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九二六年岁在丙寅,在云南西部发生了一次反对云南省长唐继尧的事件。丙寅事件以罗树昌、刘正伦、杨震寰三人为首,是唐继尧统治云南时期多次讨唐事件之一。这里仅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此次事件初作论述。一一九二三年,云南腾越道道尹出缺,有人向唐继尧建议,说大理镇守使署的丽江、维西镇守副使兼十三团团长罗树昌可以升任,同时兼任大理镇守使署的腾冲镇守副使。唐继尧不以为然,改以李秉阳充任。李秉阳晋宁人,就谈于云南陆军小学时,与唐继尧的堂弟唐继虞为  相似文献   

2.
您是一位富有艺术创造力、内心蕴藏着深厚情感的诗人,从您的诗集《花开的姿势》里不难看出,您的诗凝聚着与众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渴望。诗集中100多首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的抒情佳制,是否反映了您的精神追求?答:《花开的姿势》是我已出版的10余部书中颇为钟爱的一部抒情诗选。这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在2002年底推出的诗集,收录了我从70年代末期到2002年创作的100余首抒情诗作,《诗刊》曾评介这部诗集“是爱情与友情的激情之作,是生活与现实的倾情之作,是感性与理性的融情之作,是文学与美学的纯情之作,是当代诗坛一部难能可贵的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3.
唐继尧作为中国和云南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通常被视为杰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旧军阀,但按照界定历史文化名人的标准,唐继尧不仅当属云南近代文化名人,而且还是云南近代名人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纵观唐继尧的一生,他对云南乃至全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继尧的《会泽笔记》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救民思想,具有很高的思想教育价值;唐继尧积极宣传和实践民主革命思想,为推动社会进步,巩固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了不朽功勋;唐继尧主政云南十四年,在整兵经武的同时利民兴滇,为云南社会的进步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儒道互补、情感与意象相融的角度,对青州诗人孙瑞的诗集《爱之河》所体现出的东方艺术精神,作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5.
云南护国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及其光荣的历史地位,中外历史学家早有定论.但对护国运动的若干史实,以及主要领导人物唐继尧的评价等问题,至今仍众说不一.经考证认为:护国运动并非蔡锷到滇才开始;护国运动选择云南是历史的必然;唐继尧与蔡锷在护国运动中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唐继尧与护国运动问题,因为挺蔡、卫唐两派各呈利己之词,以致研究者也难窥其全貌,而一般人在挺蔡派居于主导之下,几对唐继尧熟视无睹。唐继尧对护国运动的发动,在其反袁和争夺天下的心理作用下,作了揽才、整军等许多准备工作,使云南成为各方反袁力量瞩目的中心,唐也在事实上成为了护国运动的中心人物。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中饱含了多种意象,蕴藏了情感丰厚的世界。从原型批评的视角解读《十四行诗集》运用的玫瑰、星星和披着羊皮的狼等圣经原型意象,旨在揭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蕴含的闪耀着生命之美、爱之美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8.
田湘的诗集《练习册》是其创作成熟期的诗歌代表作.在总计148首诗中,"爱"是贯穿于诗集始终的情感脉络.在抒发对"自然的爱、生活的爱、亲人的爱、命运的爱"的感悟之际,诗人的浪漫情感显现出多样化形态.在抒情与描述中触发议论,进而彰显出"情景相生"的情感表达特色.  相似文献   

9.
田湘的诗集《练习册》是其创作成熟期的诗歌代表作.在总计148首诗中,"爱"是贯穿于诗集始终的情感脉络.在抒发对"自然的爱、生活的爱、亲人的爱、命运的爱"的感悟之际,诗人的浪漫情感显现出多样化形态.在抒情与描述中触发议论,进而彰显出"情景相生"的情感表达特色.  相似文献   

10.
日本谣曲中有大量的中国意象。以《砧》和《班女》为例,前者述说的是日本九州地区一对夫妇的情感纠葛,其背后却隐藏着捣衣的汉诗素材和《汉书》中的苏武故事。这种影响并非直接来自中国本土,而是经过了日本汉诗集《和汉朗咏集》注释中的消化、联结与演变。《班女》塑造的虽是歌女花子与吉田少将之间的爱与别离,却始终围绕着《怨歌行》中的"班扇"典故,对于扇子是圆扇还是折扇的解读,也发生了日本本土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在幼年时期,他的母亲就将自己喜爱的唐诗宋词教郭沫若暗诵,在他心里播下了诗的种子,养成对诗的爱好。在就读私塾时老师改革了教学方法,增设了诗歌,他得到了诗的第一步修行。在少年时期,去嘉州读书期间不仅得到了诗格培养,而且得到了人格的锻炼。在美与丑的矛盾中陶冶自己的人格。在成都时期,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初步形成,发展了他的反抗叛逆精神,同时诗歌变成了他的斗争工具。他留学日本接触到泰戈尔、海涅、雪莱、歌德的诗,给他的诗带来了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陈元光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龙朔文场变体”的影响,但由于他身世、经历的变化又促使他的诗歌挣脱了时尚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多所开拓,形成了自己在初唐诗坛上独特的雅健诗风。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罗隐的七言律诗数量居唐人第二,内容涉及时政、友情、登临、咏物、酬赠等。罗隐因久困科场,性简傲,出语讥诮。表现在他的七言律诗中,平仄严整,时作拗体,对偶平稳,语言浅切流畅,结构整密,从而形成“峭直”的诗风。  相似文献   

15.
盲诗人爱罗先珂于1890年生于俄国南部一个乌克兰族的家庭里,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他从英国到日本,从印度到北极地带,不停地飘泊,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1922年,鲁迅与爱罗先珂结识,与其结下了深厚友谊,并翻译了其许多诗作。  相似文献   

16.
唐朝诗人孟浩然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他言行中充满矛盾。然而,通过对他诗集的阅读和史传上有关他事迹的解读,在着重探讨了孟浩然“风流”个性的本质所在后,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真正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任真率性的人。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为人行事和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17.
李建勋的诗歌多及时行乐与酬赠之作,这与其代表的处于彷徨期的仕宦文人在王权逐步加强的氛围中的尴尬处境密切相关。其诗风平易清淡,源于中晚唐以来的诗学传承。  相似文献   

18.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正是这特定时代的投影和折光。诗人将他的所见所感写进诗中,表现出同情人民、热爱祖国、憎恨黑暗现实的高度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9.
孟郊是中唐诗坛一位重要诗人 ,他精思苦吟 ,创作了五百多首优秀诗篇。其诗风主要形成了“硬派诗”的典型特征。在内容上 ,主要体现为力求散化 ,以文为诗 ,对山水描写怪异美的追求 ,以复古为革新等等。  相似文献   

20.
人们往往比较关注闻一多留美期间以及回国以后这两个阶段的诗歌创作,而对其在清华读书时期的早期新诗创作重视不够,理解存有偏颇。有学者认为其早期新诗的总体特征是带有初涉人生、初入宇宙的孩童在睁开婴儿般的双眼时的新奇、神秘、欢喜的色彩。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儿童眼光、儿童心理、儿童情趣并不是闻一多早期诗歌所要表现的终极内容,而只是诗人观察与感悟外在世界的一种独特方法,是诗人把握与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思维范式和艺术技巧。艺术化地抒写人生感悟,是闻一多早期新诗创作的基本特色;同时他的部分诗歌作品也带有明显的理性过胜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