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汉代是我国书法教育由不自觉时期转变为自觉时期的重要时期.汉代书法教育包括以鸿都门学为代表的专业高等教育及家学庭训等多种形式进行,为书法流派教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汉代高等书法教育由不自觉转为自觉,不仅体现为法帖教育与字书教育的分离,而且还随着书法理论的出现而产生了前代未有的教学内容──书学教育.汉代书法教育已开始关注书写工具与载体的运用,而且表现出字体方面的并行施教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代作为我国书法教育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书法教育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点,研究汉代书法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书法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并且书法教育在德育功能方面也起着积极的育人作用。因此,在加强当代书法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从汉代书法教育中汲取一些书法教育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无数的瑰宝,在这些历史瑰宝中,书法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书法的价值不仅仅有历史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无论是在当代或是在古代,书法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智力开发、提高审美能力以及有益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作用。经过实践教育之后,这些功能都得到了体现。所以在本文中将对书法的价值与功能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谈到金文书法,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到商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等钟鼎铭文书法,然在三代之后,汉代的金文书法在铭刻书法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若以汉代为时间参考系作一简单勾勒,汉金文的制作手法与审美精神上可通甲骨文,近则暗合秦诏版、秦汉印章,下开书法篆刻创作之风气。汉代的金文内容多是物勒工铭、吉语等,与三代记事铭功、颂德垂世有很大区别,又因制作以实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新的历史时期,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代书法及书法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追根溯源,深入探讨,或望能对书法事业的复兴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人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传统流派,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文化价值。然而,在当代书法创作中,古代文人书法的元素和风格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当代书法创作中存在的古代文人书法缺失现象,提出加强古代文人书法传承和融合、增强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教育和文化自觉等解决方法。同时,分析当代书法艺术家采用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技法,以及如何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书法不可避免的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关系,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书法的传播。文章试图考察当代书法在传播方式上出现的新现象,指出其速度快,范围广,容量大,处理简便,平民化,互动性等特点。此外,网络还影响着书法教学、书法活动的进程和书法批评等方面。使得书法教学更容易吸引年轻人,展赛评审更加公开,书法批评更多的体现民间思维。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进步,呼唤着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作为中华文化"以文会友"的代表,书法在弘扬国家强大文化力方面应大有作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当代史学、儒学、古文字学等诸多学科在自觉研究和应用古隶文献方面卓有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学科进步。书法人也应唤醒"古隶"的书学价值,激活其对中国书法和文化力振兴的重要作用,续写中国书法文化的翰墨长卷。  相似文献   

9.
秦代不仅在战国官学已经衰败的基础上既废官学又禁私学,还实行了吏师制度,所以秦代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但从史料分析,可以断定秦代学室教育应属专门培养文书吏员的中等职业教育,书法是主要教学内容。而且在封闭的教育组织形态下,对百工进行的职业技能教育当中。也包括书法教育。汉代是我国书法教育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的重要时期。汉代书法教育包括以鸿都门学为代表的专业高等教育及家学庭训等多种形式,为书法流派教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及教育政策无时无刻地决定着书法教育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进步,呼唤着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作为中华文化"以文会友"的代表,书法在弘扬国家强大文化力方面应大有作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当代史学、儒学、古文字学等诸多学科在自觉研究和应用古隶文献方面卓有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学科进步。书法人也应唤醒"古隶"的书学价值,激活其对中国书法和文化力振兴的重要作用,续写中国书法文化的翰墨长卷。  相似文献   

11.
王学军 《德州学院学报》2012,(3):100-104,106
邢慈静是明末多才多艺的杰出女性,诗文书画等方面造诣颇深,特别是书法堪称一家,博得历代书家的赞誉。其书法渊源来自深厚的家庭启蒙、传统的经典范本、艰辛的人生历练以及佛教影响等方面。其书法特点为高古、遒劲、中和。其历史贡献在于:坚守、弘扬了魏晋书法传统;保护、传承了邢侗书法艺术成果;开创了中国古代妇女新书风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美学进入了自为阶段。书法美学思想蓬勃发展,并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书家、书论,在汉代书法美学思相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美学观点,祟尚自然,追求妍美,并开创了书法品评之风,形成了中国古典书法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稽考了金华历代书家和书迹,上自唐朝,下至清末。并简略勾勒了金华古代书法发展史。  相似文献   

14.
硬笔书法是同汉字与生俱来的最早出现的书体,硬笔书体乃是汉字书体的母体。西汉以来,毛笔广泛使用后,毛笔书法成为我国书坛的主角,才出现毛笔书法,并在蓬勃发展中建立了毛笔书法体系,迅速登上了书法艺术宝座,主宰此后书坛两千多年。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钢笔为主体的现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起在全国形成了超乎人们想象的热潮,爱好者之多,普及面之广已远远超过了毛笔。硬笔书法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代表人物的行草书代表作品的用笔的中、侧、藏、露、行笔速度、结字等笔法特点上进行比较,使我们习书者更进一步了解了对书法传统学习的重点,以及变革风格的核心是笔法的转变,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书法研究角度看,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国时期的汉文文书,书体上兼有隶书、行草书、楷书及其过渡字体,风格朴实自然,富于急就和实用性质。作为大众书写史料的切片.这些文书在反映汉唐之间书风书体在边远地区民间演变轨迹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吐鲁番地区普通民众的视觉艺术生活。  相似文献   

17.
汉代书法开始摆脱文字的实用性,书法艺术开始从广义的书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汉隶、草书的兴盛;一批书家、书作的出现;汉代书法理论的产生,并开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探索书法美,对线条美的追求,“力”的审美追求的提出,强调书法的抒情性,对书法创作规律进行研究等等这些都标志了汉代书法审美的觉醒并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18.
近年出土的战国至秦代蜀地书法文献具有很高的书法学术价值,充分展示秦篆向小篆过渡出现的字形讹变现象,是当代书法史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这些木简墨迹和铭刻的玺印文字弥补以前先秦时代蜀地没有发现书迹之缺憾,为厘清书法史上的隶书起源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佐证材料,同时发现其对汉代书法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纾是中国近代一位少见的通才型文人,古文、翻译、绘画、书法均是其擅长的领域。林纾的书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宋人尚意书风影响,具有正大、温醇、流美的文化意趣,充满书卷气和抒情性。林纾书法审美趣尚、书法论述和书法实践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及以前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新、旧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的在岩石上刻划象形文字或符号,就是我国书法艺术最早的"祖先",这与湖南省江华县"女书"、女字碑刻有着密切渊源。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女性书法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秋胡妻,秦汉以后能留迹于后世的女性书法家主要有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晋朝著名的卫铄以及唐朝的女皇武则天等,她们法书宗师主要是父传夫教以及家庭、周围环境之影响,其作品均有大丈夫气,笔力激峻,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