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学校园媒体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整合媒体资源,丰富媒体内容,发挥多种媒体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科学构建大学校园媒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普及、全球化加剧,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在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青年群体中的影响日隆,并且这种影响力正默默改变着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和走向。论文梳理了微信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风靡一时因由与根据,并详细论述了它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所带来的困境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以“韩流”为代表的时尚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行为,对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双重作用。“韩流”文化的成功,在于主动迎合韩国市民社会转型,实现了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现代性转换。今天,中国正处在市民社会发育、成长的转型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对话借鉴多元的“韩流”,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视野、过程、内容和方式的多种转换,发挥时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以营造和谐活泼的大学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安全的真谛,融进对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思考,借鉴其它行业安全文化的共性,突出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的个性,系统回答大学校园安全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典型的管理文化,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措施。把与学校所处的位置、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校园“个性”文化,与育“德”、育“智”、育“体”、育“美”等“共性”文化结合起来建设,是建设高品位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文旅”融合发展行业规模、创新业态和数字赋能的基础,针对资源开发、文化创意、媒体传播、产业链条和产品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遵循“引流—赋能—产业”的规划原则,以“旅”为起点、以“文”为亮点、以“农”为焦点,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大致是循着激进、保守、多元这样一条轨迹演变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当前,面对多元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点,对大学校园文化有着极强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自媒体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总结出自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是多元文化最为集中的场所,在大学校园里,不同的文化能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共生共客.大学应当在尊重不同文化个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民主与法制、认同与融合、公平与公正、诚心与友爱、人与自然等制度和文化建设,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是多元文化最为集中的场所,在大学校园里,不同的文化能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共生共客.大学应当在尊重不同文化个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民主与法制、认同与融合、公平与公正、诚心与友爱、人与自然等制度和文化建设,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变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在新媒体背景下不断探索实践,在具体建设工作中,可以依据新媒体背景,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借助新媒体渠道,不断拓展校园文化的各项功能;搭建新媒体平台,鲜明体现校园文化的职教特色;依托新媒体活力,大力彰显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扬新媒体优势,日益促进校园文化的互动融合。这样可以确保创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指”媒时代的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影响力大,对职教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结合“指”媒时代的新契机与新要求,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作调查分析,力求重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软实力"、体现职业教育内涵的有效手段。从企业文化与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以浙江为例,分析了企业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普遍性、差异性以及必要性,并探究二者互动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出二者互动融合的路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使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图文声像并茂的传播特点,在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样的传播途径、更丰富的信息内容、更多元的校园文化的同时,也面临传播方式可控性弱、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冲击主流文化的问题。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和挑战,大学应通过创新主流文化的引领思路,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网络监控引导,培养新媒体素养,关注网络诉求解决等方式,积极构建和谐繁荣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互联网等新媒体为载体,带有海量、快捷、及时、互动等特色的网络文化,已开始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理念。大学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有其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少年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校园媒体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对真实、准确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传递,对健康、向上的舆论进行培植与引导,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几年,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接受度普遍不高。整合校园新闻资源,"软化"校园新闻,扬不同校园媒体所长,加强传受间的互动等措施将有利于提升校园媒体影响力。只有这样,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才会得以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因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乃至文化运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文化方向统领、大学精神培育、文化情境设计、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行为规范工作。树立与新媒体发展趋势和规律相一致的新理念.拓展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平台和新路径,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与引导,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人的文化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后,我国高校进入后合并时期。后合并时期高校校园文化难免存在排异和冲突。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和主体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冲突是造成高校不能实质性融合的主要症结所在。校园精神文化和谐形象整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制约合并高校精神文化整合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及地区文化、合并高校的传统和性质、员工的素质、决策者的追求等主要因素;在价值观上,坚持为教师创造机会、为学生创造价值的价值主张,在理念上,要以创新为导向,把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制度上,要建立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9.
“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范式,具有模仿性、平民性、娱乐性等特征。一方面,山寨文化会降低大学生媒介分辨力;造成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妨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山寨文化又有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争夺话语权;使平民获得对主流文化冒犯式的快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及媒介分辨力;批判吸收山寨文化合理成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借助新兴媒介构建校园媒介管理;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