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本之源,TRIZ创新方法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基础上,制定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战略目标,设计TRIZ创新方法“宣传普及→试点应用→全面推广”梯度推进战略框架,提出各阶段战略重点、推广模式及实现路径,建立“以点带面、梯次发展、协同创新、辐射区域”的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体系,旨在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本之源,TRIZ创新方法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基础上制定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战略目标,设计TRIZ创新方法 "宣传普及→试点应用→全面推广"的梯度推进战略框架,提出各阶段的战略重点、推广模式及实现路径,建立"以点带面、梯次发展、协同创新、辐射区域"的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体系,旨在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与作用,阐述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方法工作管理两个类别、九个方面提出区域创新方法平台建设内容,并根据平台的特点进一步提出其运行机制,为我国区域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区域科技支撑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骨架",其构成要素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和政府调控体系四大类。以广东省阳江市构建区域科技支撑体系为例,应用SWOT模型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阳江区域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框架模型,并提出加快阳江区域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利军  胡树华 《软科学》2012,27(7):65-69
以区域创新系统的"四三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模型简化假设,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构建出区域创新系统的产出投入回馈模型,进而分析人才、资本和技术三大创新投入要素的回馈回路,总结影响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区域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新方法推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对于我国巨大的应用需求来说,创新方法传播速度仍较慢,效果仍应加强。以数字化动漫技术推广创新方法是我国创新方法推广的新探索。为全面、快速普及创新方法知识,本文研究了“数字化动漫技术+创新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创新方法动漫片的开发过程与应用前景。在山东省企业创新工程师培训班与高校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效果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系统动力学方法为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和重要程度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简要介绍了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广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广西区域创新系统模型的总体框架.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动态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人才和资金是制约广西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瓶颈要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学和系统论为基础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建立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结构模型 ,来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的原理和运行过程 ,深入剖析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 ,从而为城市创新战略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测度主要是基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测度的周期以年度数据为主,由此构建的科技创新指数缺乏动态性与时效性,而且指标之间缺乏时序性。基于创新周期理论,从景气状态的视角出发,以经过科技创新统计指标改革后的深圳市南山区的季度周期数据为基础,应用SW模型构建了一套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状态的景气指数。研究表明,应用SW模型构造的区域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具有动态、时效地反映不同区域科技创新景气状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创新方法应用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西创新方法试点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文献概括与提炼,建立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驱动力框架模型,然后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采用包括实地访谈和二手资料收集、数据编码、研究分析等手段,分析创新方法试点企业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企业创新方法推广的驱动作用,根据政策需求探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平台的构建策略,并验证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驱动力框架模型,最后提出从战略规划、政策需求与推广应用平台、行为举措三方面推广应用创新方法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为促进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0,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青  王燕灵  杨伟 《科研管理》2020,41(7):120-129
 基于国家创新和数字化战略的考虑,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数字化投入,力求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目前,在区域数字化水平对创新绩效影响领域还缺乏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特别是县(区、市)层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2015-2017年浙江省73个县(区、市)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化接入、装备、平台建设、应用水平四个方面实证研究区域数字化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数字化接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区域数字化装备、平台建设、应用水平对创新绩效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推进区域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但需注意协调在不同数字化投入方向上的资源投入不足和过度投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多维邻近性、空间关联与省内区域协同创新绩效的框架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等25个省内区域(城市群)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多维邻近性中除了文化邻近性外均对区域空间关联产生显著影响,且区域空间关联也显著地对省内区域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屹  刘艳雪 《科研管理》2019,40(9):14-24
区域创新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采用纷杂的研究方法对区域创新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十年文献的查阅,梳理出国内外研究区域创新问题的三类比较典型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前沿面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并对三类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创新面对的新挑战,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区域创新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带动了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要素流动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京津冀区域的创新政策出发,对区域创新政策协调、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澄清。基于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下辖的42个地级市/区级面板数据,通过对观察期内共1670条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处理,分别运用固定效应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创新政策协调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了要素流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为改进政策协调进而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证支持。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协调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流动在创新政策协调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istence of an Ope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RIS model). This model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rms’ adoption of an open innovation strategy, which overcomes not only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s but also the boundaries of the region.Using data collected in a sample of life science firms, our research provides the evidence that the Emilia Romagna RIS has evolved towards an ORIS model, where firms’ innovation search strategy, despite being still embedded in local nets (involving several regional public research organisations - PROs), is open to external-to-the-region research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ources. It also shows that innovation openness influences significantly the firm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创新模式测度及其创新政策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巩键 《科研管理》2020,41(4):85-93
基于欧盟的知识差异化模型和智慧型创新政策概念,结合对中国区域创新情境的探索性应用,力图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再设计提供有益的经验。首先,本文回顾了欧洲学者率先提出的知识差异化模型,并对智慧型创新政策在欧盟创新区域的应用进行了翔实阐释;其次,借鉴欧洲区域创新模式分类的测量指标体系,采集客观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模式进行了量化测度,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5种“知识差异化”区域创新模式,分别是基于科学的区域、应用型科学区域、创造性应用区域、模仿创新区域以及创新启蒙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的创新知识情境及差异化知识特征,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再设计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江浙沪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三地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制度临近性、认知邻近性和经济邻近性等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认知邻近性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形。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江浙沪地区之间的认知邻近性较高,已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经济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尚处于正向影响阶段。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in transition: An empirical approach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bao Li 《Research Policy》2009,38(2):338-357
Drawing up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literature, this paper estimates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explain the increasing disparity i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Chinese regions. The estimated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D performers, and the regional industry-specific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cross the regions, when regional innovation modes are transformed from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 dominant to firm dominant, the overall innovation efficiency between regions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sparate, which actually underlies the widening gap i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从自主研发内外部支出角度出发,将知识存量纳入分析框架,利用2009-2019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内外部支出均存在显著的知识存量门槛效应,内外部支出的边际回报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分区域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R&D外部支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不存在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