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规范家长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条例,是对父母教育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帮助广大家长学习《规范》,理解《规范》,运用《规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本期起,我刊将开设“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讲座”,逐条讲解《规范》内容。同时,附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全文,供家长们学习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2.
王芳 《中华家教》2021,(2):14-24
2020年新颁布的《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新《规范》阐明了家庭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强化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对家长在明确法律义务、强化父母责任、突出儿童权利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同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3.
王芳 《家庭教育》2021,(2):22-25
2020年8月,全国妇联、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的通知》,对2004年制定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完善。至此,《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已经从1994版、2004版,走向了全新的2020版。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家长的教育行为也顺时而变,被赋予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七条是“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针对子女年龄、个性特征实施教育,与子女互动互学,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学教育理论是家庭教育的指南,学校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教育理论,以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首先,要帮助家长认识学习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并为此作出了极大努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许多家长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家教》2012,(10):50
2012年8月29日,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主办的“2012中国家庭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化、法制化建设为主题,分别就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立法和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四个专题开展研讨,对现阶段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中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孩子入学后,许多父母便逐渐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视角放在了学校教育一头,评论教育孩子的成败问题,往往只关注学校的教育责任。殊不知,家庭教育始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笔者要说“家长是孩子常年不下课的全任老师!”  相似文献   

8.
李平  李超 《家庭教育》2000,(4):42-4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家庭教育基本原则的第三条,它要求家长在教育子女的目标和方向上要与学校保持一致,不要相左;要互相支持配合,不要抵牾、掣肘;要共同承担起教育培养孩子的任务,不要推诿,甚至放弃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陈静 《广西教育》2008,(20):40-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意见》颁布以后,家庭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广大农村的家庭教育问题却没有明显改善:一些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一些家长习惯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托给学校,把学校的管理责任无限放大;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的迷失让教师沦为“孤岛”职业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学校。他们把子女的学习与思想教育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他们一心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学生在迷失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亲情教育而冷漠,缺失紊睛抚慰而孤独。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起,金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如何利用活动,有效地、大面积地提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水平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逐步形成了“家长也有教育头脑”的基本理念,并探索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的活动型指导家教的实践形式。相继在金华大市范围内开展了“金华市家家乐家庭教育系列活动”(2001)、“金华市十万家长点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教育部门特别关注的问题,文中从中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引发开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初步了解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具体表现,总结了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基本类型,发现了家庭教育存在缺失等问题,从而通过分析归纳出家长构建“有效家庭”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多年,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存有一些糊涂认识。经常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进了学校门,就是学校的人,家长会教育孩子的话,还用花钱找学校教吗!”在他们心目中,好像孩子走进学校大门后,家庭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这种错误认识,虽然在我们按照最新家教理念和教材,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后都较快地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长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无锡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家长群体素质不断提升。调研显示,青少年家庭氛围主基调和谐,但亲子冲突明显增加;家长角色自我认知基本全面,但对职业生涯规划较为忽视;普遍有较强的学习型家庭建设意识,但家庭个体差异较大;家长注重自我提升,但提升渠道有待拓宽。总体而言,家长群体面临“家庭教育理念不科学,亲子关系日益疏离”“终身学习行动滞后,知与行脱节”“有效家庭教育指导缺乏,家长素质提升遭遇瓶颈”等挑战。据此,应从“完善体制机制,厘清责任边界;聚焦小切口,深化家校共育;整合特色资源,实现多元合力”等角度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家长群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要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除家长自身的努力外,学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样,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一新课题,便提到每位班主任的面前。当前,学校与家庭教育配合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大概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推诿型。一些家长认为“家长管养育,学校管教育”。他们在“拜托”老师的同时,卸下了家庭教育的重担。一些老师则认为“八小时内学校管,八小时外  相似文献   

16.
淡淡 《家庭教育》2008,(6):F0003-F0003
由家庭教育杂志社承担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7.
马军祥 《甘肃教育》2022,(16):42-46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增长极。改变家庭教育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文章围绕“家长教育期待、家庭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家校衔接”这四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家长的教育理解、家庭的成长认知、家长的成长示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奠基工程.少年儿童的行为规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们的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提高民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开始实施多年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认为学生之所以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因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社会上的大气候与学校里的小气候形成反差,造成教育效果不大.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人行为准则,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受到冲击,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腐蚀,纯洁的心灵受到污染.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重智轻德;有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埋头干个人事业,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托”给老师;有的过于溺爱,什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早已置之脑后;有的自身道德品质低下,学生自然也“近墨者黑”.在学校中还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总是把学生看成可以被任意雕塑的对象.为此我校便注意针对现在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状况,结合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个人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根据学校本身的功能,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中作了一些尝试.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活动制度化,内  相似文献   

19.
杨静静 《家教世界》2023,(11):62-64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中小学教师的责任。本文作者立足于初中生教育实践,从引导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成为与家长同行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家庭教育问题较为突出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拟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功效,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