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丽英 《云南教育》2015,(Z1):34-35
寒假时逢春节,是学生喜庆、欢乐、旅游、玩耍的大好时机,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素材会让学生耳闻目睹,触景生情。然而,不少学生只顾欢快玩耍,而忽略了写日记和写作文。那么,教师和家长如何引导学生去写出丰富多彩的寒假、春节的生活内容,让日记、习作妙笔生辉呢?一、阅读文本,学习方法,让习作充满活力认真阅读文本,学习作者的巧妙构思,选材立意,大胆想象,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佳作美文;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能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起到润物细无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习作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新课改中强调"三维一体"中就有"情感和价值观"。显然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流露真情说真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坦露自己的真情呢?一、习作内容要"打假"须与生活共进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与人生体验的传达,是学生在生活的自我反思中审视人生、审视内在  相似文献   

3.
二十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寒假里一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吧,当大家会聚一堂时,也一定会有说不尽的话题,这次习作就要求同学们把谈论寒假生活的内容搜集下来,写成作。  相似文献   

4.
第十二册习作一要求:同学们带着过春节的欢乐和新学期开学的喜悦,又走进了可爱的校园。大家聚到一起,自然有说不尽的话题,其中说得最多的当然是有关春节的事。如果你留心听的话,就会觉得同学们说的不少内容很有意思,是很好的作文材料。请把开学以后,同学们谈论寒假生活的有关内容搜集一下,也写一篇《漫谈寒假生活》。必要的话,请老师组织一次寒假生活漫谈会,谈过之后再写。  相似文献   

5.
_____的启示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四. 教学目标: 1.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笔表达"生活". 2.打开习作思路,围绕所选内容写清过程,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给读者以启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习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准确表达出带给自己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往往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才是个性化的习作,自身的真实体验才会有别于他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习作方式。一、关注真实体验,融入实际生活,激发表达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习作不是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习作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习作教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表达;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8.
[习作原色]快乐的寒假生活①放寒假的第一天,我来到爸爸的饭店,一进院就看见小师傅在杀鸡。我说:"让我杀两只吧!"②小师傅看了看我那可怜样儿,就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三学段习作目标中提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针对学生习作空洞无物的现象,可以开展"微习作"训练,引导学生聚焦生活镜头,抓住细微之处,进行细致描绘,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微"见"著",让"微"也足道。  相似文献   

10.
正习作要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八":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  相似文献   

11.
练习一课题对作文主题的评议要求从寒假习作中选几篇记叙文印发给学生,分组评议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集中,然后全班交流评议情况,最后由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选印的学生习作,尽量反映下列情况:一是“从头到尾一线穿,中心思想贯全篇,”主题  相似文献   

12.
扶教成 《小学生》2012,(10):14-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习作指导训练时,应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生活化习作提倡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没有距离感的氛围,引导学生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  相似文献   

13.
未来的母校     
习作要求:请大胆想像,围绕"未来的……"写一篇习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具有新奇有趣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习作要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陈真广 《小学生》2013,(7):51-51
小学生习作普遍遇到两大难题:一是没话写,二是有话写不出来。如何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并能通过习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应该立足语言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会作文。一、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学习作文也不例外,教师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习作最突出问题有两点:一是缺乏写作素材。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单调,感觉没有内容可写,习作时自然只能"造假",文章总给人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感。二是习作内容空洞无趣,平铺直叙,缺乏生动之感。如帮助学生让习作题材丰富多样,让习作的内容真实可信是目前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探究了以下三种策略:一、丰富习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缺乏写作  相似文献   

17.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使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更加紧密。只有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自然天地,融入社会大课堂,张扬自己的天性,习作的内容才能丰富多彩,习作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8.
习作内容:我们在温暖的家庭健康地成长,每个家庭成员都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无论缺少哪个,这个家都不完整。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习作。习作指导:1.留心观察生活,抓住题眼"爱"。思考"家"什么地方值得爱,你又会用怎样的方式来爱。2.选材时眼界要开阔,最好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说真话,写真事,从细微处见真情,以小见大,突  相似文献   

19.
正习作要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五":这次习作不出题目,也不限制内容范围,请你自由表达。可以写最感兴趣的人、事、景、物,可以写想象作文,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内容。习作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情感真实。  相似文献   

20.
我的削笔机     
习作内容: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看谁能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习作指导:1.认真阅读例文《铅笔刨刀》,想想它好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启发。(把文具变成了"我","我"直接说出"自己"的颜色、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