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杂技的基本功分为腰、腿、跟头、顶功四个主要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刚进入杂技行业的门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这四项重要的杂技基本功,这其中的每一项基本功都会对一名杂技学生的节目规划、未来发展、舞台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顶功作为杂技的四项基本功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杂技节目都是以顶功技巧为主体而表现的或以顶功为主要基础而延伸发展并且创新的,以顶功为主的专项节目有单手顶、高拐、椅子顶、对手顶、多人技巧等节目;与顶功有关的节目有小武术、晃管、皮条、钢丝、滚杯、顶碗、单杆技巧等。  相似文献   

2.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训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  相似文献   

3.
杂技是一门以技作为载体的肢体语言艺术.大致有以下四种创作形式 一、单纯展示技巧的杂技节目。这类节目大多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高超的技艺展示杂技的惊难险。  相似文献   

4.
杂技与演技     
在第十一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我有幸观赏了很多中外优秀节目。同时,我也发现中外杂技艺术的一些差异。论技巧,国内节目比国外节目拥有很多高难度的技巧,杂技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惊险度数很高。而国外杂技节目的技巧看起来有些平淡。  相似文献   

5.
当今,我们意识到单纯的杂技技巧已很难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了,于是一批以杂技技巧为主体,融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新型杂技出现在舞台上,让人们感受到了较高文化层次和艺术修养在节目编排中产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形成了技与艺相结  相似文献   

6.
纵观全国杂技行业,无论节目类型还是技巧,同质化现象部非常严重。即使有一些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也很快被学习和模仿.当然每个团也都有一些代表性节目,可大多只能靠编排来区分、而一些优秀的节目和精彩的杂技剧,因为抓住了本地区民风民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杂技节目”是指由两个(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杂技节目的技巧,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作品的杂技节目形式,是杂技节目创新的一种手段。这其中起码有两层意思:第一,必须是两个(两种)或多个(多种)不同节目的不同技巧之间的重新组合;第二,这种组合后的节目必须是一种好的创新,这种新节目其实就是杂技创新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8.
杂技是以技巧表演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险、难、奇是它与生俱来的美学特征,美是时代的归宿。本文结合本人在杂技团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浅谈中小杂技团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形体表演艺术,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力学、心理学等诸门学科。杂技艺术要振兴,要发展,就要培养训练出既有过硬的杂技技巧,又能尽快出节目(缩短杂技节目周期)的新一代杂技演员,就必须从学员抓起,还必须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对杂技学员的基本功和节目功的洲练以及对教与学心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作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是杂技界应该重视和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余家杂技《空中大飞人》近日入驻福建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叹不已。《空中大飞人》,是河南余家杂技近两年排演的创新节目,它把体操、杂技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高度提炼,混合编排,在动作和技巧上有所创新,在道具上进行了改革,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勇敢惊险的气质。该节目曾在法国"明日"世界杂技  相似文献   

11.
杂技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从内容到形式,以至舞台美术(包括服装、道具、灯光、音响)都在出现新的内涵,这是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需求所致,也是杂技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今天走进剧场欣赏杂技,首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单调的舞台灯光,而是色彩纷呈、明暗交替的气氛光;演员的服装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杂技服装,而变得款式各异,奇幻多彩。时至今日,杂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单纯表现技巧的表演形式,对杂技节目实行全方位包装,成为新世纪杂技创作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上,由张野乐担任主演的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参赛节目《旋转皮条——觅》获得金奖,他以高难的杂技技巧和极具张力、感染力的出色表演,摘取了本届比赛最佳演员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13.
杂技的创新,体现在它要革新几千年来的传统表演与教学方式,要靠杂技工作者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敬业精神。为了舞台上瞬间的惊艳绽放,不惜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钻研与求索,在失败中苦苦追寻成功。一、赋予节目表演新的内涵。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几十年来我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巡演。在我参与的2000多场演出中,我感受到中国杂技与国外杂技的差距不在技巧,主要是演员的表演、节目的包装和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4.
《杂技与魔术》2021,(1):23-25
杂技教学是在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专业教师采取符合杂技教学任务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杂技基本功,掌握杂技表演所需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有组织、有计划教育过程。一、杂技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征1.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杂技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杂技专业技术、表演技巧和表演实践,是典型的过程性技术。杂技课程属于技术教学,即让学生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达到对杂技技术、技巧、技能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汉代就已经形成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随着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需求逐渐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原来的杂技节目过多注重技巧的难度系数,而现代杂技已融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更注重舞台的美感呈现。一杂技表演艺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技巧动作,因此,技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杂技剧的正式发轫还原杂技剧的历史镜像可知,当代中国杂技经历了从类型杂技节目,到情景/主题节目,到情景/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发展脉络。所谓类型杂技节目就是以"车技、顶技、皮条、钻圈、柔术、转碟"等为标题,直白地表现与展示杂技技巧的节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经出现一批"情节化杂技"或"微型杂技剧",但是整体而言,这种创作倾向不过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说教,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最终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17.
杂技艺术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是借物质支点向肢体极限挑战的艺术,其艺术美的传达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它造成的艺术悬念和期待也是在新、奇、难的肢体动作中产生的。杂技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试图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类高难特技,不断出新、出奇,制造惊险和动作悬念。我以为,杂技不是"再现性"艺术,也不像是"表现性"艺术,倒更像是"展现性"艺术。  相似文献   

18.
杂技在“百度”搜索上面是这样解释的: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从以上对杂技的介绍,对照当今杂技舞台所呈现的节目,以及世界各主要杂技赛场上的中国杂技节目来看,以上这些传统杂技节目正在被逐渐弱化,有被演出市场边缘化的趋势。当今的主流杂技舞台上看到这些传统的杂技节目已是不易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杂技训练有四项基本功,腰功、腿功、顶功和跟头,练好基本功是练好杂技节目的基础。在这四项基本功中,腰功和腿功是基本功中的基础,顶功和跟头是今后参演节目的关键。培养一个基本功全面的杂技学生少不了跟头基本功,因为在很多杂技节目中,都需要跟头技巧的参与,特别是《钻圈》节目。  相似文献   

20.
<正>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原创节目《双人升降软钢丝》对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的斩获,足以证明它在行业内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地位。从技术上看,《双人升降软钢丝》既包含了一系列高难新奇的钢丝技巧,又将演员人数由一人增加至二人,并在难度上进行了创新,为节目赋予了区别于其他钢丝表演的独特且难以复制的技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