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再别康桥>成就了徐志摩,于是,人们对他的诗歌好评如潮.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同样成绩斐然.本文主要针对他的三本散文集浅论了他的创作特点,使读者能够全面科学地了解徐志摩的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当人们发现徐志摩散文对研究者、创作者皆有启示意义时,研究界对他的散文就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文章试图从徐志摩散文的散文史地位、文体性质、创作特色、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的研究状况作力求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是中国新文学中“新月派”的代表作家。他以诗歌饮誉文坛,在散文创作上也别具一格。他生前出版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3本散文集;遇难后,有人替他编印了《秋》、《爱眉小札》和《志摩日记》等,还有数十万字的散文散见于当时的报刊杂志上。这些写于20年代的散文作品,与他的诗作一样,富有浪漫才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笔者曾在《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一文中论及他的文体风格,本文将着重探讨其散文的情感内涵和抒情特色。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是一名独具特色的漫画家,漫画思维作为一种潜在的思维习惯影响了他随后的散文创作,本文就文学与绘画汇通的渊源谈起,力图从漫画思维到散文思维的转换上更为全面地诠释丰子恺散文.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作为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乐派后的印象乐派的开创人,他的音乐以其特有的印象派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引得世人的喜爱.他开发了前人未有的声音世界,关注瞬间效果.而这些与本人特有的声色感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如法国音乐的传统,印象派绘画尤其是印象派诗歌以及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厌倦等等.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是自由华丽的。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 ,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自成一家。本文结合徐志摩的一些散文作品 ,探讨分析了他的散文风格及形成原因 :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和趣味等原因之外 ,还在于他自己的一种审美见解。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散文与康桥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比较与比较文学角度,阐述了徐志摩的散文创作与康桥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康桥文化使徐志摩的散文在思想倾向上打上了“中庸”的特点,在文化特征上体现为一种“人道爱”,在散文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散漫无羁、自由放纵的结构特征。徐志摩的散文在整体格调上具有较多的个人性和闲适性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9.
德加是19世纪杰出的印象派大师,作为一名承上启下的画家,他将自身古典主义的基础与印象主义完美结合,成为印象派中别具一格的画家。同时,他在艺术追求上勇于突破,使绘画题材更丰富、构图方式更多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后人应学习他用心表达创作对象的方式,以此创造出真诚自然、忠于创作主体内心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是自由华丽的.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园地里自成一家.作者结合徐志摩的一些散文作品,探讨分析了他的散文风格及形成原因: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和趣味等原因之外,还在于他自己的一种审美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戏剧化是新诗现代化的方向,徐志摩在新诗戏剧化方面做了尝试,引入了戏剧性场景、戏剧性结构、戏剧性诗学观念和戏剧性对话等,努力探索现代诗歌的戏剧化体式,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韩愈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其成就不仅在于他积极动古文的革新,而且还在于他对诗歌的创新,韩诗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奇崛险怪”和“以文为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由雄奇艰险的诗风和“陈言务去”的诗语构成,后者主要把古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引入诗歌创伤,把大量议论引入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3.
徐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明代作家,诗、、书、画无不精通。其为人却放荡不羁,及其看重个性自我。徐渭在人格上对自我的重视折射在他的诗创作中,则体现为自我表现意识和个性精神的突出。他在诗创作中大力提倡抒写真我,呼唤个性化的诗创作,并通过“以自戕”的方式,体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4.
金末元初著名学者李治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上有巨大成就,但流传下来的甚少。从有限的资料中初步探讨了他在诗词创作、散文、文学批评等方面的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李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汪东(旭初)先生乃海内公认名家,早年识孙中山并入同盟会,后随章太炎先生游学,为“章门四大弟子”之一。其创作之宏富,为同门中翘楚,殷盂伦、沈祖菜出其门下。身为章黄学派传人,最大特点不仅局限于精于考据,深通义理的治学门径,更在于独创辞章、感悟现实的传统品格。语言与文学并重才是章黄学派的内核。汪东先生年表之简编,涉及相关历史人物,以其词学和政治活动为线索,管中窥豹,或可为学人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留学英美的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走的主要还是传统之路,《再别康桥》是这类诗作的代表。它的艺术特点是通过描述康桥之景来抒发内在的深情,情没有直接倾吐出来,但又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如司空图所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相似文献   

17.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揭示诗歌的非功利本质属性基础上,张扬和倡导纯文学、真文学观念,推崇不为名利所撄的作家作品;认为好诗“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作品的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作家人格境界的修养和完善。认同苏轼诗画相通的观点,又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从理论上自觉为苏词革新张本,要求保持诗词的界限和词的当行本色,推崇闲雅蕴藉、清新自然的词作特色,词学观念逐步与苏轼靠拢。肯定散体大赋的形式体制、艺术特质和讽谏作用,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融通、变通的文艺创作思想,进行诸多打破文体界限的尝试,为其文学创作带来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散文诗实力派作家群中,亚楠是一位真诚而勤于诗艺创造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诗人.他在西部行走,灵与景动,心与物游,与大自然一往情深而在审美的沟通上达成了高度默契;他在诗思上呈现,因意立象,依象成言,达到象中有意、意中存象的内在法门;他在伊犁大地上坚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诗意栖居的地域上,朝圣灵魂;他在天边放牧云朵,异彩飞扬,精神脉动,在形而上的驰骋中富于超然的气度;他在城市穿梭,煮酒论诗,谈天说地,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抒发自己对世道人心的深切体验.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追求至纯至美的诗人。本文从真纯美和格律美两大特征谈论徐志摩对诗美的追求,他诗艺的创格,为新诗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体现了新诗开始成熟地把目光转向诗艺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同大多数人一样,竹久梦二也是生活在夹缝中的人:原本"想当诗人",但"诗稿无法取代面包";"有时以绘画形式代替文字写诗",反而带来意外惊喜;作为职业,他还"必须写散文",却更希望"能尽情画自己的画"。在现实(生活)与理想(艺术)之间,梦二似乎少取折衷、多走极端,终而不免停辛伫苦、哀怨连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