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现行医疗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患双方是医疗服务市场的博弈的主体。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使患者在医患双方博弈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目前的报销制是:患者先就医,交全款,再到医保机构报销。这可看成患者与医院(医生)和医保机构之间的双重博弈,而在两次博弈中,患者总是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利益受到双重侵害。引入第三方购买有效控制的只是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而对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作用不大,并有可能扩大这种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评估中主要涉及政府、高校、社会第三方这三大利益主体。在评估活动中三者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评估任务,但同时三者又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或不相容。从 激励相容视野出发,三大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和不相容是引发高等教育评估中道德风险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根据激励相容理论,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需要建立具有激励相容机制的评估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是规避道德风险问题的根本策略。具体包括前期的准备措施、评估机制的建立以及后期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主体范围的界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情感利益和血缘关系为标准确立人身保险利益主体范围,二是以经济利益为标准,确立人身保险利益主体范围.对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的主体范围进行进一步界定,完善保险利益的对象范围,可以避免利益的主体范围划分不明确导致的道德风险和不当得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服务采购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疗服务体制的主体利益多元性和复杂性,不少国家的医疗服务提供的形式是第三方采购,这不仅对医疗服务需方而且对医疗服务供方发挥监管作用。我国的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服务供方监管的无效乃至缺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采购者。构建名副其实的医疗服务"第三方采购"机制,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经过多年的推广实施,现已获得广覆盖面、高参合率的良好势头。但是农村的医疗费支出不断攀升,农民的疾病风险负担有增无减。在几乎没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农村医疗服务市场,其服务的供需双方必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农民而言,随着其缴费水平的增加,其住院预期远远超出自费医疗时期,新农合基金的支出持续增加。农民缴费的道德风险在药价攀升背景下也有增无减。农民的新农合缴费水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其医疗费用的膨胀还值得研究,从2004-2013年的数据中分析农民缴费的道德风险系数对于控制农村日益增加的医疗卫生费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医疗保险市场中,保险人面临着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三方付费制度缺乏对相关主体有效约束,容易诱导道德风险产生。防范商业医疗险投保人道德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合同设计时道德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核保时道德风险的控制;三是加强理赔时道德风险的控制;四是建立诚信制度,加强诚信治理。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险市场中,保险人面临着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三方付费制度缺乏对相关主体有效约束,容易诱导道德风险产生。防范商业医疗险投保人道德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合同设计时道德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核保时道德风险的控制;三是加强理赔时道德风险的控制;四是建立诚信制度,加强诚信治理。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17,(4):110-115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使得相关的利益方包括存款人、存款保险机构以及投保银行都有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相互的博弈中损害其他主体甚至社会公共利益。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分析,阐述了存款保险的作用机制,指出了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基于此,说明了这些制度要素设计不合理情况下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紧接着,分别从存款人、参保银行以及存款保险机构角度对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问题及其诱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针对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投保方式、风险差别费率、限额存款保险以及监管协调机制这几个方面对道德风险约束条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顶岗实习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直接利益主体。按照教育规律和产业规律,三方利益主体分别有不同的利益动因和博弈策略。当前,由于职教校方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导致三方博弈均衡的结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校方作为三方利益主体的核心环节,应从理念、经费、管理、师资、机制等方面切实优化三方利益博弈结构。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运行中,涉及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服务需求方、医疗保险机构等多个主体,目前社会医疗保险的费用支付方式使医疗保险机构、参保人和医疗机构三方形成三角支付关系、利益竞争关系和信息不对称关系,容易导致医疗保险机构费用控制能力降低,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浪费。医疗保险中的费用控制问题归根到底是调整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和参保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除了要运用传统的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规范制度、严格监督管理外,通过创新医疗保险模式,可以有效地重新整合三方关系,改变医疗保险机构在三者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其费用控制能力,从而实现社会医疗保险资源的合理、高效、规范利用,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机理分析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通过描述和剖析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探索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内在机理。指出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合作主体利益博弈造成双边的逆向选择、双边的道德风险问题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不良的实质。最后文章建议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监管协调机制、信用管理机制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化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推动校企合作优质且长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中存在“套层式”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客观存在的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观层面二者的评价目标冲突,以及评价机构和评价者之间的非平等博弈行为取向,从而引发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要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形成和完善满足多样化评价需求的评价导向与标准,建立以激发评价双方合规行为为目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健全以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代理人市场”,完善以尊重与保护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多主体参与机制,优化“质”与“量”有机结合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体制运行的三个阶段中,涉及的主体有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章就现行债转股制定实施中主体可能发生什么样的道德风险以及如何改进现行债转股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基金的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的治理结构有益于防范道德风险,不同的委托代理方式对防范道德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我国目前开放式基金的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存在着内部人控制;二是基金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因此,我国基金业隐含着较大的道德风险。我国基金治理结构的改进:一是构建以"受托人委员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二是处理好独立董事、受托人与托管人之间的关系;三是避免基金当事人之间的"共谋",即建立相应的利益—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方主体权力制衡是三方协商机制健康运行的前提。三方主体权力失衡是目前我国三方协商机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三方主体归位是我国三方协商机制完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重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后,合作医疗恢复生机,发展迅速。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参合人口逐年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步提高,对新农合的信心日益增强。但当前亦存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新农合的逆向选择明显、报销费用偏低、农民受益较小、医疗救助的范围较为狭窄、层次较低等现实困境。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不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执行不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外部运行环境的制约等。要实现突围,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加强管理机构与监督体系建设;多种途径筹集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障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的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信息.但在当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影响医疗市场秩序,危害患者的健康和利益.通过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博弈模型,对网络平台在商业推广和公益推广时的医患双方博弈过程分别进行分析,指出患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甄别医疗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医院作为信息优势方应当加强信息的公开化.最后就如何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对医院、网络平台和患者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失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宁波镇海PX项目中政府、企业、民众三方的利益得失;运用福科的权力关系理论剖析了三方博弈过程并重点探索了政府和村民的权力关系。结果表明: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各方利益主体应充分沟通、合理协商,秉持"政府主导、企业尽责、民众支持"的基本原则,以合理保障各方利益,尽可能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化解道德风险的制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市场交易一方参与人不能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或当观察(监督)的成本太高时,一方行为的变化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使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得以控制,当然这是以委托人支付一定激励成本为代价的。市场制度已经发展出一些化解道德风险的机制,如信任机制、部分保险或扣押机制、筛选和信号发送机制以及长期合同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市场经济中诚信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维系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精神.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常常丧失诚信,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交易费用的增加.因此,有必要构建诚信机制,从不同的方面对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进行规制,以减少经济主体的道德风险,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