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LS回归等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问卷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女性、不在婚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作用更大;(2)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3)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4)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提升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1.39%和57.68%。结论:老年人科学、系统化的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能端正老年人的老化态度,对提高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增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发现体育锻炼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孤独感和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孤独感在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使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感情-社会孤独问卷以及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的扬州市健身点150名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居住方式和工作类型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幸福水平有显著的主效应;2)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后,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孤独感和幸福感的效应显著,多重比较发现,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增加孤独感水平降低,幸福感水平增加;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介作用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幸福感直接作用不显著,而是通过降低孤独感间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通径系数为-0.348.提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孤独和幸福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孤独感在体育锻炼改善老年人幸福感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并不强;由于受天气、身体状况、器材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老年人体育锻炼还未步入科学化、合理化轨道。建议制定保障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相关政策;加大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知识的普及;建设和增加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完善老年人体育组织机构。为科学指导和干预老年人体育生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探讨体育锻炼干预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改善作用,是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及大众体育改革与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老年人幸福感与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方法、体育锻炼干预效应以及心生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已有的研究结果尚未清楚揭示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1)积极深入地探索两者关系的"剂量效应";(2)开发提高老年人幸福感水平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3)加强生理心理机制的分析与探讨。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锻炼干预改善老年人幸福感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和采用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干预方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对城区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源 《体育科技》2006,27(4):79-82
通过对南宁市城区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常参加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更趋合理,对老年人控制体重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的国家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利于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正确的认识,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导致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程度和高度,找出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家长的重视程度、学生本人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等影响因素,并提出转变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社会对体育的关注程度;提升家长对体育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高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提高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高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仅需要关注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效应,更需要关注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福利效应。从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维度选取抑郁指数和提高积极感受与评价维度选取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作为居民主观福利衡量指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参与体育锻炼对参与者主观福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参与体育锻炼具有主观福利效应,显著降低了参与者的抑郁指数和提高了参与者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方面,积累健康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参与体育锻炼改善参与者主观福利的重要作用机制,即参与体育锻炼是通过提高自评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扩展社会网络、增进社会信任和提高社会声望,进而改善参与者的主观福利状况;在异质性影响方面,参与体育锻炼降低女性、城市居民、老年群体及相对收入较高参与者抑制指数的作用更明显,提高老年参与者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更明显,提高女性参与者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向东 《精武》2012,(25):60-61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关注程度的不断升温,作为对生活满意程度的关键指标,主观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关注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普遍集中于对成人医学样本的观察和分析,对青少年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探讨了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关联性,从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规律,对科学建立高中体育锻炼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