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省辖市35~55岁城市中年职业女性人群身体自我概念和家庭自我观念与体育消费态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中年职业女性身体自我概念的11个维度中,有6个维度与其体育消费态度有相关性;具有扩展家庭观念、核心家庭观念和子女中心观念的城市中年职业女性,其参与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特征首先是以满足实用、安全等为基本需要;男性青少年在追求体育知识技能与展示运动才能方面具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女性则更加希望体育消费能满足她们爱美的天性;13-17岁城市青少年在体育消费动机中更多显示出满足美感、追求时尚的欲望且存在更多的从众心理;18-25岁青少年对体育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和价格低廉有强烈的消费动机;东部城市青少年对于追求价格低廉、品牌效应、购买便利及个性发展方面高于西部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江苏南部富裕乡镇各年龄段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总体调查,研究发现富裕乡镇居民人均月体育消费水平低于10元,中青年人为当地体育消费主流人群,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极低;在体育消费内容上,居民直接性和观掌性体育消费比例偏小,体育服装消费占很大比重,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体育消费目的上,健身是绝大多数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目的,年轻人群注重消费的娱乐健身目的,中青年人群的体育消费目的较为均衡。对此提出了引导富裕乡镇居民正确体育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需要类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社会学、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了文献资料、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城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青少年体育消费需要的基本类型、内容和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青少年体育消费需要与行为的内在规律,正确引导青少年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和营销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现实需要中我国城市青少年依然注重体育消费品的经济性、耐用性和实用性;13~17岁的青少年追求名牌、崇尚新颖,展示个性的潜在需要比18~25岁的青少年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营经济模式下的社区相关人群体育意识、态度、行为倾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民营经济模式的社区人群的体育意识较强;男女之间的体育意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对体育态度有充分肯定,体育行为是积极的,但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仅为被调查人数的31.8%,与发达的经济不相称.不同年龄组每周锻炼频数和其它城市调查情况相符,"两头高、中间低"状况.在体育锻炼手段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的趋向性年青组趋向对抗性和体力性项目,中年组趋向对抗与保健项目,老年组趋向养身与保健项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城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动机、消费类型、主要活动项目、场所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的水平不断提高,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健康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老年人体育产品较少,体育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老年人体育消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两面性,即传统与现代,实用与品味共存的现象。建议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和管理,促进体育消费产品多样化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改善老年人体育消费意识,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阶层差距的不断拉大,不同阶层人群的消费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种阶层分化的趋势同样体现在体育消费上。基于此,文章从消费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不同阶层人群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会上层人群更加强调体育消费的标识性,更加注重体育消费的社会交往价值;中间层人群更加强调体育消费的体验性,更加注重体育消费的休闲娱乐价值;底层人群则更加强调体育消费的实用性,更加注重体育消费的强身健体价值。这也要求市场组织应根据不同阶层人群的体育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参与型、实物型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逐步发展,呈现出体育消费需求生活化、多样化、新奇化和高质量化的特点。目前苏南富裕乡镇的体育消费结构主要还是以实物性体育消费需求为主,然后依次是参与性体育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博弈性体育消费。结合苏南实际,笔者认为引导当地体育消费的合理升级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时刻关注当地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变化,拓展体育消费人口比例,特别是潜在的人群;二是要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为当地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细分体育消费市场,实现合理的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了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抽取10个国内城市为城市样本开展大样本调查,共收集4 372个有效样本,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以下主要发现::1)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意愿显著高于其他阶层;2)社会上层的体育消费行为显著高于其他阶层;3)5大社会阶层的体育消费意愿大于体育消费行为;4)体育消费意愿与体育消费行为差异最大的是康复型消费和培训型消费。因此,不同社会阶层对于参与型、实物型和康复型消费意愿与行为差距有不同的差异。这对社会阶层与体育消费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男性消费者现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男性消费者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南京、无锡和盐城3城市的男性体育消费者有相同和相异之处.江苏省男性体育消费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30岁;男性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的前三位主要是健身健美、兴趣爱好和消遣娱乐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的调查,对当前毕业生择业的基本特征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增强体育教育专业的生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残疾大学生的构成以听力语言残疾和肢体残疾为主;绝大多数残疾大学生具有较弱的体育意识;体育的意向人口是残疾大学生体育发展的重点人群;体育行为表现为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两种形式,关注媒体的体育栏目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身体状况、学校助残政策方针、场地设施、周围的人群环境等因素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份额与消费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知识分子的消费份额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体消费理念处于传统消费层面;体育消费已成为知识分子生活消费中重要的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知识分子群体体育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例总体呈较低水平,并具有普遍性特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方式的选择除与年龄、职称、收入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外,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性以"个人消费"为主,女性则以"朋友一起消费"居多.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不同女大学生群体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体育理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如何使女大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正确引导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让体育能更好地走进女大学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采用社会学调查法,对我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大学生体育消费以相关性消费与直接参与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很低。其中,大学男生的体育消费内容依次为相关性消费、直接参与性消费、观赏性体育消费。女生相关性消费与直接参与性消费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16.
对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市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论述了我国体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市场取向,通过对体育产业的运行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发展体育消费,不仅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而且能丰富社会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动体育需求的发展。当前促进体育消费应转变消费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镇江市部分地区老年女性健身舞蹈的调查访问.就长期参加健身舞蹈对改善其内脏器官功能.维持良好身体姿态.促进心理健康等3方面作了深入调查分析,证明长期参与集体舞蹈锻炼.能够改善部分脏器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保持健康体型和相对灵活的身体运动;对调节老年女性心理,释放压抑心理状态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福建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的体育消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高职称教师群体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称教师群体的体育健康观念较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其中男女有较大的差异,体育消费结构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体育旅游消费人群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省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人群作相关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沿海地区城市居民中体育旅游消费人群在体育旅游消费方面存在以下特征:1).消费水平一般人均一次消费在5-200元不等,低于一般旅游消费;2).体育消费者的职业分布主要以事业机关管理者、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者、教育、科技人员、在校学生为主,个体户工商业主次之;农民所占比例极小;3).从消费者学历上看,在初、高中以下学历的占45.6%,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9.5%;4).体育旅游消费者中83.1%的人在其受教育期间,喜欢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