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斯托是20世纪50和60年代活跃在美国理论界和政界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他以冷战思维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观为基础,提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发展援助的理论,希望通过美国的发展援助,帮助不发达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开发,使这些国家的经济进入"起飞"阶段.罗斯托在肯尼迪及后来的约翰逊政府中担任要职,因而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外发展援助政策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并对以后的美国对外援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始于19世纪9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得到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主要趋势.研究美国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教师教育机构、探索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高校开设规划专业算起,我国规划教育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规划专业教育成为规划界研究热点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在转型期的新背景下出现的规划教育"重图轻文"的现象,以期对我国规划教育和学科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孙丽萍 《文教资料》2008,(27):78-80
20世纪40至60年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历史时代.冷战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冷战和第三世界某种意义上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冷战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探索.第三世界内部情况的复杂,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扩展了美苏冷战的范围.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中,我国学者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相对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程度更高,研究成果也较多。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起步阶段、90年代中期至后期的发展阶段及2000年以来的突破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制订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为特征的教育改革运动席卷整个美国,其规模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已不亚于50~6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运动”,这是美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挑战的积极应答。  一、90年代的“标准运动”随着冷战的结束,90年代的美国社会似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有着忧患意识传统的美国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们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社会对教育投向更多关注的同时,美国政府也行动起来,1989年9月,布什总统召开教育高峰会议,提出了美国教育在2000年应该达到六个教育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一门新兴学科,冷战国际史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苏关系.在对这一关系研究的过程中,如何从欧亚冷战的同步性来考察美苏冷战战略的出台,是目前研究需要拓展的,它将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冷战起源的认识.二是集团对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阵营中的盟国关系如何影响冷战进程,如何加强两大阵营的对比研究,是同盟研究的发展所在.三是第三世界.摆脱殖民主义的不发达国家很多都诞生于冷战格局之中,这些国家挣脱大国控制的方式决定了冷战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过渡,对冷战中第三世界的关注有助于理解冷战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赵森 《教育信息技术》2021,(6):53-56,48
近年来,计算思维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为进一步审视国际视野下的计算思维教育发展,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对1994~2020年与计算思维教育有关的439篇有效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2016年以后计算思维教育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激增,且主要为关注计算思维教育成效的研究性实证类研究;中国、美国、英国产出的深度学习研究成果占国际发文总量的一半以上;计算思维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开展;计算思维教育成效研究、计算思维融入STEM教育研究、计算思维程序载体支持研究、计算思维教师培养与发展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基于此,文章提出:计算思维在教师教育中将持续发挥作用、专业编码成为计算思维发展的关键、计算思维将成为推动科学研究的新方法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美国阶级斗争相对缓和,种族问题日渐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理论界应运而生出教育批判种族理论.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从概念、起源与发展历程、主要观点等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外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末开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原有基础将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掀起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科学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运动。这一改革很快波及许多国家,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在总结前十年教学改革的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又将改革引向深入。从80年代开始、美国、前苏联、日本、法国等都先后开展了一次新的教学改革,进入90年代,各国的教学改革仍方兴未艾。纵观国外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旗舰语言计划属于外语语言政策与规划。美国旗舰语言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在21世纪初"9·11"事件后得到扩展和加强。美国旗舰语言计划隶属于国防部的美国国家安全教育计划办公室(NSEP)。计划源于1991年出台的《大卫·博伦国家安全教育法》,直接对接美国国家安全需求,涉及美国外语文化教育的高等、中等和基础阶段以及军地多个部门,是美国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战略与举措的重要体现,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极世界的兴起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学术界相继出现"一超多强""三维格局""后冷战时代"及"后后冷战时代"的观点。冷战后的美国为寻求世界霸主地位而提出了强权政治,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拉拢日本、菲律宾以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史为鉴,关注世界各国学者的不同观点,结合现今国际时政,分析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深刻体会和平与发展才是未来世界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主要综述了当代创新技法在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研究和发展的历程,即20世纪30年代起步,40年代奠基,50年代发展,60年代飞跃,70年代兴盛,80年代普及,90年代综合应用,章还总结了有关学对创新技法分类的一些尝试,指出了当前创新技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摆脱殖民统治,非洲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赢得了独立。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它们像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受到了冷战的影响,其中多数国家成为东西方竞争和对抗的场所,使非洲遭到了很大的灾难。在这些灾遇中最突出和最使人头痛的是种族与部族冲突。这种情况使很多学者重新考虑非洲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教育流派中的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派别,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流行起来,70年代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存在主义教  相似文献   

17.
1960年代,在解决了阿尔及利亚危机之后,戴高乐开始以"重返印度支那"为先导,着手参与亚洲事务。戴高乐为此提出了"越南中立化"倡议来化解此时的越南危机,并限制美国在该区域的扩张。但是,在全球冷战的背景下,虽然该倡议在第三世界塑造了法国独立于美国的形象,有利于法国日后在第三世界外交行动的开展,但是"越南中立化"最终以失败告终。该倡议的失败不仅加深了法美矛盾,还影响了两国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扈向礼 《语文天地》2012,(22):72-73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行家的关注。在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实际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有效教学是当今教育工  相似文献   

19.
活动教学研究的历程,问题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界对活动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课外活动的讨论,并随着90年代初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不断深化,但关于活动教学的系统探讨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90年代中期以后并呈兴盛之势,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回眸20年的研究历程,检讨研究的主要问题,展望研究的未来走向,对于活动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