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中围绕着“杀”与“不杀”大黑骡子,彭德怀与战士们产生了分歧,彭德怀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彭德怀为了解决红军的断粮问题,忍痛下令枪杀自己钟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高贵品质,热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精神。作者通过彭德怀下令枪杀大黑骡子前后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显示了他当时内心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但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却又不得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大黑骡子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主题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3篇课文以及习作和练习。细读这些课文,让我们聆听了一组雄浑的"八一壮歌"。《七律长征》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都是描写长征的故事。前者以56个字概括了工  相似文献   

4.
4教材分析:《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  相似文献   

5.
韩非 《广西教育》2014,(13):82-8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在长征过草地时,彭德怀忍痛下达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是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一问题入手,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学习感悟"彭德怀将军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是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册第4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断粮,彭将军将其大黑骡子以及其他将士的牲口全部杀光的故事,体现彭德怀大将军爱骡子更爱战士的博大胸怀。作为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心。本文以《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阅读教学的得与失,以期构建更加有效、互动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主要讲了红军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了,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彭德怀为了战士们能走出草地,忍痛杀牲口的故事.这其中彭德怀的三次命令是文章的矛盾点、冲突地.研读好这部分内容,对理解人物和中心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苏教版五下)教学片段:师:根据你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试着用“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怎么样”说一句完整的话。生:彭德怀的坐骑是大黑骡子。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一堂校内教研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者把握教材的能力很强.设计也非常精致.整堂课扣住“彭德怀背过脸去”这句话.以一点突破.透过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深沉情怀.整堂课的教学张弛有度.教者指导得体.学生朗读到位,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走进彭德怀的内心.  相似文献   

10.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下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章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组冲突和细节的描写。情节感人,文字精练含蓄,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小辩论会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枪杀充饥的事。课文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下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章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组冲突和细节的描写。情节感人,文字精练含蓄,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这节课,我们正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由于部队断粮,彭德怀总司令忍痛下令枪杀一头大黑骡子的故事。当进行到大黑骡子被枪杀这一部分时,王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课文中交代长征开始的时候大黑骡子就跟着彭总,一路上  相似文献   

14.
这节课,我们正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过草地时,由于部队断粮,彭德怀总司令忍痛下令枪杀一头大黑骡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案例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断 师: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那么深,谁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相似文献   

16.
[案例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断>   师: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那么深,谁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革命历史故事,它是一类特殊的“红色”教材,是通过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情节的介绍讴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苏教版第十册中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是其中的一篇。虽然这类教材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因为教材所记叙的事情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难以把握,所以这类教材也是令教师最头疼的教材。那么,我们该怎么来解读这类教材呢?下面笔者借助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的理解,来谈一谈对这类教材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这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第二课时。课上,围绕“杀与不杀大黑骡子”,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师:大黑骡子杀还是不杀?请大家细细地品读课文,再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9.
曾听过多位老师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们多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一问题入手,突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使学生感受彭德怀的大爱精神。但是,尽管老师们在课堂上满含深情地叙述,声情并茂地引导,不失时机地播放感人的画面,整个课堂却总有一点“隔”.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生硬感。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观摩一位老师上《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执教的老师主要安排了以下一些教学环节:1.勾画描写彭德怀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批注,有感情朗读。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3.全班交流、朗读。4.揣摩彭德怀的心理活动,体会他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整节课,同学们批注得认真,议得热烈,读得动情,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彭德怀对战士们的关爱,也学到了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写人方法。课后,听课老师对本节课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