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如“煤的形成”,语文教师和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得到的只是“一小块”。此话确有道理,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语文学习,到头来还是口不能言,笔不能文,这种“高成本、低效益”的现实的确成了语文教师心中难以言说的痛。新课改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但语文教学中这种低效现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并且又有一些新的流弊出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若忽视了审美,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庄文中也说:“审美是语文课的一股富有活力的矿泉水。”可见审美对于语文教学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实施语文审美教学呢?  相似文献   

3.
文本阅读中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消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  相似文献   

4.
大凡真理都是至简至易的,谓之“大道至简”。这里说的简单决不是肤浅,而是一种厚重的凝练。由于我们的语文教学繁杂不堪,教师和学生长期处于“迷惑”的状态中,丢失了教语文、学语文的价值。语文教学不达到“至简”的程度,学生就无法“得”。一、把握课程本质至简把握不住新的语文课程本质,必然出现语文教学“散乱臃肿”现象,加上形式主义的东西一多,犹如雾里看花,就连语文究竟是什么都迷失了。有时突出了人文关怀,却又淡化了语文,似乎新课程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关注“人文性”,故而出现了竭力回避其“工具性”。于是,语文课出现了少有的空泛,一…  相似文献   

5.
钟国榜 《教育艺术》2006,(10):62-62,30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是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倡导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以前语感教学一直不被人重视.《新课程标准》的问世,为语文教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凉爽的风,《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面对语文改革的新形势,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提倡“三主”“三重”。一、以“导”为主。重在“导读”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过去语文教学从生字生词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路讲来,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像解剖尸体一样,搞得支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讲,语文教学应该更有利于人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语文教学目的时,特别谈到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目前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至高无上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往往“惟我独尊”、“自我中心”,缺乏交往合作意识;因而,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自说自话,不顾及其他同学:有同学在课堂上表现不好时,其他同学会幸灾乐祸、讥讽、…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即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新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导向,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此,笔者从抒情散文的教学入手,谈谈如何落实高中新课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多处强调 :“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 ,“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来指导语文教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要彻底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 :1 语文教材创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都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今在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得以鲜明体现并提高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令我们耳目一新。但就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泛滥,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肤浅化;重问轻读现象比较严重。事实上,“读”不仅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为此,我们呼唤语文教学“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08,(7):128-128
《文学教育》2008年1月发表了郑新的《语文教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文。文章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着手。“点”——语文知识。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意识。过分强调“人文性”,脱离了语文知识,那么人文性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的偏差和实践的走样,近些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一股“泛语文”现象(细分下去还有“乏语文”、“非语文”和“反语文”,我将这四者合称为“F4现象”)。这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不少人对这种语文新课改中的新现象进行批判,这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泛语文”,  相似文献   

15.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尚待深入研讨的领域。中专语文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则 ,更是把应用文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编中专语文教材“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由三个序列组成 ,其中第二个序列便是以应用文基础知识为主线而构成的。这种新的教材体系 ,一方面突出了中专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的特点 ,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如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怎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应用文体的知识 ,等等。使得教师必须着眼于教学对象 ,着眼于教材 ,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思想的更新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探索和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的热潮中 ,涌现出许多教学流派和新秀 ,教研著述也颇繁多 ,现就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关教改信息综述如下 :一、对教法的教“改”有人提倡“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武汉市张银华认为教学过程优化 :“是指在新的教学形式下精简教学环节 ,缩短教学进程 ,加大课堂容量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整体式教学方法。优化教程有利于培养创造人才 ,有利于打破陈规旧式而建立起新的语文教学机制。”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  相似文献   

19.
戴云 《成才之路》2009,(15):37-37
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认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才算是语文教学内容。只有在学校的时间才是语文教学时间,结果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其实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20.
张瑞青 《成才之路》2024,(10):113-116
“真语文”理念强调语文的回归,即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强调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主体,师生需要真实表达,表达真情实感。“真语文”理念为小学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语文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不断创新和优化作文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阐述“真语文”理念的内涵及意义,提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真语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