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学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例题教学之后,学生们总结出了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竖式计算时,除到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利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而教改的实施应体现在具体工作细节中,下面的几个工作细节体现了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部分理解. 变"100分"为"0分" 事例: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有关求商的近似值内容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即"去尾法"和"进一"法.当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后.我向学生宣布:"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小测验,只有两道题,每题50分,共100分".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明确学习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使学生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3.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本次学校运动会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听说这次运动会咱们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许多同学都获得了奖,是吗?生:是的。师:都有谁获奖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究竟应如何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告诉我们,当学生的心理处在不明白而想弄明白,想说而又说不出状态时,教师加以点拨、引导,才能使启发式教学收倒预期的效果。有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求商的近似值”时,首先复习了前一节课学习的“求积的近似值”,在强调了近似值的求法后出示了一道  相似文献   

5.
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上了一堂题为《我们的学校》的说话课。这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有步骤地观察,通过参观和观察画面,理解说话课的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时,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把话说得连贯、完整而有条理。上课的前一天,我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校园里看看,重点看了花园、鱼池和画廊。第二天上课,我开门见山地讲:“今天的这堂看图说话课,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大家熟悉的地方——我们的学校。”板书题目《我们的学校》并让学生齐读一遍,读毕,我问:“大家觉得我们的学校怎么样啊?”有的学  相似文献   

6.
在统编小学《数学》第七册课本第二单元,第3小节“小数除法”这一章节中,安排了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这一内容。除了“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外,这里谈谈如何利用余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第二步,将余数乘以2(要求口算算出),如果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除数,那么,就在需要求的商的末位加1;如果所得的积小于除数,就不能加1,所得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在一所镇中心小学听了一节课,教学内容是“8加几”(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节课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犤我的困惑犦这节课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部分,教师亲切地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一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山西省寿阳县教研室张继光《难忘的一课》主要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看见一位教师和孩子们在饱含深情地学习国语。“我”听老师介绍,学生小礼堂里的中国伟人像是刚刚换上去的,“我”深受感动。文章表达了台...  相似文献   

9.
德国一位教师在《时代报》撰文道:“我的课是种服务,学生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由此可见,教师的服务是给学生搭起一座通向知识彼岸的桥,至于学生们是否愿意过这座桥则听凭自便。把学校的教学定位于服务关系,确实能改变教学面貌。首先,教师有压力感。德国大学一门课可以好几个教师同时开,每学期头两个星期学生不注册,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选择教师“服务”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在这两周里把每个教师的课都听一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本学期就在他(她)那儿“安家落户”,正式注册了。德国有种说法:学校里最重要的学生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课题,我走访了十四中学政教处主任刘书明同志,他深有感触地说:“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个横向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学校的政教处、团、队、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才能见成效。”他结合学校政教处工作实际,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重要环节。学校紧紧抓住这一环,协调了各方面的工作。如初一《公民》课中讲‘热爱集体’一节时,课上,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概念、意义、个人  相似文献   

11.
听课,特别是听阅读课,是我的“家常便饭”,也是笔者深入教学实践、汲取教育营养、发现教育现象,进而探索教育规律的“必修课”。在我看来,听课是学习,听课是借鉴,听课是欣赏,听课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听课之时的感受近两年来,听了一些“观摩课”和“比赛课”,感受颇深。有的课令我兴奋,有的课给我启示,也有的课让我忧心忡忡……一位特级教师导读《有一个小山村》一课,其法之巧,令人叹服。教师先让学生通读三遍课文,并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圈出生字、新词。而当有的学生找出新词提问时,教师却劝他先读书,联系上下文解读关键词语的意思。解…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议论:“我喜欢数学课”、“物理课最有趣”、“语文课老师讲得挺生动”……却从没有听哪个学生说过喜欢班会课。然而,班会课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候,班会课更有其重要作用。如何使学生喜欢班会课,让他们从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是需要班主任认真探索的一个课题。多年来,班会课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内容有班级学习及纪律情况的阶段性小结,表扬先进、批评错误,学生自习等等。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给学生造成了一种班会课就是老师的“说教课”,就是后进学生的“挨批课”的心理定势。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古今中外在不同的时代都有过不同的解释。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礼记》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欧洲“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明确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父亲,并认为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而且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所必须负有重要责任。伟大导师列宁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是:“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  相似文献   

14.
王永成 《河北教育》2003,(12):33-33
前几天,我听了《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教师在讲“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时是这样安排的: 一、学生自主学习。在数轴上标出“1/4、2/4、 3/4”,教师巡视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我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教法》的兴趣,磨砺学生的“教”功。课前五分钟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我根据《教法》课所肩负的特殊使命,也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没有涉猎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杂志这个实际情况,对课前五分钟训练的内容作了硬性规定:每个学生登台所讲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操作从易到难分为三个阶段。即:读点子———说点子———析点子。第一阶段安排在三年一期,每个学生必须登台。上台的学生把自己从报刊杂志里抄来的“教学心得”读给同学们听。要求读的同学普通话标准、声音嘹亮…  相似文献   

16.
彭华清 《教师》2010,(31):73-74
我到一所小学听了几节公开课.为其中两位教师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而叫好。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心中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 ,就是《湖南教育》。我1986年毕业于道县师范 ,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我一边充当老师 ,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山里娃 ;一边充当《湖南教育》的“旁听生”。尽管是“旁听生” ,但我仍有“课”必“听”。因为我潜心钻研《湖南教育》 ,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只要学区举办论文竞赛 ,我的荣誉证书是“腿踢不动的”。因此 ,我有了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凭借此 ,我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教学之余 ,我尝试“爬格子”。但初学写稿 ,挫折不少 ,写了两年 ,投寄出去的100多篇稿件均如石沉大海。有人断言 :“你底子太薄 ,…  相似文献   

18.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19.
以火灭火     
听一位自然教师讲《燃烧与灭火》一课,教师提出:“大草原着火怎样扑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发言非常热烈。而且有的学生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使我感触很深。一名学生首先回答说:“可以用人工降雨扑灭”。教师说:“没有云怎  相似文献   

20.
霍云龙 《云南教育》2004,(10):44-45
在学校常规听课中,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两次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觉得《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落实,首要因素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现以此课例,谈我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