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源于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教材上的例习题都是编者从茫茫题海中经过反复筛选、精心选择出来的,是学生掌握双基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思想的纽带,它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要求教师不断挖掘教材中例习题的多种功能,深化例习题教学,发挥例习题的内在潜能,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本文谈谈对高中数学例习题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题源于课本例题、习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以课本习题为生长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与拓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高考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例题、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而且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在高考复习中,应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4.
<正>习题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而忽视对教材习题的研究.事实上,教材习题,虽然只是一个载体,但却为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那么,怎样发挥课本习题的教学价值,如何对课本习题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这是教师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教师能够运用"放大镜",将一些习题"小题大做",就能有效开发习题中蕴藏着的巨大教学资  相似文献   

5.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根本不重视课本习题,认为课本习题太简单,处理课本习题时常常是一带而过,甚至布置作业时都很少关注课本习题,而更多地关注课外资料上的习题.这种不去挖掘教材功能,而是直接把学生引入题海的做法,是现在许多年轻教师的通病.实际上,课本上的习题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凝聚着编者多年宝贵的经验和心血,它们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课本习题的作用.往往试卷中的大量试题类似于教材例题、习题,或者是挖掘教材引申出来的“变题”.因此对课本例题进行挖掘、引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本习题的重视,摆脱题海战术,学好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大有益处.【例1】(高一数学下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对课本习题研究,更难见有教师亲自做课本习题。原因何在?这些教师大多片面认为课本中的习题非常简单,只是给学生做的,教师没有必要亲自做。其实,教师“下水”做课本习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一、课本中的练习题是配合教材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在巩固和应用中提高,安排这些练习题就是让学生通过解答达到这一目的。课本习题的安排有层次、有坡度,其一般程序是: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教师不事先做做,怎么能掌握这些习题的要求呢?不了解、不掌握问题要求,就难以在练习中指导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8.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根本不重视课本习题,认为课本题太简单,没味道.对课本习题的处理常常是一带而过,甚至作业都很少布置课本习题,大多时候都是叫学生去做课外资料上的习题.这种不去发挥教材功能,而是直接把学生引入题海的做法,是现在许多年轻教师的通病.实际上,课本上的习题是专家们经过认真商讨与仔细推敲确定的,它们具有科学性、示范性、典型性和导向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课本习题.针对目前教学一线上出现的这种倾向,下面我结合实例谈谈我在发挥教材功能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提升学生思维,渗透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9章的复习题中一道几何题为例,谈谈对课本中习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探究的做法与思考.一、题目和解法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边BC的中点,∠AEF=90°,EF交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习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是许多高考数学试题的原始生长点.近几年来,各地的高考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很多试题来自课本,"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根在书内",很多试题是课本习题通过加工、综合、类比、延伸和拓展之后成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中要注意立足于教材,要紧紧抓住课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的同时,还要  相似文献   

11.
教材中的习题许多都富有典型性和深刻性,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习题揭示其深刻性,领悟其奥妙性,是重要教学资源与重要教学手段.因此,要求教师对课本习题应进行"深加工",应重视对习题的挖掘、引申和改编,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这对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都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课本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检查对书本知识掌握好坏的良好尺度.在习题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度的深化与改造,恰当地进行引伸与推广,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智力因素,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试以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有关习题为例,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在课改实践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不屑对课本习题作精细化的研究,以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习题中隐含着的一些有价值的因素未能被充分开发与利用,教材意图不能凸显.  相似文献   

14.
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三一年的复习迎考中,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并不太喜欢使用课本中的例习题,而往往是从一些教辅资料中转引例题或者干脆使用高考题.与其交流得知他们普遍认为教材中的例习题过于简单,对训练学生(特别是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加强对课本习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深层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习题存在以下偏颇:其一,将习题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讲完例题后,依次练习走过场;其二,在习题的评价中,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其三,不仔细揣摩习题,无法真正领悟习题的编排意图.那么,如何有效开发教材中的习题?  相似文献   

16.
高考命题遵循一个原则,“植根于教材,来源于教材,着眼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贴近课本,有所变通,难易适度,富有新意”.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其与课本例习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些高考题就是课本习题;有些高考题是课本例习题的新排列与重组合,总可以从课本例习题中找到“原型”和“影子”;教材能为创设数学问题、有效考评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命题以知识为基础,贴近教材,体现了对全体考生的公平、公正原则,有些高考题可利用课本例习题的结论找到求解的捷径.高考题虽植根于课本却活于课本,高于课本,是从课本例习题的内容和方法出发,在数学概念和方法的内涵与外延上去挖掘;是从课本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在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上去运筹;是从吸取课本例习题的思想、规律出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去追求.不论是复习资料,还是竞赛试题,基础是课本,课本是依据,课本是根源.所以,高考总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例习题是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它不仅经过了教材编写专家们千挑万选的过滤,也经历了教学一线教师们千锤百炼的洗礼,是大浪淘沙的精品,是编者、教者、学者共同解读与创造的杰作.不论...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中的习题往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发展智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让学生走出“题海”,必须立足教材,挖掘课本习题功能.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作业讲评中有效利用课本习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以课本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课本例题和习题的作用,不断编拟一些富有灵活性、综合性、应用性的习题,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增强思维的教学功效.我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些体会.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须咬文嚼字  相似文献   

19.
在练习课中安排的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而简单处理课本中的练习题.许多我们认为已让学生熟知的知识,学生却一错再错,原因之一是教师对习题的处理比较单一,就题论题,缺乏演变,因而未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习题的功能被弱化,教材的意图就不能凸显.事实上,如果能对习题进行恰当的处理、改造和设计,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都大有好处,本文就此作例谈.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根据《课标》编写而成,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重要材料,是最经典的、最标准的、最权威的示范性文本,是许多专家、学者长期积累起来的精华.教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整合教材、发散教材,充分发挥课本中习题(例题)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