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人认为,道德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德理论的建构过程,称为道德规范设计;二是道德理论的实施过程,也就是道德建设的实际操作部分,称为道德调控。相对而言,理论工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道德调控机制,将道德理论付诸实践。社会是通过内在与外在两种机制的结合来构建完善的道德调控机制的。前者是内在教化机制,它具体包括传释机制、教育机制、示范机制等;后者是外在控制机制(以下简称外控机制),它主要通过法律规约机制、舆论监督机制、道德赏罚机制来发挥作用。道德内外机制作为道德调控的“软”、“硬”两手,…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益冲突及其调节,并日益凸显一种与“他者”“共生”的共同体伦理精神。今天的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多元共存,差异共生;核心价值是利益共享。“互让←→共享”机制的合理性正根于一种“共在”境域中的利他主义伦理情结,表达了个体与“他者”如何“共生”的生存论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中国,核心任务是构建和优化“互让←→共享”的道德调节与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扬、教师的使命与社会属性等角度,分析了强化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西方思潮的影响、社会发展与国情变迁等现实,强调加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三维统一”模式;提出构建高校教师政治道德建设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德是调节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通过加强道德制度建设,继承优秀传统及世界文明成果、加强与法律调节相配合、强化道德教育、加强社会舆论的评价监督、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等手段,建立起有效的社会道德调控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的调节力度,为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法治”不等同于法律或法律作用,“德治”不等同于道德或道德作用。“法治”并非不容道德,“德治”亦非必然排斥法律,法律和道德可以共生,但“法治”与“德治”却不能共存。“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中国的法治之路虽然艰难而漫长,但“法治”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前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有“自律道德弱化”及“他律道德缺失”。针对问题,本文对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防治体系进行了思考:一方面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将道德规范内化,形成道德自律;另一方面是综合运用管理、技术、法律等手段形成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市场是有效率的,但也是有缺陷的。市场有时会“失灵”,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要克服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负面效应,就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道德的内在协调。道德作为一种主体行为的自律性调控机制,可以补充市场调节之不足;优化政府调控的效应,提高市场配置的效率,引导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彬江  王昕 《教育探索》2001,(11):95-95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由法律和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不同作有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要求有相应的伦理道德与之相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法律和道德面临着危机和困境,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任重道远,但“道德法律化”的提法则是应予反对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应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强化道德软约束,加强道德法律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转对道德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也成为道德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人提出了“道德重建论”,(《道德重建——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载《光明日报》1993年4月19日哲学版)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提倡通行的集体主义道德传统,笼统地将传统道德视为使人们“倍受压抑”的“旧道德樊笼”和“锁链”。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总结了西方关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是道德调控的认识过程。认为政府的道德调控以市场经济蕴涵道德属性为客观基础,以政府是三重人、三重理性、三重标准的统一为内在依据,以市场主体的行为动力所具有的性质和所表明的方向为对象,以由市场主体理性的遮蔽效应所导致的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盲点”与“污点”为范围,以“服务”与“引导”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是从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原则逐步演变为私法上的“帝王条款”、进而成为普遍法律原则的,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与诚实信用原则制度缺失有着密切关系。加强诚信立法建设、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完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政府及公民信用法制观念,是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构建市场经济、和谐社会诚信环境的最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道德观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相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良好运行需求的“功利主义”思想没有得到正当性明确,由此引致的道德价值观混乱和政府在道德维护方面的角色定位不当是造成我国道德问题的两个根本原因。在我国由计划经济承认道德自律论转变为市场经济承认道德他律论的前提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需求的“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同时,政府承担起竭力维护“功利主义”思想的角色,是根本解决我国道德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转对道德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也成为道德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人提出了“道德重建论”,(《道德重建——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载《光明日报》1993年4月19日哲学版)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提倡通行的集体主义道德传统,笼统地将传统道德视为使人们“倍受压抑”的“旧道德樊笼”和“锁链”。主张建一种以抽象人性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使个人私欲得到充分发展的道德。而且提出,只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精华,又和传统社会的德治在内涵上有重大的差别,更不同于封建专制下的“人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道德经济的统一,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辩证地统一起来,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特别要把“从严治官”放到首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拾金索酬”的行为却会遭到道德谴责。论证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即符合“拾金不昧”本义;服从于现阶段社会的经济基础,符合市场经济理念;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保证遗失物制度的实际实施;维护法律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推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并把它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法治”与“德治”在国家的治理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以德治国 ,必须坚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后盾 ,发挥道德的社会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9.
道德资本是一种特殊性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心”。本文通过阐述道德资本的科学内涵,分析了道德资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提出道德资本的构建路径。力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挖掘道德资本、积累道德资本、运用道德资本、充分发挥道德资本的作用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的体会文章。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本文论述了法律和道德对维护人类社会秩序和纪律的重要性;论述了市场经济对道德的要求;论述了江泽民同志的“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思想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