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言文是经过时间的洗涤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瑰宝,但在当下的文言文课堂较为沉闷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足够的热情,更不要说主动学习文言文了。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我们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吧,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认识到古文的美,认识到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丰富语言文字的美妙,认识到文言文本身丰富的情感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进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领悟甚至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除了拥有优美的辞藻和独特的章法外,还有独特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很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侧重于对个别词语的积累和欣赏,片面强调文言文的语言美和追求文言文的意境美,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贯彻人格美教育.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格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文言文教学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但是文言文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周春香 《福建教育》2023,(10):39-40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常以理解内容、记诵为主,教师还应关注文言文的审美价值,有策略地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之美,进而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语言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着不轻的比重,但是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尤其是职教高中的学生,他们底子薄,学习起来很吃力,更是丧失了学习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呢?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就是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8.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9.
廖艳云 《广西教育》2014,(42):91-92
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感悟文韵、文学、文化之美,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但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文言文课文的长度和难度以及教学时间的紧迫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大部分教师只好采取一味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学习课堂中总是习惯性地顺着教师早已设定好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亦步亦趋,导致了学生总是顺应教师的观点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此,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那么,如何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善学、多学文言文呢?  相似文献   

13.
邱海龙 《考试周刊》2014,(16):24-25
<正>许多语文老师抱怨文言文教学花时多,效果却不好,所以产生文言文难教的困惑。仔细分析文言文教学,确实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只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文字美的赏析;二是只注重分析文章思路而忽视内容美的领悟;三是只注重固定化的人物定位而淡化形象美的感悟。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过于程式化,局限于对字词句的把握,忽略文言文的审美功能,使学生难于把握思想内容,难于理解人物形象,并受到感动,从而削弱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正确认识和学习热情,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我们要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挖掘其中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就像绳子上打了个结,在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学生升入初中后感觉文言文更加难懂难学,加重了畏惧心理。《童趣》是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本课的教学对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教学从教学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实现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文言文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文言文课堂串讲模式一直收效甚微,而“板块式教学”相比传统语文课堂具有明显优势。蔡欣欣执教的《爱莲说》就是将板块式教学思路巧妙地融入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一次实践,整个课堂分为三个学习活动:朗读训练、积累训练、赏析训练。教师通过对这堂课的观摩和研习,探讨板块式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在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中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导致许多高中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一种惧怕、恐慌的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势必不能漠视,而应该积极思考,找出可行且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以期可以更好地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一般由选择题、句子翻译或一段文言文的断句组成。这里面涉及到诸多语法问题,而语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只有进行系统的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因此,我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语法教学,学点语法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必需。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阐述: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提升艺术品位、加强精神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文质兼美的瑰宝,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吸收这些养分呢?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朱红 《现代教育》2014,(10):89-89
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比较注重文言词句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当然,学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并会翻译,但长期按部就班地串讲,就会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抑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也将被教师的"一言堂"而替代、剥夺。而事实上,每一个语文教师如能认识到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文,更应是继承并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时,那么我们就会更加理性地对待文言文的学习了。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作为学习古汉语知识的有效手段,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位。但是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程序化教学、无目标性学习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重点研讨运用教学情景、文言文诵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