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构建编辑与作者的和谐关系,科技期刊编辑需构建和谐的编辑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我和谐建设;注重培养和提高协调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编辑同仁和谐相处的能力,善于与作者及审稿专家沟通;树立“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公平公正对待每篇稿件;善于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作者。唯有如此,才能与作者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增强科技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否和谐,是期刊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与作者交往中,编辑要正确地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要恪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敬业精神,尊重作者及其劳动成果,从而达到扩大期刊作者群、增加优质稿源数量,不断提高期刊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偏差主要包括对编辑职业本身认识的心里偏差、对自身发展认识的心理偏差以及对待作者与文稿的心理偏差等方面。防治和纠正对这些心理偏差,要正确认识编辑职业的性质,正确认识编辑和学者之间的关系;提防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编辑、作者、读者是编辑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关系。编辑工作是组织、处理稿件的过程.稿件为作者创作,编辑组织加工稿件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可见,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本文试对期刊的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以利于更好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5.
谈谈图书出版工作中的编辑与作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才能处理好两者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才能做好图书出版工作.指出编辑只有发扬敬业精神,针对不同作者(投稿作者和约稿作者)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牢固树立为作者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编辑部的整体工作流程中,编辑处于作者、读者、审稿人和编委群体之间的中枢区域.针对编辑的特殊位置,探讨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与作者、读者、审稿人、编委的关系,促进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编辑活动中处理好编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编辑质量的重要因素。编辑要善于发现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树立受众意识,满足读者不同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8.
新型的学报编辑作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编辑作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偏差、合作关系的非共生性、信息沟通的单一线性。这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学报编辑作者关系就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体现编辑选择稿件的客观、公正和公平;编辑作者多元化互动,体现编辑作者的共生关系;建立多渠道沟通,实现编辑作者的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和学术价值多元融合;关注青年作者成长与培养,实现编辑作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诗锋 《培训与研究》2008,25(6):110-112
现有编辑作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偏差、合作关系的非共生性、信息沟通的单一线性。这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学报编辑作者关系就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体现编辑选择稿件的客观、公正和公平;编辑作者多元化互动,体现编辑作者的共生关系;建立多渠道沟通,实现编辑作者的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和学术价值多元融合;关注青年作者成长与培养,实现编辑作者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离不开编辑更离不开作者,两者关系最基础、最原始、对立而又统一。因此,求同存异,互动协和,构建一个和谐的作者与编辑关系,不仅能让优秀的学术作品、优秀人才不断呈现出来,也可以提升编辑的自身的业务水准,而且还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建立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中西和谐观给了我们方法论上的启示。本文从和谐理论入手,探讨编辑与作者关系的和与不同,提出如何构建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和而不同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编辑和从事编辑工作时间不太长的编辑,有必要再谈期刊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综合素质。对这些基本素质,期刊编辑人员都应具备,但可以根据从事不同期刊类型编辑工作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报编辑、作者、读者关系的互动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的编辑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先进精神文化的生产活动,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作者与读者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先进精神文化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多样,法制社会建构日臻完善,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先进科技产品诸如互联网在出版编辑领域中的使用,给传统的编辑关系带来了一些冲击与变化。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我们必须要认真审视这些变化,更好地推动高校学报编辑、作者与读者关系的互动与优化。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在邹韬奋的编辑出版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的服务意识,内容、形式及文风等方面的劳苦大众视角,严于律己,以仁爱之心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的胸怀。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在数字时代高校学报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乐于奉献的精神,应当具备立体型思维方式、更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高校学报编辑应熟悉多种技能成为多面手,熟悉网络新技术,深化学科素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边缘学科,承担起构建文化话语权的责任,高校学报编辑可尝试用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组稿推广等工作,增加刊物的时效性,扩大学报的影响力,在数字时代做一个内心宁静淡泊受人尊敬的学者化学术编辑。  相似文献   

15.
编辑作为新闻出版的的重要环节 ,应突出其主体地位 ,要努力从读者出发 ,为读者服务 ,大胆创新 ,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完善业务素质 ,真正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6.
平等性原则是科技编辑处理与作关系的核心,它要求科技编辑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注意克服选稿工作中的“马太效应”和“权威决定论”的影响,努力扶持科学新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中,科技编辑要尊重作的劳动,慎重改稿,以科学的精神做好稿件加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编辑的文化选择主要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创新,而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活动对文化传播既有制约作用也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Prospective authors submitting articles to The Clearing House or other professional journals should realize that publishing success depends, in part, on game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by the Executive Editors of TCH identifies ten strategies, based on metaphors from competitive sports, that can help authors win at the publication game.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网络化已经不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是一种现实存在。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发展,对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编辑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拥有开阔眼界与现代思维,学习并熟悉各项网络编辑技能,使网络化的优势在编辑的应用中达到最大化。同时,在网络化背景下,编辑应更加注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质就是利用现代技术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就是信息工作,学术期刊社是生产、传播信息的部门,因此编辑工作者因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本文阐述了编辑信息素质的内涵,提出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丰富的信息知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提出了学术期刊编辑提高信息素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