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853-85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根据引爆点理论中的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对当下我国电子竞技热现象进行研究,为我国电子竞技的推广以及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导向意义。结果表明:电子竞技发展过程中寻找"引爆点"的途径主要有人际传播为电子竞技热塑造关键角色,即名人明星为电子竞技宣传、骨灰级玩家的标杆作用;电子竞技附着力的增加,即《魔兽》电影的热映、高校开设电子竞技相关专业、直播平台发展如火如荼;政策导向下的电竞环境,即电竞品牌的建设、正确的电竞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电子竞技》2011,(9):33-33
2011年对于中国电子竞技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量网络游戏开始争相研发代理电竞类网游,传统电竞赛事也逐渐将电竞类网游设置为比赛项目。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电竞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电子竞技的现状是职业俱乐部不断增多,电子竞技在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电竞行业的投入逐渐增加;其存在的问题是社会认可度偏低,自主研发能力偏低,俱乐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并提出3点对策:加强政府扶持,积极引导主流价值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研发高精电竞产品;健全俱乐部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曹珺萌 《电子竞技》2016,(17):26-32
Valve公司(维尔福软件公司),更多玩家愿意称其为V社,为这支年轻的TI冠军战队颁发了900余万美元的奖金,又一次提高了电子竞技赛事的奖金高度.V社旗下的两款广受欢迎的电子竞技游戏DOTA2和CS:GO,构成了其在电竞产业下的主要布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试着通过V社这两款电竞游戏的赛事模式来展现其在电竞市场的部署.  相似文献   

5.
崔方舟 《电子竞技》2012,(24):26-27
特别感谢Robert Hu对本组报道的帮助电子竞技运动如今在全球高速发展,与电子竞技运动息息相关的专业电竞外设品牌也是品种繁多。谁才是全球最早的电竞专业外设品牌,这一问题可能很多人都答不上来。11月22日,《电子竞技》杂志在QPAD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成为了中国首家现场采访北欧顶  相似文献   

6.
《电子竞技》2014,(23):54-55
2014年11月29日,位于扬州1912街区的明基全球首家专业电竞馆,正式落成并启用。一时之间,周边地区大量草根游戏玩家和电竞爱好者慕名而来,争相目睹职业选手和电竞明星们所使用的酷炫装备,体验前所未有的竞技快感!一场热血不止、激情无限的电竞狂欢派对就此拉开了序幕。明基电竞馆的开幕,有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或将为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跨入泛娱乐时代的电竞——不可逆的趋势 如果说退役选手娱乐性的开黑是让电竞最初有了一些娱乐味道的话,那么电竞真人秀节目就是让电子竞技走向泛娱乐化跨时代的一步.在大量内容制作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Lying Man》、《Panda Kill》等节目进入了观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崔方舟 《电子竞技》2012,(24):32-36
特别感谢Robert Hu对本组报道的帮助欧洲最大的电竞比赛,全球最大的电子竞技LANParty,欧美顶级电竞选手每年最重要的赛事之一等等,是DreamHack给大多数国内电竞爱好者留下的印象。12月22日,2012 DreamHack Winter在瑞典延雪平重燃战火,《电子竞技》在北欧顶级电子竞技品牌QPAD的帮助与支持下,有幸成为了国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植;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媒体、企业的大力支持等。同时为我国电子竞技日后的良好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对电竞的支持度;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电竞的认可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电竞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加强媒体正面报道,吸引大型企业的资金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电子竞技》2013,(23):24-24
自2003年电子竞技成为我国第78个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电竞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中国电竞的气氛有起有落,但总体是在积极健康发展。2013年NEST(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的举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体育总局对电竞的支持与推动。在娃哈哈启力NEST全国总决赛开赛之际,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杨英女士面对媒体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1.
黄恩  李世豪  金琼  闫金 《当代体育科技》2020,(9):199-200,2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电子竞技的定义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由于消费者对电子竞技的需求及有组织的视频游戏竞赛的增长引起了体育活动和娱乐行业的广泛关注。因此,电子体育是一个体育管理学者进行研究,教育学生和服务业的新颖和受欢迎的领域。尽管消费者和从业者的成长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但学者们争论电子竞技在体育管理领域的地位,他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电子竞技能否被归类为体育的问题上。建议在体育管理中包含有组织的电子体育赛事和比赛,而不是体育运动的一般定义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电子竞技(E-sports)已经成为当代发展最快,且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国家体育总局于2003年将它列为第99个运动项目,又在2011年再次将电子竞技改为正式比赛项目。电子竞技从运动员、观众和经济价值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而且它将被列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虽然最初主要是年轻男性对电子竞技感兴趣,但电子竞技有可能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带来健康行为的改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电子竞技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影响健康行为以及一些主要困境的解决措施。除此之外,电子竞技将有可能帮助于个人改变其体育活动和健康行为。最后考虑到电子竞技的指数增长,对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认识到电子竞技带来的机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电子竞技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运动项目,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以高科技软硬件为运动器械,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研究探究了电子竞技的起源,认为其演变过程为:玩耍→游戏→电子游戏→电视游戏(先驱)→电脑游戏(主流)→单机版电脑游戏→网络游戏和电子竞技。在梳理电子竞技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赛事逐渐增加、电子竞技产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现状不相适应的是,电子竞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认知水平及损伤预防和康复相对落后。基于此,从运动训练学视角切入,探究电子竞技运动员的心理、智能、技术、战术、体能以及能量代谢系统特征,并对电子竞技运动员损伤原因及其康复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及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及其不同于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性质和特征,促使政府主体重新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身份定位与政策路径。以4层结构为主体、以“举办和参与”为表现形式的举国体制,虽然在竞技体育场域中富有成效,但在职业体育场域中效果不理想,在电子竞技场域中则更加难以适用。对此,政府主体应将电子竞技场域的管理体制转换为“监管和服务”:在监管层面,应以包容审慎监管为原则,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为之设定标准、规则和界限并加以监督,对赛事审批、监管措施、经营管理等事项加以改进和优化;在服务层面,则应以创新服务方式为目标,将服务融入监管过程中,并在信息、技术、规则制定、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据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特征,以亚洲男子田径运动员历届大赛成绩、创造世界纪录情况及当前世界和亚洲纪录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尝试量化分析亚洲男子田径运动发展轨迹,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确立今后发展方向和提高运动水平提供研究依据。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自然发展和新技术阶段个别跳跃类项目存在优势;大负荷阶段整体实力低迷,优势在周期耐力和跳跃类项目;科学化训练阶段获奖项目和国家增多,周期耐力、部分短跨和投掷类项目成绩突出。百余年间4个国家和1个地区运动员在7个项目上创造或平过世界纪录;当前亚洲田径运动开展仍然不是均衡。  相似文献   

16.
张连涛  朱成 《冰雪运动》2010,32(5):33-37
把握世界冰雪运动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对我国冬季体育项的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冬奥会为切入点,认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增加将成为一种常态;冬奥会奖牌依然集中在少数冰雪体育强国,呈现美亚趋强,欧洲滞涨的发展趋势;亚洲冰雪运动开始了新一轮的崛起,中国冰雪运动进入新的起点。提出我国应加强对冬奥会新设项目的研究,并积极利用洲际性冬季项目运动会创立新的比赛项目,只有成为冬奥会新比赛项目的设计者、推动者和先行者,转变增长方式,才能真正成为冬奥会竞争中的强者;总结和吸取自身与别人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中国跻身世界冰雪运动强国之列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体育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与交错的关系。近年来,西亚国家的体育发展呈现出妇女体育从无到有,体育交流日益丰富,国际比赛承办逐步增多以及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的特征。西亚体育取得的这些成绩与伊斯兰教近年来致力于突破传统,积极应对挑战,努力融入世界的宗教改良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西亚体育给伊斯兰教的宗教改良注入了更多的动力。这一现象对于我国后奥运时代的体育事业如何实现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电子竞技体育运动的产业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论:电子竞技体育可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运动尚处在发展阶段,政府的重视不够,竞赛市场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引导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型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的发展优势是媒体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受众空间巨大,内容、形式与广度优于传统媒体,具有转播世界大赛的丰富经验、设备技术全面;发展劣势是版权不易保护、持权转播商利益难以维护,业务发展迅速导致发展混乱,专业与复合型人才紧缺、技术尚存制约;发展机会是网民数量攀升、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转变,政策导向宽松,以奥运会传播为依托、亚运会为平台促成了技术革新,大型体育赛会为新媒体带来巨大的商机;发展威胁是新媒体版权受到拷问、部门监管冲突,合作不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