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刊从今年广东省作文考卷中选出12份真卷,作为同学们作文升格训I练的样卷。样卷按照文体分为议论文、散文、记叙文三部分,分别邀请了广州市六中的张清老师,广州市兰中的邱海林老师,广州市七中的邵长思老师作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作文升格指导意见,每位老师还亲自下水,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进行了升格示例。要求各位同学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高考化学考生总体为105902人。由于,今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系选择题用计算机阅卷,第Ⅱ卷是笔答题系组织教师以大题编组流水作业阅卷,这就难于在阅卷过程中统一抽样。我们根据试场分布均等随机抽样的方法,Ⅰ卷抽样550份,Ⅱ卷以四个大题为单位分别抽样514~568份,作为样本。样本平均分为55.66,总体平均分为56.44,说明样本是能够代表总体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全国高考作文出现了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命题 ,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 ,往往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考生可以自由选择 ,自由发挥 ,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的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考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 ,结合个人的写作实际发挥特长 ,力争使文章写出“个性”。什么是话题作文的“个性” ?在“发展等级”中明确了四个大项 ,即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和有创新。为了更直观更明确地说明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评价作文 ,也为了今后的作文指导和训练准确到位 ,我们不妨将四个大项进行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华东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的语音试题共占19分,是满分的近五分之一.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1)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韵母的分类知识;(3)普通话音节结构的方式和特点;(4)汉语拼音读写的能力。这四个方面基本上覆盖了语音的主要内容.没有认真掌握语音的知识和经过一定量的读写训练.要想得到语音题的满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徐华 《广西教育》2014,(36):36-37
今年是高考数学大纲卷最后一次出现在我区考生面前,其题型、内容、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等是如何延续往年试题的风格的,又与今年的新课标卷有何异同是每一位即将步入高三的师生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纵向[追溯往年的大纲卷(理)]及横向[对比今年的新课标卷I(理)]两个维度对今年的高考数学大纲卷(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今后备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考刚刚结束,现将四年来的江西高考英语试题的题型进行对比分析(侧重于对今年考题的评价),希望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复习和应试有所启发。江西卷的听力部分一直沿用全国卷的听力,从历年考生的得分(包括今年的估分)情况看,本大题难度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人物传记是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人物传记的阅读和考察有两个难点:一是最后一题,对于考生探究能力的考察;一是倒数第二题,对于考生分类能力、概括能力的考察。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考生人物传记的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呢?一、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树立分类意识,从宏观上概括人物传记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的。因此,通过把握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来掌握人物传记的特点,是培养人物传记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必由之路。人物传记的分析基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知人:文章写了什么人(一个主要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二、明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好故事”作文题让考生感到意外又轻松。意外是因为前两年的新课标Ⅰ卷作文“强弱之变”与“本手·妙手·俗手”都是多元关系型作文题,所以2023年备考期,考生们训练了大量同类型作文。但是今年新课标Ⅰ卷却是一元型作文题,文题审题难度不大,上手容易。然而,看着“好写”的作文题,要“写好”并不容易,仍需要仔细审题,深入思考,巧妙构思。我们就以这道题来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 1.文章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是(1)___;(2)___;(3)___;(4)___。 2.具体地说,公文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___性;(2)___性;(3)___性;(4)___性;(5)___性。 3.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公文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___、___。和___三种;按照紧急程度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两类,紧急公文还分___和___两类;按照有无保密要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作文命题,从技术上说,无非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防止伪作泛滥,二是甄别思维品质。前者是因为部分考生事先会收集一些文章,通过背诵或套改来瞒天过海;后者是因为考生创新素养的形成需要在思维品质上见高下。梳理今年全国16套高考卷作文题发现,安徽卷作文题是最接近这两个目标的,它既有效防止了考生"投机"主义的滋生,又为人才选拔提供了参照系。本文例谈201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立意的几个  相似文献   

11.
XIANDAIYUWodernch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很宽泛的概念,如何写作,怎样切入,许多写作水平不是很高的考生不知该如何下手,加上许多考生写作素质的缺失,致使今年高考出现了大批的低分卷。下面笔者作一归纳分析:警示之一:标题草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体现写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而且能使阅读者精神为之一振,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因此,写作者在构思文章,推敲语言时,不应忽视对标题的琢磨。有不少考生没有重视这一点,草率为之。今年一大批作文题目显得平庸粗俗,如“杂感”、“小议素质”、“我看人文与发展”、“人文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大学四,六级写作测试命题的观察,对写作命题意图,写作的题材来源和分类以及如何评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历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题目实例两方面共同阐述了写作测试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对作文设立最低分的命题特点进行了探讨,使考生在应考前对如何认识和面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短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指出作文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短文写作强化能力的训练。已达到在短期内使学生比较全面地和提高英语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1.实行网上评卷,考生应注意哪些事项? (1)规范用笔,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2)按照规定区域进行答题,切勿超出范围答题;(3)按照考生须知正确填写考生信息;(4)核对条码框指定位置是否正确粘贴考生条码;(5)注意不要误涂缺考标记。  相似文献   

14.
本套模拟试题按照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命制。全卷分第Ⅰ卷阅读和第Ⅱ卷表达两部分。阅读的必考部分,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一般论述性文章;选考部分的阅读文本,因为全国新课标卷连续四年使用了小说和传记,故本试卷换成了散文和新闻。选考部分的探究题,沿用全国课标卷曾经使用的多结论选一多话题选一的形式。作文仍选用了新材料作文。本模拟题可供今年复习备考的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心态浮躁,提升又找不到方法,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思维随之产生惰性。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写作升格指导尝试。所谓写作升格训练,就是指针对学生作文中呈现出的毛病,制定升格策略,引导学生按照升格的思路点拨,进行文章修改,提升作文质量。从三个方面做尝试:巧找写作升格感触点,激发思维,充实写作内容;巧找写作升格描写点,延伸思维,让细节说话;巧找升格立意点,展开理性思辨,提升思维含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大学四、六级写作测试命题的观察,对写作命题意图、写作的题材采源和分类以及如何评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历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题目实例两方面共同阐述了写作测试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对作文设立最低分的命题特点进行了探讨,使考生在应考前对如何认识和面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短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指出作文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短文写作强化能力的训练.已达到在短期内使学生比较全面地和提高英语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全国Ⅰ卷的英语作文都是以信件为格式的半命题作文,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合理地拓展使文章扩充为100字的流利的文章。本文介绍了四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给文章添枝加叶。  相似文献   

18.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9个小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2,焦距为6,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3~(1/2)/2;(B) 6~(1/2)/2;(C)3/2;(D)2。 (2)函数y=(1-tg~22x)/(1 tg~22x)的最小正周期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大学四、六级写作测试命题的观察,对写作命题意图、写作的题材来源和分类以及如何评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历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题目实例两方面共同阐述了写作测试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对作文设立最低分的命题特点进行了探讨,使考生在应考前对如何认识和面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短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思想准备,指出作文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短文写作强化能力的训练。已达到在短期内使学生比较全面地和提高英语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个年头。回顾四年来江苏卷命题走向不难看出,追求平稳过渡是江苏历史卷一贯坚持的风格,今年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和前几年相比较,今年江苏历史卷在稳妥的基础上,又凸显了很多创新的因素,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