球肘的研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有300多名水平不等的男女老少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髋关节损伤发生的专项特征,提出预防措施。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艺术体操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特征、致因及动作纠正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艺术体操身体难度中,髋关节前屈、后伸分别或同时出现,外展和外旋结合出现,无内收和内旋动作,运动员髋关节肌力失衡,外展大于内收肌力。(2)到达竞赛年龄运动员的技术、体能训练的专项化实践与运动员身体素质高速发展的发育规律相悖,可能错失素质发展高峰期。(3)运动员群体中存在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和关节松弛、过早专项化和重技术轻体能的特征,导致出现双侧肢体发展不均衡、力量水平难以承受训练负荷、髋关节局部负担过重等问题,形成损伤风险。(4)髋关节损伤的预防主要包括:纠正动作,提高双侧肌力平衡;加强核心区力量训练,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完善选拔机制,将运动员健康水平以及全面的基础能力纳入选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许多滑雪运动员在滑雪转弯时,感到很难控制,往往外侧臂、肩和臀部向体前方摆动。身体的转动破坏了运动员合理的身体姿势,结果使两滑雪板侧滑。这里介绍一种纠正这种错误的简易方法。当运动员在斜坡滑道上滑行几步后,双手横握一付雪杖。雪杖要正对降下方向。如果运动员身体转动,雪杖就不再面对降下方向。我试想运动员可拿一个托盘,托盘放两瓶啤酒,如果转弯时运动员身体转动,啤酒就会溅出。运动员如果身体姿势较合理,那么雪板将能控制住。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起跑器抵脚板水平旋转角度对运动员起跑蹬伸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学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改造的抵脚板分别安装于两台三维测力平台上。实验对象按照个人习惯对起跑器长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设置,设置完成后不做改变。实验只对起跑器水平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共设定4种条件:1)两支抵脚板均外旋0°;2)两支抵脚板均外旋2.5°;3)两支抵脚板均外旋5°;4)运动员根据前3种抵脚板外旋角度的主观体验,对两支抵脚板转角分别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测力平台对4种实验条件下运动员起跑前、后脚蹬伸力幅值和时间特征进行记录。结论:1)带有旋转角度的前抵脚板在X、Y和Z方向均增加了起跑蹬伸力峰值,尤其在X方向更为显著;虽然后抵脚板在X方向减小蹬伸力峰值,但其增加了Y和Z方向蹬伸力峰值,尤其是最佳转角在Y方向增加10%的向前推力;2)2.5°转角几乎没有改变前、后脚蹬伸力出现时相,但5°和最佳转角改变了蹬伸力峰值出现时相;3)5°转角显著性地缩短蹬离时间0.0166s,最佳转角缩短蹬离时间0.0063s;4)带有旋转角度的抵脚板有利于运动员起跑后第一步侧向蹬伸,减少蹬伸侧滑现象。建议未来起跑器改进与优化应重点考虑抵脚板水平旋转角度因素。  相似文献   

6.
前言现代体育科学的蓬勃发展使各项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都有新的提高。为在实际教学、训练和选材上有新的突破,我们又对辽宁省的男女篮球、男子足球、女子排球、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腕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和前臂旋内、旋外应答时的测定和分析。当前,对标志人体反应能力的反应时、动作时和应答时的测试和研究,已运用到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之中,并日益起着重要作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反应”这个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能力,特别是在快速、变化复杂的项目中,就更需要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人们都认为肩胛骨上的神经损伤是相当少的,即使运动员也不多见。这种损伤可以认为是神经受压挤的缘故,受伤部位的神经由于受到肩胛骨切迹的磨擦,从而引起在肩胛突然运动期间反复的伸展,这样损伤与冈上肌和冈下肌的明显萎缩相关,而且没有明显的局部疼痛。造成外展和外旋时手臂力量的减少,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所遇到的患有冈下肌分离麻痹的三名受试者其神经损伤则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竞技运动中身体运动的情况,针对高山滑降和越野滑雪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了各种力(3项)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以及评论能量代谢中能的消耗和机械力的输出。促成运动员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是阻力,运动员与场地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即身体各部分在重力场中的运动);根据以前的报道,后者为最主要的因素,产生能量消耗是地心引力的直接结果;而能量消耗的估计标准,主要是根据在分析中所使用的方法而有所不同。我们还采用滑雪为实际例子,证明了摩擦力和阻力的变化在运动员所得成绩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尽快完成一次长距离滑雪,在许多情况下,运动员必须能够充分地使用其自身能量,降低空气动力学的阻力和运动  相似文献   

9.
滑雪、曲棍球、拳击以及具有危险性跌地动作的职业是滑雪运动员姆指——姆掌指关节内侧支持结构扭伤的潜在因素.病史、体征和平面位或特殊位的X光检查对于正确诊断是必需的.此伤的发生机制常为姆指过伸或过度外展.轻度扭伤可用卷带固定,较严重的损伤需用姆指人字形模型固定.急性损伤则需手术重新将内侧付韧带连接在第一指骨基底部.滑雪运动员姆指症是姆指掌指关节内侧支持结构的扭伤,常见于业余和职业竞技滑雪运动员.首次报道姆指掌指关节韧带损伤是在40年前.1955年,坎贝尔用"猎场看守人的姆指"这个术语作为描述英国猎场看守人在用极度拧转颈部的方法宰杀野兔时所引起的一种损伤.然而,该职业引起的是内侧支持结构的慢性损伤,而不是急性损伤.曲棍球、拳击以及具有危险性跌地动作的职业也是滑雪运动员姆指症的潜在致因.识别和正确治疗这种损伤是重要的,因为不进行治疗,其后果可引起功能障碍:姆食指捏力衰弱和引起掌指关节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网球肘的症状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语“网球肘”是指肘关节疼痛,而医学术语是指外上髁炎,即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炎。 用手腕和手臂运动的大多数运动员,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都经历过网球肘,虽然这在大多数挥拍运动中是很普遍的,但是决不能忽视它对人们今后的运动生涯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理解网球肘,首先必须对这一部位的解剖结构有所了解。肘是由三块骨头即上臂的肱骨、前臂小指旁的尺骨、前臂大拇指边的挠骨所组成一个绞链结构。它的二侧有内、外侧副韧带以加固并防止损伤,使手和腕运动的肌肉恰好沿着肱骨起始于肘的上方,如旋前元屈肌起始于肱骨内上髁(沿肘内侧突出的骨头),伸肌起始于肱骨外上髁上方(沿肘外侧突出的骨头)。虽然它们的起始稍有不同,但每块肌肉都对前臂、腕和手的运动产生着不同的功能。 注意:因为肘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许多症状和网球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在掷标枪时,由于技术结构的特点,肘关节在挥臂投枪的动作中,因负荷很大,加之有些运动员技术动作不正确,或技术动作不熟练,容易引起该部位创伤,被称为“标枪肘”。即掷出标枪后,肘关节内侧、肱骨内上髁的下方疼痛,大多是在旋前圆肌的起点处。本文运用运动解剖学理论,从技术上找出发生这种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网球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球肘亦称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纤维组织变性、粘连所致。又因多发生前臂劳作者及网球运动者 ,因此称为网球肘。1 局部解剖学特征肱骨外上髁部有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固有伸肌、尺侧腕伸肌附着 ,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 ,其次使前臂旋后。网球、乒乓球运动正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受到猛烈的被动牵拉 ,牵拉应力主要集中于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反手扣球时 ,手和腕伸肌突然猛烈地主动收缩 ,其应力也主要集中在总腱附着处 ,既肱骨外上髁部。在疲劳或伸腕与屈腕肌…  相似文献   

13.
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整个雪上滑行过程中,虽然疲劳逐渐增加,但雪板和雪杖的蹬力(撑力)都应维持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在越野滑雪训练的方法中,对多年训练的不同周期,力量和耐力发展的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比率问题等,至今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为了发展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在越野滑雪多年训练周期的结构中,我们对合理的、相应的负荷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对12名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了5年的跟踪,运动员的年龄在16—20岁,训练年限为4—5年。  相似文献   

14.
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进行高山滑雪运动时,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空气阻力以及推雪阻力都是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这些阻力可能来自滑雪者的技术、身体特征、设备及环境的影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减少运动阻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连涛  于洪 《冰雪运动》2011,33(3):94-96
单板U型场地滑雪竞技运动过程中,空中旋转的周数和难度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和获得分数值高低的标志。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陆地空中旋转训练的辅助器材较少,缺乏陆地空中旋转多样化、系统化和专项化的训练手段,能使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达到陆地空中大幅度、多维旋转的训练器械处于空白状态。从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出发,研制单板U型场地滑雪吊旋杠杆式旋转训练器,论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特征,以及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vo_2 max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客观指标。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耐力项目的成绩与vo_2 max呈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我省参加第六届全国冬运会滑雪队26名男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找出了滑雪运动员在有氧能力方面的差距。根据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要求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应把有氧训练作为基础,还应提高上坡时抗乳酸能力和下坡时短时间内尽快恢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具体介绍了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力量训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为越野滑雪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旋转活动度及肌力的特征,为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16名专业羽毛球男子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同时以9名普通男子为对照,使用手持式测力计(HHD)测定优势侧及非优势侧肩关节的旋内、旋外肌力;同时,测量其旋转被动活动度。结果:(1)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旋外被动活动度大于旋内被动活动度。(2)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优势侧旋内、旋外肌力均大于非优势侧,但旋外/旋内比例不存在双侧差异。结论:(1)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旋转活动度存在双侧差异。(2)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优势侧肩关节旋内、旋外肌力均大于非优势侧。  相似文献   

19.
"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特征的肱骨外上髁部前臂伸肌总腱附着处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因网球运动员最易患此病而得名。"网球肘"的主要外在表现是肘部隐隐的酸痛感以及持拍击球时产生的强烈疼痛感。网球肘妨碍了运动员的日常生活、训练、比赛,严重者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本文从病理特征、致病原因、致病机理、诊疗标准、诊疗措施、预防等方面对"网球肘"这一职业病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该病的治疗、网球运动员的正确训练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能训练近年来成为国内体育领域研究热点,并逐渐应用于越野滑雪项目。越野滑雪拥有多变的地形及形态各异的赛道,运动员在参与该项运动时需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才能熟练驾驭各类滑雪技巧,迎接不同越野环境的挑战。通过概述越野滑雪项目的规制及特点,结合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分析当前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员在参与体能训练时存在的不足,提出力量、跑步、跳跃三种体能训练方法。通过重视体能训练与技术运用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地形条件下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技术运用,以期加快理论研究和体能训练实践的融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越野滑雪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