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法律以道德为存在基础,同时又对道德起着巨大的和保障作用。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段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段道德要求。古今中外的立法者都非常注意通过法律,法规来保障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道德与市场经济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持,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特有的道德,应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道德,存在着融合、疏离、互补、互动的关系。现代社会倡导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现实中存在着在实施德治方略与法治方略的时候陷入误区的问题,使得德治与法治产生冲突,正确地认识这些冲突有利于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体育竞技比赛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的研究,阐述了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素质教育、媒体监控、法律 保障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失范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失范不仅指的是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失去了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指道德本身在法治社会中主导地位的失落。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的主导规范地位失落了,道德必须从属于法律,要在法制建设的范围内思考道德重建问题,使道德规范转化为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规定,以便通过加强法治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是道德重建的最基本的任务。道德重建的最高任务是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引导社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是困扰法理学家多年的问题。法律由权利和义务构成,却又依托权利而存在的,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而道德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我国需要将"本土内在性"融入法治建设,明晰道德法律化界限,注重对国民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道德建设的基点——底线道德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民的道德实践中,底线道德无疑是审视道德实效的一个基础视角,它直指人们道德生活的基础领域.重视和强化底线道德不仅是我国道德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且在理论上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底线道德作为一个引领环节,体现着由道德义务向道德崇高发展的趋向,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法制建设中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问题的探讨,认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在体育法制建设中有积极意义。同时又对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途径、适用的限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明确体育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以便发挥二者的作用,更好地为体育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道德建设与依法治国关系密切,相辅相承,道德有助于法制建设,法律有助于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填补法律调整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的立法作准备,有利于提高司法水平,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0.
朗·富勒是二战后兴起的新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他所推崇的新自然法学虽然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世俗自然法思想的理性传统,但又独树一帜,他不但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不可以分开的,而且认为法律自身必须由八项法治原则作为其支撑,这八项法治原则就是使法律成为可能的"内在道德"。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富勒提出的两种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他提出法律内在道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诱因,最后论述法律的内在道德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的本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决定婚姻家庭关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控 ;单一的规范不能胜任调整现代复杂的婚姻家庭关系的重任 ,在建设法治的同时应保留我国道德文化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镰仓末期,战乱频起,民不聊生。统治阶级纵欲无为,国家松散衰微。为争抢土地,父子反目成仇,亲情不再。而武家道德秩序则面临瓦解困境。无住通过《沙石集》一书,忆古思今,巧用利弊对比手法以阐述恢复道德秩序之重要性,并进一步推出自己的以德治国思想——人和则国和,德立则国强。  相似文献   

13.
"父慈子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行为纳入法律管辖之下."常回家看看"入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感知和认同,同时也弱化了道德在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作用.建议由道德等社会规范来调节"常回家看看",同时为了保障该行为的真正落实,应该从加强民众家庭责任感和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两方面入手,为子女常回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在指出网络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后,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引起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要使得互联网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就必须从道德规范约束、制定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四个方面建设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5.
越南对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的办法较多,主要通过党内的纪律、国家法律体系、专门监督机构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力量进行引导、规范与约束。但是,目前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工作的现实有效性仍然缺乏,面临着制度建设不足、执行力欠缺等许多限制。本文探讨了中国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党内监督、推进法治化建设、提升监督机构的执法效力和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力量等方面总结得出了对提高越南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明王朝的统治始终贯彻着伦理道德这一原则,在此影响下儒家文化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权力与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结合成为治国理政的工具。而充满道德色彩的政治制度造成的政治体制僵硬以及法律的缺失成为导致明帝国最终灭亡的重要因素。笔者在通读《万历十五年》之后,以对此书的理解尝试从法学角度论述大明王朝的衰亡之路。  相似文献   

17.
法律道德是维系社会存在和法律的底线,失去它就失去人们守法的心理基础,从而导致法律乃至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崩溃。法律道德的价值取向在法律教育中居重要地位,成为维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之根基。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特点和社会道德价值的理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叉称法律救助、扶助制度,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上困难、生理上残缺、智能上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具有突出的特点,即物质保障的现实性、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并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简析和谐社会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重点立足于弘扬公民以明荣知辱为基础的道德自律精神,激发公民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责任意识,启发公民以仁爱互助为灵魂的公益觉悟。只有着眼于人的内心塑造,公民道德建设才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与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道德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即实践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是道德演进的动力,是道德进步的尺度;道德对实践的介入关系,表现为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道德向实践的转化关系,这种转化过程包括道德内化阶段、道德行动阶段和道德创造阶段。由此说明,科学的道德观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或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