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刚 《小学语文》2011,(7):62-65
【教学内容】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 【设计理念】 1.课文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全过程,叙述重点是她的“孝”。针对文本的这个特点,本设计围绕花木兰爱亲人胜过爱自己的优秀品质,紧扣相关文句,展开全文学习。  相似文献   

2.
作为技术全球化的衍生品,文化全球化以文化传播为媒介,体现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互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间的发展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在碰撞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挪用、吸收、融合有益成分。"文化转换"(transculturation)正是体现出不同文化融合和趋同的现象。《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是两部以中国故事为背景的美国制造影片,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元素和美国精神。文章试图从人物、情节和场景三方面分析影片中涉及文化转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迪斯尼公司借用这个故事拍摄了动画片《花木兰》,用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颠覆了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商丘虞城县是"中国木兰之乡"。木兰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商丘人最有发言权。我们试图充分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设计出中华小木兰的动漫造型,并制作《中华小木兰》动画样片,把花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打造为商丘乃至河南的形象大使,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商丘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咱的同桌是一位“花木兰”。此“花木兰”面带清高之气,是班主任心中的“红干部”,班里女生的代言人;特别是我们班里的男同胞,如果有谁一不小心冲撞了她,就会遭受她唇枪舌剑的“洗礼”,因此男生们对她都怕而远之。可偏偏老师让我和她同桌,起初的感觉是“倒霉”,但时间久了,我发现她还是很讲道理,很好相处的哦!  相似文献   

5.
花木兰代父从军、为国立功的巾帼英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她展现出不畏困难、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她传承中华民族"孝"和"爱国"的优良传统,她体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意识,花木兰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富的价值等待我们解读。  相似文献   

6.
韩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娜拉"们,她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徘徊。这类女性又分为三类,一类是隐藏女性特质,扮演成男性,以优势性别进入社会竞争的花木兰型;一类是女性意识过强,完全颠覆传统道德标准的野蛮女友型;还有一类被女权主义者称为"妖妇",她们是以偏激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坏女人"。  相似文献   

7.
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是以中国形象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片,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然而,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到处充斥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严重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试析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咱的同桌是一位"花木兰"。起初的感觉是有点"倒霉"。自然,跟"花木兰"同桌,就有好戏看啦! 因为天下雨,我早来到了学校。我的同桌"花木兰"也翩然而至。你看,她走到我跟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马尾辫子一甩说:"闪开,我过去!"我一看她"架子"太大,一直想煞一煞她"花木兰"的傲气,就一歪头说:"先脱下雨披再让你过去,不然弄湿了我的课桌椅,它们要是着了凉感冒了,那问题可就大了。"花木兰"无奈,就脱下雨披,白了我一眼,故意努  相似文献   

9.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改写了花木兰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花木兰的形象。本文将通过比较和分析《女勇士》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从而探讨汤亭亭的作品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影片《花木兰》分析意识形态对配音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斯尼影片《花木兰》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与西方价值理念相结合,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商业成功.通过从意识形态角度对《花木兰》的配音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操控,木兰形象受到了改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也有所显现,揭示配音翻译是对原文对白的改写,是意识形态操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制作人杨佩佩不久前赴港与袁咏仪签约,确定由她主演中视八点档《花木兰》,至于男主角李将军,杨佩佩心目中内定人选是外型英挺的功夫明星赵文卓。杨佩佩表示:“袁咏仪没有降价演出,她是以一档戏约二百五十万港币的酬劳主演此剧,赵文卓的合约也只剩酬劳部份待商议。”日前香港有报道指出,袁咏仪愿降价演出《花木兰》仍未受到制作人杨佩佩的青睐,《花木兰》女主角最合适的人选是刘嘉玲,此一说法杨佩佩郑重否认说:“我从没有说过袁咏仪会降价演出,她以电影算,给四个月的期,不拘集数,酬劳在两百五十万港币之上,很难讲贵与不贵,因为《花木兰》具体集数还没有统计出来。”至于为什么选袁咏仪舍刘嘉玲?制作人的说法是:刘嘉玲实在太有女人味了,最近接二连三的广告,和她本身散发出来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迪斯尼动画片《木兰》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置换了原作《木兰辞》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改写了本土文化的民族身份.国产电影《花木兰》力图改变民族文化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在中国真人版电影中,体现了浓重的女性文化意识和鲜明的中国文化身份.本文以女性意识和民族文化身份作为平行切入点,关注国产影片《花木兰》对既往版本的突破,分析影片首映票房成功的内在原因,以及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3.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其代父从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世人心中。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为蓝本,塑造了一位全新的女英雄形象。另一部女英雄题材的卡通电影《芭比之三剑客》,虽在故事情节、主题上与电影《木兰》有几分相似,但根植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部影片折射了不同的家庭观,英雄观和婚姻观。  相似文献   

14.
美国迪斯尼版《花木兰》上映后在美国和中国的反响大不相同,是由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中关两国文化价值观念在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取向、活动类型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美国版《花木兰》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木兰诗》在两种文化体系中产生的解读结果正好在同一题材上体现了中关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家听说过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吗?在南宁市红星小学就有这么一位小“花木兰”——韦倩。年仅12岁,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她,却已是一位“武林高手”。在2002年全区少年儿童武术套路锦标赛上,  相似文献   

16.
"东坡嬾版"是近年来苏东坡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是苏东坡在砎莸囊欢渭鸦埃钤?记载于南宋典籍《梁溪漫志》。文章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考证辨析"嬾版"的名称与实物,得出了独特的结论;同时对胡德辉为"嬾版"所作铭文进行了解读;并根据相关资料推算了胡德辉为"嬾版"题刻铭文的大致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木兰从军     
金典  王微 《红蜻蜓》2024,(7):34-39
<正>《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花木兰”的故事经久不衰,其中以豫剧《花木兰》最具代表性。陕西延安府尚义村,退伍老兵花弧的女儿花木兰正在窗前纺织。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官差送来一封紧急军帖。  相似文献   

18.
据历史学家考证。花木兰的故事可能发生于后魏。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军人竟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相似文献   

19.
女儿的学校周末发回一张广告,她说是老师发的"通知"。这张"通知"上面写着,北京某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十本世界名著,是新课标的推荐必读图书,有插图版和注音版两种,十本总价一百九十元。  相似文献   

20.
迪斯尼《花木兰》改编自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影片中的画面和音乐体现了浓郁的中国风味和中国特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有一定的阐释。但其核心是美国式的精神理念,这不仅体现在其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具有美国人的典型特征这一方面,更体现在其小人物也能拯救国家、改变历史的观念,以及通过木兰形象展现一个现代女性寻求自我价值实现历程的主题及皇帝在广场上与民同欢等场景的塑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